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1999年至2008年749只IPO样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抑价情况。结果发现:股权分置并非造成IPO异常高抑价的主要原因。由于投资者投机心理具有惯性,股改后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还未能回归,削弱了股改对IPO异常抑价的解释力。政府管制下的IPO市场准入制度造成新股需求与供给的缺口严重,是IPO异常抑价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要消除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抑价现象,需要改革当今的新股发行制度,创造更多的市场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2.
洪礼旺 《财会通讯》2010,(3):105-108
本文分析了1999年至2008年749只IPO样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抑价情况。结果发现:股权分置并非造成IPO异常高抑价的主要原因。由于投资者“投机心理”具有惯性,股改后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还未能回归,削弱了股改对IPO异常抑价的解释力。政府管制下的IPO市场准入制度造成新股需求与供给的缺口严重,是IPO异常抑价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要消除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抑价现象,需要改革当今的新股发行制度,创造更多的市场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板IPO抑价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是最高的.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IPO抑价有其自身独特的原因.基于这个考虑,本文选取了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年6月~2007年12月)中小板市场上的股票作为样本,对影响其IPO抑价的因素及其对于抑价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发行前资产利润率、上市首日大盘指数等变量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IPO抑价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8,(9):242-246
证券市场IPO过程中,IPO长期弱势表现、火爆发行和IPO首日抑价是全球金融市场公认三大"未解之谜",其中IPO抑价最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一直是金融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IPO抑价的研究诞生了许多有关IPO抑价的理论,其中以信息不对称和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居多。本文梳理两种理论的演绎路径并进行总结,发现结合两种理论来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最后综合两种理论来解释IPO抑价问题,以期丰富IPO抑价理论的研究,对于我国完善新股发行体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6,(3):248-250
以1996-1999年和2005-2008在深、沪市两地上市的股票为样本,选取投资者异质代理指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发行机制下投资者异质对IPO抑价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研究表明:询价和固定价格发行都没有消除高IPO抑价,且无论是固定价格发行还是询价发行,投资者异质预期对IPO抑价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存在投资者异质的条件下,与询价发行相比较,固定价格发行下投资者异质预期对IPO抑价影响更大。这不仅从实证的角度为前期理论研究提供支撑,也进一步解释了我国询价发行没有降低IPO抑价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IPO抑价是股票市场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过大的抑价则反映了股票发行定价机制的失灵,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将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2009年10月30日开市以来至2010年10月26日为期一年的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共134家上市公司首日IPO抑价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上市首日换手率和IPO抑价率正相关;发行价格和IPO抑价率负相关,即发行价越低,IPO抑价率越高;每股收益和网上定价中签率的高低对创业板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此外,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相关制度,笔者认为我国创业板较高的IPO抑价水平还主要受发行、定价制度和交易制度改革割裂的影响,对此我国股票交易制度应做出必要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IPO(initialpublicoffering)抑价是指新股发行价格低于上市首日市场价格,从而使申购到新股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在我国抑价程度平均达到的130%,抑价幅度惊人。找出影响我国新股高抑价的原因,对于实现新股合理定价,完善我国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创业板市场公开发行股票的202家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结构与IPO抑价的关系,发现创业板市场IPO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IPO抑价没有必然联系,而股权制衡度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国外成熟的股票市场,我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的高抑价现象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本文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发行定价机制、新股中签率及换手率对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有效市场的条件下,IPO市场中审计师选择可以作为信号传递机制,降低发行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在我国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以及证券发行保荐制的背景下,通过考察我国审计师声誉和IPO企业特征之间的关系后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和证券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增加了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事前风险更低的公司倾向于选择高声誉事务所,且高声誉审计师审计的IPO企业的首日回报显著要低.这说明大规模事务所的高声誉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审计师的信号传递功能在我国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为健全新股发行机制,降低发行抑价率,中国政府多次进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适时推出创业板,其IPO抑价程度和原因等问题亟待探究.文章针对创业板实际情况,以2009年6月IPO重启后至2010年10月所发行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为样本,通过梳理IPO定价的制度变迁、比较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询价制有效降低了新股抑价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对IPO抑价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IPO抑价与总差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一个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新股抑价与总差价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影响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指出各主要因素对新股发行抑价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9,(29):284-286
我国新股发行规定,拟上市公司在上市前需要向公众发布有资质的承销商撰写的招股说明书。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信息披露对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叙事前瞻性信息披露、金融前瞻性预测和预测(未来的财务信息)以及风险因素危害公司的竞争地位等,探寻信息不对称对IPO抑价影响机理,以期丰富IPO抑价理论的研究,对于我国完善新股发行体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在深圳创业板发行上市的148只股票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影响IPO抑价的多种因素,结果表明IPO抑价主要与发行价、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和交易总金额有关。  相似文献   

15.
IPO抑价现象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是一种常态,但是我国IPO抑价水平大幅高于其它国家抑价水平。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学者的抑价理论,分析我国IPO抑价的原因,大胆的提出了整个IPO过程中相应的政策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着较高的IPO抑价程度,中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在不断加强,市场监管机构要求发行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为推动IPO合理化定价而努力.本文试图从收益的成长性、持续性、稳定性、现金保障性和安全性五个方面,全面地分析收益质量以及收益质量各组成部分与IPO抑价的相关性,试图证明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能够降低IPO抑...  相似文献   

17.
IPO抑价,是指新股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定价较低,在股票首日上市交易时价格较高,投资者认购新股能够获得超额报酬的一种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IPO抑价现象,但各个市场的抑价幅度有所区别。实证研究表明:成熟的股票市场上抑价率通常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20%,在新兴市场上抑价率相对高出许多,通常达到30%~80%,而中国的新股抑价程度更是异常地高。  相似文献   

18.
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O抑价现象是在各国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尚不完善,发展不够成熟,IPO抑价现象尤为严重。本文首先对IPO抑价现象作概述,然后着重分析了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和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4~2007年间在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的201家公司作为研究时象,运用差异性比较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风险资本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资本支持企业的IPO抑价率显著高于非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但风险资本对IPO抑价没有显著相关关系,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影响的认证作用、筛选监督作用、逆向选择和躁动效应在我国并不存在.进一步分析表明风险资本支持企业的高抑价率来自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其预期过分乐观,而非发行定价偏低.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审计需求方的视角,在新股发行这一独特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事务所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事务所转制的IPO市场反应以及审计师声誉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水平更高。同时,审计师声誉会增强事务所转制对IPO抑价的影响力度。这表明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已获得新股发行市场上投资者的认可,IPO市场审计更多发挥的是信号传递作用;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对高声誉事务所在新股发行市场上品牌价值的提升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