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微观功能转换与金融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微观功能来讲,中国农业已经开始从传统的生存农业向追逐利润的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的自足特征决定了与其相匹配的正规金融制度安排必然是政策性农贷;而现代农业的兴起,为商业金融制度嵌入农业经济部门准备了物质条件.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现行的政策性农贷制度应加速完成其市场化蝉变过程.农业产业化的速度和规模决定着即将嵌入农业经济部门的商业金融制度的特殊存在模式.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村经济,而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农村金融.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就要加快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的结合.本文从农业金融的需求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特点出发,实证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贡献,并就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着力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需求引导与供给驱动的双向分析方法,以江西婺源为个案,一方面对现行小额农贷制度安排下的农户信贷需求意愿、特性及满足状况等信贷行为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金融供给驱动方法的研究视野,探讨现行小额农贷制度安排的可行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型主体金融需求迥异于传统农户,更适合传统农户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型主体金融需求,并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瓶颈。本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的宏观视角,全面剖析了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制度约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炼 《时代金融》2014,(7Z):299-301
新型主体金融需求迥异于传统农户,更适合传统农户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型主体金融需求,并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瓶颈。本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的宏观视角,全面剖析了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制度约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准现代农业"①将是一个必经阶段.建立与准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安排,须通过完善金融供需对接、金融组织功能再分工和开展信用评级等一系列过渡性金融制度变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小额农贷以农户为支持对象,随着其规模的扩张,覆盖面的不断扩大,风险也同步显露、沉积。作为我国金融支农的一项制度安排,其到底能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农业的风险补偿机制是否健全,政策是否配套。综观当前,我国仍无一部综合的“农业风险补偿法规或制度”,在此现状下,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势必将风险转嫁给农村信用社,进而影响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本文试图从小额农贷的信贷制度安排出发,探索现行县域金融架构下如何构建多元化小额农贷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户信贷需求意愿和金融供给机制的保障作用是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基于此,本文从江西省婺源县小额农贷实证的角度对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及金融供给进行分析,揭示影响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和条件,以此提出促进我国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济南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和优劣势分析,立足于加快省会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统筹和谐发展,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济南市构建"现代都市农业"的基本框架,进而探讨了构建现代都市农业对金融需求的变化及当前金融服务的不适应性.在此基础上,从涉农金融组织体系功能定位、信贷总量投入、金融产品创新、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配套使用以及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准现代农业"①将是一个必经阶段。建立与准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安排,须通过完善金融供需对接、金融组织功能再分工和开展信用评级等一系列过渡性金融制度变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