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中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经济学思潮。该思想在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凯恩斯时代"受到冷落,在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时得到兴盛,成为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不断扩张。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中曾根政权展开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与“华盛顿共识”的理论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开放导报》2008,(4):44-48
本文论述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和流行全球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批判了新自由主义的改革观,指出新自由主义本质上就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它对自由市场抱有极端教条主义的态度,拒绝承认自由市场经济存在任何缺陷和失灵,反对一切政府干预政策和社会改良措施。新自由主义与旧自由主义相比没有更多的理论创新,相反,它武断地否定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研究成果,诸如市场经济在微观和宏观上存在的各种缺陷,在各种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如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等。倘若运用新自由主义作为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恰恰非常不利于借鉴西方经济学各种流派的研完成果。  相似文献   

3.
一、辽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定位的意义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职能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焦点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理论的提出为自由放任主义划上了休止符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的“新古典综合派”思想,再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尽管在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限度和深度上存在着区别,但他们在市场经济不能完全自由放  相似文献   

4.
西方经济学两大思潮的综合趋向与中国经济体制的选择文/吴超林国家──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构成西方经济学说的全部内容。对三者关系的不同认识,形成了西方经济中的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两大主要思潮。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基本上是两大思潮辉映相交及至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5.
一、辽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定位的意义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职能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焦点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理论的提出为自由放任主义划上了休止符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的“新古典综合派”思想,再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尽管在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限度和深度上存在着区别,但他们在市场经济不能完全自由放任,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各国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大都是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股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因此,对政府行为应给予怎样的合理界定,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如何看待国家的经济调节,如何正确地确定和适当选择国家的经济职能与作用,如何把国家的经济调节与生产机制很好地结合,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中国政府应该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做,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西方政府行为模式的比较分析,并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英杰 《特区经济》2009,(8):124-126
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曾经风行一时,并与政府干预思潮此消彼长。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思潮面临严峻挑战。新自由主义何去何从?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在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之间找到一个真正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8.
民国北京、南京政府经济政策的思想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91 2— 1 936年期间“政策精英”之经济思想与社会舆论的变化 ,是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倾向的时而相互促进、时而此消彼长的矛盾运动 ,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资本主义思想 ,中央集权主义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实业计划 ,“好政府”主义 ,国家主义 ,统制经济等经济理论流派及学说。它们共同构成了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思想理论背景。其间 ,西方的影响和时局的催化是普遍因素 ,并且存在一个向中央集权、国家至上倾斜的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国疆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78-8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危机必然性的证明和国家干预的系统分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实质上仍然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但政策选择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将促使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加速融合,并会对未来国家干预的方式和重点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主义是美国政治发展的思想源流与实践动力,其世界观强调个人主义—理性主义,方法论是基于实用主义哲学的改良主义。起初,自由主义以有限政府与市场经济为手段,致力于遏制政治权力扩张。然而这一观念走到极限,使得垄断资本在镀金时代凌驾于美国民主政治之上,最终引发经济社会危机。此后,实用主义式的改良主义对上述观念进行了修正,进而揭示出自由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间的一项悖论:前者将个人理性置于一切社会事物之上,后者却看到了其局限。结果是,自由主义在美国政治实践中衍生出了两种变体:民主党式变体即当代自由主义认为,经济权力扩张也会损害政治民主,改良的目标应为市场监管与经济平等;共和党式变体即新自由主义则宣称财产权是支配性的,政府无权干预经济。上述两种自由观念的张力推动美国政治形成了普遍主义与精英主义对立的二元结构、使之先后经历了以政党"对等合作"为特征的新政时代及以政党"对等极化"为特征的新镀金时代。基于此,作者认为,美国政治演化的动力在于古典自由主义与当代自由主义由反政治权力和反经济权力而来的观念张力与政治二元结构,其深层逻辑则在于自由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有着难以解决的悖论。"特朗普现象"就是这一悖论在新镀金时代终结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新共和主义的两大分支——新雅典共和主义和新罗马共和主义都对"公民参与"持积极态度。但由于二者自由观的差异,前者较为保守,后者更为激进。"公民参与"在规范意义上遭受的质疑反映出新共和主义面临的挑战,其实质是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仍具有较强生命力。新共和主义试图与自由主义并驾齐驱,在其理论构建上尚须完善。  相似文献   

12.
联邦德国是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整套管理经验,为了理解她的这一套经验有必要了解她在战后严峻形势下如何复苏和发展起来的。二次大战后的联邦德国是一个遭受严重破坏的战败国,几乎所有的工业城市都被夷为平地。隔了近四十年后的今天,联邦德国却成了当今西方高度发达的经济强国。为什么联邦德国能在这样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在于战后联邦德国政府推行了一种改良主义的经济体系——社会市场经济。什么是社会市场经济,它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呢?对于什么是社会市场经济,尽管已成了历史实践,但在联邦德国仍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加强计划管理,并通过计划管理加强宏观调控,是个不讨巧,但值得探讨的课题。想当初,西德新自由主义承袭萨伊和巴师夏的观点,接受了边际效用学派的基本原则,宣称"社会市场经济……支配日常经济过程的一切具体形式,是建立经济的理想典型"。新自由主义者竭力主张,主要通过市场力量自行调整全国经济生活,国家尽可能不干预再生产过程,但不反对必要的和有限的调节。这种主张,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主要有社会民主主义、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以及福利多元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本文对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作一简单梳理,并对中国的福利制度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第三条道路"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主要国家流行的一种思潮。它主要是针对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实行的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条道路由盛而衰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理国家方式。战后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西方高度重视政府的作  相似文献   

16.
“第三条道路“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主要国家流行的一种思潮。它主要是针对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实行的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条道路由盛而衰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理国家方式。战后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西方高度重视政府的作  相似文献   

17.
庄俊举 《中国招标》2006,(1M):42-47
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新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都视中国的发展为一种模式,在新自由主义阵营内部存在着以萨克斯为代表的保守的新自由主义和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左翼新自由主义,关于中国模式,他们存在着策略上的分歧和原则上的共识,作为新自由主义的反对——进步主义也视中国为一种发展模式,无论左翼和右翼,对中国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完全共识,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腐败,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编按]  相似文献   

18.
任重道 《北方经济》2007,(8):21-21,20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著名代表,哈耶克称他为与伏尔泰、孟德斯鸿、托克维尔和穆勒不相伯仲的伟大思想家。米塞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主义,这种立场使他的学说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受到人们的冷淡。但是,随着过度的国家干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逐渐暴露,米塞斯的学说在西方社会又重新受到重视,在70年代开始的所谓“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危机”中,新奥地利经济学派主要是从米塞斯(以及哈耶克哪里发掘“挽救和重建”经济学的思想源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浩瀚的世界经济思潮的大海中,当代西方经济思潮,不可替代地成为世界经济思潮的主流,其门类众多,各抒己见,新论层出不穷,就其基本经济思潮可划分为两大倾向、两大主流,即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应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活动的不同要求,两大主流思潮此起彼伏,互相替代,各自波浪式发展、创新,成为指导不同时代经济运行的灵魂,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发展产物的新自由主义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对社会主义国家展开了新的攻势,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堪称其核心。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则成为其攻击的首要目标。因此,正确揭露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正确应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及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