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纺织产能过剩,而作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宁夏,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力物力资源丰厚,推动着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加快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宁夏作为国内首个内陆经济开放型经济先行试验区,要发挥好平台优势,利用好此契机承接更为先进的现代纺织产业。  相似文献   

2.
以苏州和绍兴市2001—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经济出现结构性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力度较大,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因此应该加快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步伐,中西部地区应做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建立东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协调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以促进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蒋娅  马红梅 《商》2013,(22):304-304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为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提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战略,贵州省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内陆山区省份,又是西南各省份中距离珠三角最近的省份,如何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及通过怎样的路径承接珠三角的转移产业,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产业承接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国际产业转移概述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某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国际产业呈现梯度转移:首先从产业层次来说,它总是先移出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逐渐移出钢铁、石化、冶金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次从地区层次来说,先以具备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然后逐渐扩大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黄英婉 《现代商业》2008,(15):124-125
产业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地区与承接转移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进行详尽分析。通过产业转移对加快沈抚“同城化”步伐,提高沈抚两市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靓 《北方经贸》2005,(1):20-21
产业集群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东部产业集群效应使东部地区强化了“后天优势” ,阻碍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 ,对流行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形成了重要挑战。东部地区利用西部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及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 ,使中西部地区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发展经济的难度加大了。  相似文献   

7.
李欣广 《市场论坛》2012,(12):16-17
产业转移是产业的空间运动,是经济资源在产业层面上进行再配置的重要方式.我们常说的对内对外开放,分别以促进国内产业转移或国际产业转移为重要内容.本文以产业的国内转移为论述对象,但道理基本适用于国际转移. 对于先发地区,要注重推进旧产业转出,以腾出力量发展新产业;对于后发地区,要注重承接产业转移,以缩小与先发地区的发展差距.中间状态的地区,既有产业转出的需要,又有产业转入的需要.而产业转移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后进地区能够走上先进地区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取得发展机会.广西在全国基本属于后发地区,除了几个中心城市有产业转出与产业转入双重需要之外,多数地区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承接先发地区的产业转移,桂东产业转移带就是这一区域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综述入手,归纳了产业转移现象在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形成的比较典型的三种产业承接模式,并结合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总结了中部地区目前的产业承接模式并提出了中部地区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发展双轮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9.
刘金曼  刘梦琳 《商》2014,(48):230-230
永州毗邻“港澳台”地区,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本文通过分析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区位优势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一条有效的途径,如何承接有效地产业转移,是作为承接地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广西贵港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三个途径,即要索注入式、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新雁行模式,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渠道"若"渠"     
<正>销售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管理工作。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源头活水,销售渠道如灌溉系统。从中国农民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田间管理经验中,我们的销售工作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事实上,在我们的销售工作中,制造商这一大水库,一直控制着整个灌溉系统流量。经销商是分散在各地的小水库,它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水,并通过水渠向田间送水;零售商就是田间地头的蓄水池,农民从池里取水浇田。从大水库列小水库再到  相似文献   

12.
曹玫 《电子商务》2005,(1):37-39
<正>一旦诚信问题被化解,网上商城与传统卖场的尖峰对话时刻也将不远矣在国美、大中、苏宁三大巨头奋力鏖战,分角必争之时,数码网上商场的主力“搜易得”,消除羁绊,大举发力,提前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它的参与,使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微妙,也让三大巨头深感危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茅于轼 《大经贸》2001,(7):12-14
茅于轼要为中小企业正名。在国外,政府"帮小"不"帮大",在我国,政府是"帮大"不"帮小",中小企业甚至往往成为打击和刁难的对象。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关闭五小企业,理由是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恶性竞争。茅于轼认为,三条理由似是而非,都站不住脚。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就必须善待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上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本文从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出发,针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的认识提出质疑,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并不能证明二者工作性质的一致性;既要看到二者部分管理内容的重合性,也要看到管理范围的局限性:“企业物流一体化”向“供应链一体化”的转变,是对物流服务对象的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对设置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清晰管理组织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韦峰 《大经贸》2001,(8):90-91
2000年底,由美国中国商会、美国太平洋开发集团、美国零售连锁企业协会和美国采购商联盟等联合组织的美国采购团,开始了在华的第一轮采购.按照规划,从当年12月份开始,美国将派遣采购团每月来华采购一次,预计年采购额将高达4亿美元.大采购的第一站选在了美方认为国际贸易发展最先进的北京地区,计划中的采购金额为4000万美元.而最后结果却出人意料,首轮采购以无果告终.分析造成这一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企业的电子贸易化程度太低,无法与美方习惯采用的电子化、网络化国际贸易操作方式配合协作,因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商务沟通和运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发现顾客的芳心已越来越难打动,顾客的购买已越来越精明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准确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及中国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上探讨“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合理性,进而深刻地认识基于WTO规则下的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的实质和特征,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及其措施,以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