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可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2007年至2008年沪市内控自评报告为对象,比较分析了沪深两市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差异。研究表明: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总体上处于难或比较难的水平,沪市强制性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高于自愿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沪市(自愿)与深市(强制)比较而言,沪市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高于深市。  相似文献   

2.
公司规模与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正相关,规模大的公司既有实力也有意愿披露更多信息。本文选取深市2010年和2011年披露年报的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中小板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盈利能力与中小上市公司内控鉴证报告自愿披露与否正相关,上市年限、公司是否违规、股权集中度与内控鉴证报告自愿披露与否显著负相关,财务报告可靠性与上市公司是否披露内控鉴证报告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孙文娟 《会计之友》2012,(29):88-93
文章以2007—2009年深市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内控报告披露的内控质量与盈余质量的关系,以及内控报告能否为信息使用者带来增量信息进而影响资本成本。结果发现该类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未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投资者并不认可企业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但内控鉴证报告能够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这些结果表明企业没有实现内部控制报告的有效披露,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控报告缺乏有效披露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沪市和深市水电煤气、建筑、信息技术、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及综合6个行业的96家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存在着沪市不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现象普遍、深市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可信度较低、披露内控信息形式化严重、披露缺乏主动性和自愿性等问题。建议建立良好的内外部系统环境保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王环环  孙瑶 《财会通讯》2010,(11):114-117
本文以2008年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为依据,根据上市公司是否发布内部控制报告,实证分析了沪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规模大的公司较规模小的公司披露内控信息更为详细,而对于财务杠杆,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我国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的数据,以是否自愿披露内控为背景,检验自愿披露和不自愿披露内控的公司在审计费用等相关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在自愿和不自愿披露内控的公司中,与审计费用相关的内控变量的类型之间存在差异;即使某一变量和这两个样本的审计费用都相关,自愿披露的公司的相关性会小于与不自愿披露公司的相关性。表明是否披露内控对审计费用和某些变量的相关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我国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的数据,以是否自愿披露内控为背景,检验自愿披露和不自愿披露内控的公司在审计费用等相关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在自愿和不自愿披露内控的公司中,与审计费用相关的内控变量的类型之间存在差异;即使某一变量和这两个样本的审计费用都相关,自愿披露的公司的相关性会小于与不自愿披露公司的相关性。表明是否披露内控对审计费用和某些变量的相关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次基于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主体及载体的不同,从投资者市场反应的角度实证检验了披露行为信号价值的差异。基于投资者市场反应(CAR 值)的结论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内控自评行为不能彰显自身价值,而鉴证报告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国有企业的自评报告可以彰显公司质量,而鉴证报告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效果。  相似文献   

9.
使用2010年沪市A股公司数据,对代理成本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自愿披露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自愿披露水平与管理费用率负相关,与总资产周转率显著正相关。此外,公司的规模显著正向影响自愿披露水平,资产负债率与公司上市年限显著负向影响自愿披露水平。因此,监管部门有必要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我国推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从自愿性披露到强制性披露以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在逐步提高。本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沪深两市1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分析,并且将2013年被出具了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6家上市公司的内控自评报告和审计报告进行比较,以评价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我国推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从自愿性披露到强制性披露以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在逐步提高。本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沪深两市1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分析,并且将2013年被出具了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6家上市公司的内控自评报告和审计报告进行比较,以评价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明确上市公司必须定期披露内部控制有效性自我评价报告,并由会计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该规定自2012年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证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施行该规定的第一年里,本文选取四川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统计企业内控自评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实施披露情况,并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据此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一、河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为了深入分析河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本文选取2009年河南省41家上市公司,其中深市上市公司21家和沪市上市公司20家;选取河南省2010年上市公司55家,其中深市上市公司33家和沪市上市公司22家这两年年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  相似文献   

14.
杨向阳 《财会通讯》2010,(11):111-113
本文以泛长三角地区沪市、深市55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公司所在地、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是否设置审计委员会、董事长与CEO是否两职合一、董事会规模、是否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自愿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而公司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不相关,市盈率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陈宋生  吕文岱 《财会通讯》2011,(12):30-33,36,161
由于2006年深交所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控信息,实施结果基本上都是流于形式的好消息,信息含量不高。因此,本文以2006年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为依据,分析沪市公司自愿披露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董事会会议、报表重述、资产规模、前三年亏损情况等,审计委员会、第一大股东等对信息披露影响不明显。2009年7月1日始实施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监管部门需关注董事会的作用、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公司规模大小等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否则可能重蹈信息披露流于形式覆辙。  相似文献   

16.
2006年9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自2006年9月28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建立起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从2007年年报开始,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控制度制定和实施情况。这是继今年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上交所内控指引》)发布后,我国证券市场针对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出台的又一重要规定。  相似文献   

17.
《财务与会计》2011,(11):13-24
自2011年1月18日陕国投A(000563)和S*ST圣方正(000620)公布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以下简称年报)起,截至2011年4月30日,沪深两市共计2129家上市公司如期公布了2010年年报。其中,沪市上市公司902家,深市主板上市公司486家,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55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188家;金融类上...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对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未做出强制性的披露要求.而2008年、2009年均有部分上市公司自愿彼露了该报告.文章在对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8年、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作为样本,研究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未披露该报告的两类公司在内部控制质量上的不同,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建立并运行了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其内部控制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研究认为,上市公司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具有很强的信号价值,即披露的公司质量相对更好。文章首次基于披露载体以及披露主体之间的制度差异,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信号存在的价值区别。研究结论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内控自评报告流于形式,起到信号作用的是仅仅是鉴证报告;而国有企业的自评报告具有信号价值,鉴证报告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区分效用。  相似文献   

20.
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为基础,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情况存在阶梯状差异: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自评报告的披露比例最高,依次是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上市公司自评报告的披露比例。中国各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法律环境差异以及上市公司股东的性质差异为此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