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心理和谐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新的启示,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应明确思政工作和心理和谐教育的密切关系,把握思政工作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作为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思政教材改革是创新与优化思政课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助力。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聚焦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教材改革的历程,分析高校思政教材改革的成功经验,旨在为高校思政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力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思政教育是党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要以党建工作为中心引领思政教育工作,将基层党建工作与思政育人工作紧密相连,将党的思想优势转化为高校思政育人的培养优势。基于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现状,论述时代背景下红色基层党建工作和高校思政工作之间的问题,分析红色党建引领下高校思政工作实践路径的创新研究,探讨党建对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教育宣传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之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与方向,使大学生最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从而更好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高校思政教育宣传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全面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对高校自身的改革以及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大力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笔者从高校思政教育的含义及意义入手,通过对高校思政教育宣传的现状进行探究,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无限拓展的新空间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挑战,将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有效融合,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也符合高校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一直以来,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仍存在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信息化的大背景,需要高校将信息技术全方位地应用到思政教学上,通过树立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思政教育者团队的信息技术水平、创设思政课多种实践教学VR场景、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等措施,推进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和难点进行剖析,立足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提出牢固树立“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科学构建“四联四通”的育人格局,有效赋予课程思政改革新动能,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外在需求、高校社会性的本质要求以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不断进步的内在需要使得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必须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之路,在传承以往的基础上探索出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新路子,这也是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当代学生思政工作所面临问题的剖析、人文关怀内涵的阐述,对感恩型工作模式的定位(包括其含义、实施方法及执行意义的探讨),以及感恩型工作模式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所提出要求的说明,从而对感恩型工作模式的内涵进行系统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作出分析,并提出了在网络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对策,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程,使得思政教育功能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各大高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思政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思政课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迎来新的挑战。如何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使高校思政课教学生动起来,达到思政课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在不断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同时,也收获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保障。分析新媒体技术在思政课的应用现状,探讨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新媒体技术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策略,积极地推进新媒体新技术与高校思政教学的融合,是推进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青年健康成长与发展、如何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劳动者与接班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青年工作,对青年寄予很大期望。习近平在各种重大的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阐明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目标、使命、实践、要求等等,为青年人的发展和进步指明了方向,同时又将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习近平青年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各高校在落实中存在着大学生对习近平青年观的认识程度不够、融入形式单一、融入课堂教学程度不高、家庭教育的缺失等问题。因此提出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习近平青年观中应当加强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认同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及构建多元立体的网络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坚持落实课程思政的要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受到自身特殊性的影响,应该将美育融入其中,积极地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在当前教学工作中,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表现出独特的教育意义,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质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但是受到学生思想开放以及教学内容的影响,课程思政建设难度较大,如何开展更为有效的思政教育,成为了教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从课程思政背景出发,利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通过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内容重构,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教学模式等,发挥出美育在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提升中的作用,达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全面开展和推进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对高校提出的历史性必然要求。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对实现全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保持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首先,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次,要在构建全程化职业指导体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着力推动职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3.
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快、准、活、广"为特点的新媒体,给高校思政隐性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探索隐性教育新途径,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机构,之所以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就是为了可以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树立起来正确的三观.如果想要让思政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将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作为依据,如果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没有办法得到保证的话,思政教育工作自然也没有办法顺利开展,因此思政教育工作的结果没有办法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9)
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是高校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具体工作环节当中去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的有力推动者。新时代高校院(系)党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为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高校院(系)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文章探索了"政治引领、党建固本、思政铸魂、夯实基层、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校院(系)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改革开放程度加深,对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必须要积极地推动课程思政理念的应用,特别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必须要强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研究,从而满足目前教学工作的需求,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培育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水平,使之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推动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自身的专业特点出发,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模式等,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融入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以及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因此,在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需要结合课程思政理念,推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结合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校通过思政课能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思政课成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高校在抓好专业建设的同时,通过打好思政教育建功战役,为党和国家育人育才。有鉴于此,在认清高校思政课效力内涵的基础上,洞悉高校思政课效力现状,提出提升高校思政课效力的具体路径,旨在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红色基因具有政治、经济、教育、历史等价值,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及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具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可以更好地满足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文化自信维度下,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还存在教育力度不足、传承方法单一的问题,高校应提升红色基因认知、转变思政教育观念、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及延伸思政教育载体,彰显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红色基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良好运用与融入。  相似文献   

19.
晁洁  龚航 《经济师》2023,(10):153-155
“大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课程和必然要求,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和重要的载体。高校要全面贯彻并落实中央“大思政课”建设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探讨了“大思政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协同育人模式,并对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达到好的育人成效,持续不断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校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过程中,除关注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赖于思政教学人员和高校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尚存在相关工作人员素养不高和权责不清的问题,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为此,需要相关机构和有关人员从问题出发,以夯实协同育人内核基础和完善协同育人运行调节为主要措施,完成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构,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