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研究广告语言的美学特征对于广告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翻译广告时应保留其美学特征:通俗美,简朴美,奇特美,意境美和音韵美.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汉中市超市公示语进行了实地调查.许多公示语翻译都存在诸如拼写,用词不当等现象.本文分析了造成公示语翻译错误的因为.在遵循语用价值优先原则、语里意义其次原则和语表形式第三原则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翻译公示语的一些建议并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公示语的翻译有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翻译领域当中,公示语翻译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学来说,从公示语翻译教学的水平中往往能够看出其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公示语翻译当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时常出现翻译不准确或翻译错误的情况。基于此,本文结合公示语翻译的概念及意义,分析了当前高等专科学校公示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公示语翻译在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学中的贯穿策略。  相似文献   

4.
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公示语翻译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公示语的语周功能及其文本类型,认为公示语的英译,应遵循功能对等的原则,以译文读者为中心,选择语周翻译或交际翻译为主,适当结合语义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取效行为的角度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对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揭示公示语翻译的关涉因素。译者在翻译公示语时,除了应该关注其行事行为之外,还应该考虑其取效行为。把移情思维和跨文化意识作为实施取效行为的手段,说明其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诗英译在二十世纪美国的经典化不仅是由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原因,译文本身鲜明的节奏、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所呈现的美学价值也是其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因此翻译文学的研究应把译入语国家的文化语境和译文的美学价值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广告的呼唤功能,广告语翻译既要实现其语用功能等效,又要再现其美学特征。广告语用翻译应遵循美学原则,力求达到译文的语用功能等效和审美等效,以再现原文的形式美和内涵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温州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温州工作、生活或旅游,然而温州的城市公示语翻译建设却大大落后于其经济建设。笔者以温州市内各大车站、机场、街道等公共场所错译的、不规范的英文公示语作为突破点,对温州市公示语翻译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公示语翻译的特点、功能意义,并根据相关翻译理论对其作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
公示语的功能特征与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示语的翻译在对外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公示语的翻译要以实现其在目标语中的功能为目的,可采用借用、删繁就简、反面着笔、模仿翻译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公示语翻译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公示语的语用功能及其文本类型,认为公示语的英译,应遵循功能对等的原則,以译文读者为中心,选择语用翻译或交际翻译为主,适当结合语义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观仪教授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彰显强烈的审美特征。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审美意义,师生共同欣赏篇章的艺术性、语言的形式美、字里行间的意蕴美,充分理解教材的美学内涵,以达到心灵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步入城市化进程,世纪之交散审美意识出现了既有多声部复合变奏,又存在审美理想的趋同性的复杂局面。当前都市散审美理想相当大程度上是以乡土田园所代表的农业明审美风范为参照而衡定。乡土田园的古典美已然构成对都市现代美的遮蔽。都市散审美意识应在吸取古典人资源的同时。努力张扬自身的现代美内涵,给人们提供富有时代内涵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审美素质是一个人对于美的事物的一种鉴赏能力,是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的体现。旅游与审美的特殊关系以及旅游工艺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工艺品设计者在旅游业中的特殊地位。提倡美育,就是要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作为旅游工艺品的设计者应该让购买者从产品中感受到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4.
浅谈山岳型旅游资源的审美标准——以川西贡嘎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国家地理》的一次“选美中国”活动,引起了人们对旅游资源“美”的广泛思考。山岳型自然资源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山脉的特征和人们的审美认知进行了阐述,并按人的审美过程对川西贡嘎山进行了美学分析,从而提出新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5.
《乐记》是一部音乐美学著作,其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艺思想。中和之美、声律之美、气论说和物感说等理论概念及范畴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审美诉求及创作理想,而且对后世文论的建构和发展影响颇深。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乐记》,取其精华,将它深刻的美学思想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 :唤起审美鉴赏是意境审美价值之一。具体体现在 :一、意境能唤起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 ;二、意境能唤起对人美的审美欣赏 ;三、意境能唤起对艺术美的审美鉴赏。本文通过实例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从体育发展状况看,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中的美育教育.我国学校体育教育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把美的蕴意有目的地注入体育教学中去,以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观,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体育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达到身体美、心灵美、行为美.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桂林山水是作为客观物质实体存在的审美对象,桂林山水美则是审美主体对桂林山水进行审美而生成的美的形态。不是先有桂林山水美而后才有对桂林山水美的审美欣赏,而是先有对桂林山水的审美欣赏而后才有桂林山水美的生成。因为山水审美的主体条件大体上表现为高低深浅两个层次,所以桂林山水美也相应地具有象形美和意蕴美两个基本层次。  相似文献   

19.
味觉及其美感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基于生理层面和人文精神层面对味觉进行了分类,通过论述人对味觉生理感受与精神感受的密切联系性,批评了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对味觉认识的片面性,提出了味觉能产生美感和作为审美对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