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所谓“诚信”:诚,真心实意;信,取信于人。在自然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若不讲道德,信用遭破坏.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诚信在不同行  相似文献   

2.
段科锋  杨武 《中国金融》2004,(16):63-64
中国社会信用的缺失,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拟从文化视角探析中国信用缺失的原因,以期对我国信用文化的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序言 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二十年来,征信体系越 来越多地受到了各国政府和经营部门的重视。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孕 育了丰富的信用文化。象"民无信不立"等脍炙人口的信用警句早在2400多年前的《论语》中就已提及。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面对着开放的经济环境,我国的金融业日趋国际化。中国传统的信用文化受 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信用文化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互相接触而产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4.
由于“信用”本身含义之复杂以及东西方不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信用问题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容易产生错误和歧义的问题,包括对信用缺失含义及表现的准确把握、导致信用缺失产生的根源及如何减少其负面影响等诸多方面。因为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出现了传统道德观念的转化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所以有必要对“信用观”与“义利观”等观点进行明确和澄清,否则不利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受旧的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中传统的信用分析方法存在缺陷,首先表现在银行信贷中往往过分重视低押品的作用而不去考察贷款在企业中的运用;过分强调借款人的个人品德而疏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等。其次表现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依据通常是企业所提供的、 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而这些报告存在着数字的过时性、回顾性、局限性、虚假性等不足。第三是在传统的信用分析方法中,对贷款使用的监控是通过银行的往来账户进行,但有时这些账户的信息是静止的、过时的和虚假的。鉴于上述原因,可以考虑将在制造业中已成熟化的管理会计技术应用于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  相似文献   

6.
方哲  王德建 《财政监督》2003,(11):37-38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失真,造假盛行,诚信失缺、信用不足等问题相当普遍,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频频曝光的上市公司造假案件,以及美国的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引起全球范围内的"诚信危机"。因此,会计业必须打假治乱,而研究和探讨会计诚信建设的问题,已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责任和义务。一、会计诚信的理念分析所谓"诚信":诚,即真心实意;信,即取信于人。在自然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若不讲道德,信用遭破坏,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1.会计诚信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会计,这是因为在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的情  相似文献   

7.
刘俊 《西南金融》2006,(6):63-64
信用是一个与中国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有关论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笔者看来,我国信用问题与中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变革密切相关,并深深地烙上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后的产权制度、人治文化传统和落后的信用文化是我国利率市场的严重障碍,我国分割的金融市场着利率配置资源的。利率市场化后,央行金融监管面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视角探析信用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缺失已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普遍的信用缺失背后必然有文化因素。中华民族有着讲信用的传统,可传统的信用文化却未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好地转化为契约文化。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得我国用命令和计划代替市场契约关系,许多契约关系的原则被行政权力扭曲变形,淡化了人们的信用意识。旧的人伦信用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新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契约信用又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普遍的失信行为存在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10.
一、税收信用的概念界定 税收信用是信用规范在税收领域的体现,要界定税收信用的概念,必须首先领会信用的基本含义。信用的含义有很多种。传统文化中主要是从道德方面来强调信用的,这个意义上的信用是指能履行承诺而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是一种诚信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1.
建立我国信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从政府到民间,都存在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痛苦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出现的信用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信用缺失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市场秩序和消费带来了严重损害:信用缺失使国内生产总值中存在大量无效成本:信用缺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信用缺失扰乱了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结合了道德文化的建设与信用交易活动的经济制度安排,是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能照搬别国或地区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从我国电子商务的实践出发,通过对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的收益和成本的具体分析,指出在我国由于信用的缺失和有关制度的约束,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用作为一种制度结构,其目的在于规范会计行为主体自觉选择诚信执业。面对当前我国会计信用普遍缺失而严重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状,如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各项解决措施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并实施一套健全有效的会计信用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疆金融》2004,(7):38-38
一、我国社会信用的现状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信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信用环境有所改观。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信用建设刚刚起步,有关信用的法律、法规有待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分割和垄断,丰富的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互用,守信获益和失信受损的激励机制仍未形成。这种现象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协调,不仅会使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也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在新时期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代票号代表着传统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本土银行,它的信用与品牌体系以道德为本、人格信用为用、伦理约束为保障,体现出中国传统银行的信用、品牌的特殊基因。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同时代西方银行的信用体系是以经营为本、产权契约为用、法制为保障。通过票号与西方银行的对比分析,我们或许可以在今天的银行经营管理方面获取不少启迪。  相似文献   

17.
韩良良 《征信》2023,(5):13-17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信用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从信用文化的历史传承引申阐述信用文化的价值向度,从实践现状、现实困境、总体思路多角度展现信用文化建设的中国特色,从道德、制度、法治三个维度,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全方位厘清新时代我国信用文化的建设逻辑。  相似文献   

18.
阎冶军 《甘肃金融》2002,(12):13-1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然而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却日益暴露出"信用失范"、"信用缺失"等诸多信用危机.这种危机严重地损害着企业经营和金融市场秩序,信用风险成为金融业界最难预测与控制的"软"风险因素.因此,为了积极构筑现代金融信用体系,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我国信用观念进行深刻反思,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李海霞 《中国外资》2010,(12):83-83
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加快会计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信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信用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经济运行成本的高低,解决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中信用缺失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体制、理论和现实等几个方面就我国经济运行中信用缺失问题和如何完善信用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