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几年,杭州市在推进企业改革过程中,不少企业纷纷实行职工持股制度,建立职工持股会。这个伴随着股份制经济发展的新生事物,对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公司化改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企业职工持股会在职工个人股权流动和集体股权的管理上不够规范,职工的合法权益受  相似文献   

2.
<正> 历史回顾 我国上市公司职工持股的历史从早期上市的一批上海本地股就开始了。1992年,上海市政府为了规范内部职工持股行为,颁发了《上海市股份有限公司暂行规定》,规定社会募集公司可以设置内部职工股,内部职工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公众股的20%,上市期限为公众股上市后一年半。1992年初发行认购证的50多家本地股都是按此规定执行的。1993年3月,第一批上市的飞乐音响、爱使、兴业三只股票的内部职工股首先在沪市挂牌交易,拉开了上市公司内部职工股上市流通的序幕。1992年5月,国家体改委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规定社会募集公司职工内部股的认购比例为公众股的10%,并且  相似文献   

3.
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实施股权激励均早于我国,有关股权激励的各种配套措施较我国成熟许多,再加上西方国家是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孕育出了较为完备的股权激励制度。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经历了企业内部职工股、职工持股会、管理层收购模式到2006年后有制度保障的股权激励机制的真正建立,已算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了,但与西方国家对比起来,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不少。  相似文献   

4.
<正> 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也就是说,要在明确产权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产权结构的调整,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形成不同的所有者共同出资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通过企业内部职工的利益关联,形成真正的制约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建立职工持股制度应是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过程的一条重要途径。职工持股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职工持股制度是指由企业内部职工认购本企业的股份,委托职工持股会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职工持股会代表职工个人股进入股东会参与按股分享权利的一种新型股权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5.
白剑峰 《浙江审计》2004,(11):17-18
职工持股会是专门从事企业内部职工持股资金管理、认购公司股份、行股东权力、履行股东义务、维护出资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持股会依托企业工会设立,通过认购本公司股份使职工成为本公司的股东,对调动企业劳动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个世纪50年代,为解决劳资纠纷在西方出现了职工持股制度,这一制度于8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对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职工持股会的组织形式。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市对职工持股会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做法和模式,但国家有关部门尚未给出明确的意见。推进职工持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国内实践情况看,尽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职工持股制度,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赵文佳 《英才》2015,(3):84-85
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股权激励方案值得其他公司关注和借鉴。去年在国内A股一路向牛的同时,不少上市公司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实施股权激励。据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今年1月23日发布的2014年A股市值管理行为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多达154家。员工持股计划吸引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8—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背后存在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发现: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与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股权激励的激励效用没有达到预期;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公司,高管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存在显著负相关,即高管的控制权越大,利用股权激励进行利益输送的几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从首次信息公开披露的角度来划分,我国第一起上市公司MBO发生在1997年。1997年5月7日大众出租发布公告,“经公司一届九次董事会讨论决定,我公司已于1997年5月5日,以协议方式一次性向上海大众企业桂林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有的上海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2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08%”,而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90%的股权由浦东大众的内部职工持股会持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职工持股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秉仁 《经济界》2001,(2):64-65,51
我国职工持股比较多的出现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初期的定向募集公司改制中(股份合作制形式是职工持股的另一种特殊形式,在我国数量更多)。当时大量发行内部职工股的主要原因是受限于股权多元化的途径较少和求得职工对企业股份制改制的支持,并力图通过职工持股建立利益一体化的职工激励机制。其中增加职工对企业改制的认同感是重要因素。 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特别是从外经贸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试点情况看,我国企业实行内部职工持股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企业向外部募集资金受限的情况下,职工持股是实现企业改制并…  相似文献   

11.
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关于股权激励机制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市值最大的各50家企业中,98%的红筹股公司拥有股权激励方案,H股公司的数字约为40%,即使是制度尚不完善的A股上市公司,已经或正在启动相关方案的亦在30%左右。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为高管制定股权激励计划。在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就有上市公司提出激励方案,2005年底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可以预见,此办法若正式实施,股权激励大潮将势不可当.  相似文献   

12.
高级管理层激励主要有两种形式: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两种激励模式按照现有理论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以盈余一股价模型为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方法以2007年至2009年全部A股公司为样本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高管人员薪酬和持股比例均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高管激励达到了利益趋同的目的,同时还对独立董事持股和薪酬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发现独立董事持股和薪酬均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稳健性,说明独立董事和上市公司出现了利益背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代理成本和控制权收益角度分析了股权结构对融资偏好的影响,以2006年年底之前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02家公司2007至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股权结构对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有着很大差异。法人股比例与股权融资率显著正相关,限售自然人持股比例和股权融资率呈负相关关系,国有股、高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则对股权融资率影响不显著。中小板上市公司并未表现出主板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特征,但高管持股比例过低、一股独大是中小板与主板上市公司的共性。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比例需要提高,股权激励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应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罗敏 《财会通讯》2014,(10):61-63
本文通过采用2009年至2013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股权激励作为减少代理成本的长期激励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否对改善公司的长期业绩效果不明显,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长期业绩经营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公司采用管理层持股激励模式时要恰当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并采用恰当的股权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15.
“职工股权计划”是在本世纪初国外开始出现的股权分散化、工人持股状况的进一步发展,九十年代初美国已有一万多家公司实行了职工劳动股权计划,参与的职工达到1200万人,职工持股额占到了这些公司总资本额的20-30%。有人估计,到本世纪末,美国工人中的25%将拥有所在公司的股票。职工股权计划的内容美国职工股权计划的一般做法是:由公司提供一部分股份,或拿出现金,转交给一个专门设立的职工信托基金会,购进股票。然后,该基金会根据职工的相应工资水平或劳动贡献大小,把这些股票分配给每个职工。这一计划的实质,是公司将一部分利…  相似文献   

16.
职工集体持股制度源于西方国家在一些股份制公司实行的职工股权计划(简称ESOP)。西方国家的ESOP由美国人凯尔索及其追随者所倡导,从本世纪中期开始,在国外公司中日益流行,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诸多好处。我国在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尝试建立职工内部股,然而却没有在此基础上建立更有效、更具有深远意义的职工集体持股制度。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有的地方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进行改制后的国有企业,认识到建立职工集体持股制度的重要性。在上海和深圳,由于地方政府支持,一些企业已经建立了职工集体…  相似文献   

17.
王瑶瑶  章雁 《现代企业》2020,(2):120-121
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由此,股权激励在我国上市企业管理中拉开序幕。此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进行了多次修订,股权激励作为稳定和激励公司高管及员工的激励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14年6月20日,为规范市场上参差不齐的激励机制,证监会发布了第33号公告《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高级管理层激励主要有两种形式: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两种激励模式按照现有理论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以盈余—股价模型为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方法以2007年至2009年全部A股公司为样本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高管人员薪酬和持股比例均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高管激励达到了利益趋同的目的,同时还对独立董事持股和薪酬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发现独立董事持股和薪酬均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稳健性,说明独立董事和上市公司出现了利益背离。  相似文献   

19.
高管持股作为一种股权激励方式,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通过difference-in-difference和OLS统计分析方法对高管持股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统计上具有显著性,经济上不具有显著性.指出高管持股这种股权激励方式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条件下激励效果不明显,不能显著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增加股东财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12—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高管股权激励、高管薪酬总额作为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度量指标,以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的度量指标,研究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