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文章以2003—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变化为背景,考察不同经济形势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无论应计盈余管理或是真实盈余管理,均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产生影响。其中,应计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负相关。但不同经济发展区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的关系存在差异:经济上行期间,由于对企业未来预期较好,管理者倾向于采用风险较小的应计盈余管理来提升薪酬,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相对谨慎;经济下行期间,管理者对企业未来预期下滑,变得更加偏好风险,会较少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来提升薪酬,转而采用风险更大的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应当建立差异化的内控程序和监管政策,从而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激励制度是企业制度的一项核心内容,激励合同确立物质报酬和非物质奖励与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实践中,薪酬数额以及支付方式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激励作用是可以肯定的,但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以及任职激励的作用有待认定。  相似文献   

5.
以2009—2012年的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创始高管团队不同薪酬激励形式对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创始高管团队的货币薪酬、在职消费程度均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存在一种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表明了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两面性影响。而创始高管团队的股权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这表明并不是股权薪酬越高,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这意味着提高股权薪酬会加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诱发行为。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影响高管薪酬的不同类型变量按重要性进行了综合排序,发现公司业绩和公司所在经济区域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进一步的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高管学历、高管年龄显著正相关,与高管持股比例的关系存在区间特征,与两职兼任的关系不显著;在与行业和地区的关系上,受部分行业和部分地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培培 《企业导报》2012,(7):188-189
对管理层的激励与约束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高管人员激励最直接的方式是制定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增强薪酬激励因素、建立科学薪酬评价体系、建立经理人市场和提高高管薪酬透明度方面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深度关注,金融危机爆发后,高管薪酬更是备受指责.文章从2008和2009年年报显示的数据入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揭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与上市公司业绩、分红、普通员工薪酬相比,高管薪酬偏高的不合理情况,并分析高管薪酬偏高的原因及高管高薪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2005—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激励与约束的视角,结合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实证分析了我国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对高管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大多数企业已建立了高管薪酬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高额薪酬能抑制冒险的盈余管理行为,只有当高管薪酬水平较低时其盈余管理程度才会提高;高管的薪酬激励强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而且激励强度较高的企业内部控制通常较好,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高管基于薪酬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下,基于业绩的薪酬激励不是高管盈余管理的直接诱因,增强激励强度反而对盈余管理具有抑制效用。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截至2006年底,沪深两市1423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225家完成了股改程序,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1985年以来的文献回顾,将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比较前人提出的Healy(1985)、ELO(1986)模型等12个估计模型捕获操纵性应计利润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不同模型捕获操纵性应计利润时候的考虑,最终评价其优劣.指出适当的盈余管理是存在的并且不会产生经济危害,建议使用收入和生产能力控制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相似文献   

12.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持股状况综合研究报告》(即《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对2008年度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身价进行了排行。  相似文献   

13.
田清华  彭丽 《企业导报》2009,(3):154-155
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大型企业高管或迫于压力或自愿减薪,但仍有某些上市公司或知名企业高管却逆市加薪。"中国平安"的高薪风波刚刚平息,"东湖高新"又起高薪风波,引起大众普遍质疑批评。大众心里当然无法承受高管"逆市加薪",但也不能盲目批评高管们。大众首先应该了解"职工薪酬"的会计计量方法,其次应知道决定高管薪酬的关键依据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已通过的议案及其财务情况。上市公司应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充分与媒体大众沟通,才能避免风波升级。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在盈余管理过程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产生的原因虽然有许多是由于会计本身及会计制度的不完善所致,但也有公司治理缺陷的因素。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论述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在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报酬激励机制以及外部经理人市场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成为了引发盈余管理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公司作为主要研究样本,研究了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会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且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会显著提升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经济》2015,(3):149-152
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核心决策层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核心决策层,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36家建筑类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相关数据类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目前的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建筑类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业绩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管货币薪酬与企业业绩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企业大多没有实行高管持股制度,且普遍存在着高管薪酬总额披露不全的现象。研究认为研究认为,完善我国建筑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必须从构建合理的高管薪酬机制、建立健全的高管持股制度、提高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程度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18.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会计准则、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文章以2009—2013年度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建立盈余管理方式偏好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方式选择。研究显示:真实盈余管理是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也未退出“历史舞台”,仍辅助真实盈余管理共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下,费用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大,而销售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小。最后,对规范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出适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2007~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动态内生性视角,采用广义矩GMM估计模型,对高管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当期高管激励与当期盈余管理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2前期盈余管理与当期高管激励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前期高管激励对当期盈余管理的影响只体现在高管薪酬激励方面,高管股权激励方面并不显著;4高管激励存在跨期影响,即前期的高管激励水平与当期高管激励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盈余管理不存在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20.
健全和完善国企高管薪酬的管理,对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公平和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国企高管薪酬的因素,总结了现有国企高管薪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