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开展出口加工区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已批准了39个出口加工区,这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江苏省作为全国外贸大省之一,已被批准的出口加工区有8个,占已获国务院批准加工区数量的五分之一强。首批获得批准的昆山、苏州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管理的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本地区对外开放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我国入世大背景下出口加工区发展的创新之路,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跳跃式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当地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特别是昆山出口加工区充分利用加工区发展的先发优势,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在试点工作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按照创建全国出口加工区“样板区、示范区”的要求,始终在全国出口加工区中一路领跑,走出了出口加工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关》2007,(4):54-56
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位于国家级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2000年4月27日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西部地区首家封关运行的出口加工区。 截至2006年底,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共批准30家企业入区,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3家:引进投资总额15.6亿美元,在全国58个出口加工区中排名第5.已经成为西部“特区”。在成都出口加工区成立七周年之际,我们特邀有关人士对“特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关》2003,(10):30-31
<中国海关>:从目前的情况看,部分地区出口加工区比较集中.例如江苏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有8家出口加工区,除连云港外,都密集分布在长三角地区.而上海目前则有5家出口加工区,密度更高.这种布局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4.
一、全省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为了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规范管理,扩大外贸出口,自2000年4月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了39个出口加工区,其中在江苏共设有8个出口加工区,占全国出口加工区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江苏各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5.
周荣 《中国海关》2007,(7):56-56
无锡出口加工区属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出口加工区,2002年11月正式封关运作。成立4年多来,在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关心下,无锡出口加工区招商引资、规划建设、经济贸易等均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回顾无锡出口加工区的发展,也经历了迷茫、迷惑、探索、起步、快速发展等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6.
保持吸引力     
《中国海关》2002,(11):3
自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进行出口加工区试点以来,至目前为止,全国已批准设立25个出口加工区,其中第一批17个出口加工区已全部通过验收并投入正式运作,初步形成了对加工贸易的严密高效监管,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扩大外贸出口,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事件     
中国再增13个出口加工区 总数达到38个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再增设13个出口加工区。至此,全国出口加工区达到38个。 海关总署副署长龚正介绍说,出口加工区是国家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规范加工贸易管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形势设立的。从2000年我国设立第一批出口加工区以来,出口加工区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区、出口创汇的重点区、规范加工贸易的示范区,同时在带动周边经济、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经贸》2000,(7):50-51
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设立15个出口加工区试点。为什么要设立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允许设置哪些企业,经营哪些业务?在出口加工区内的企业享受哪些政策?如何对出口加工区进行监管?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有何不同?本文将回答这些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海关和管委会的协调配合下,保税物流等功能在各试点出口加工区均不同程度展开.物流功能成效明显。截至2007年9月底,各试点出口加工区累计建成仓储物流设施17.9266万平方米,批准注册物流项目45个,批准75家生产型企业开展研发、设计、检测、维修及售后服务等业务。试点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出口加工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14家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是海峡两岸货运直航口岸之一,现有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国家级的台商投资区、高科技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经过12年的发展,该开发区已成为福州对外特别是对台经济合作的高开发度区域  相似文献   

11.
全省13家加工区12家已封关运作,累计封关运作面积28.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近34亿元,区内全部实现了“七通一平”,围网隔离设施、车辆自动识别系统、电子闸门放行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设施建设属国内一流水平。截至目前,已累计批准入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近300家,占进区企业总数的90%以上;累计实际到账外资逾21亿美元。其中苏州市已封关运作的5个加工区累计入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达230多家,实际到账外资12亿美元,占全省进区外资比重的57%。12家封关运作加工区2006年完成进出口:3380多亿美元,其中昆山加工区进出口达270亿美元,其中出口3140多亿美元,占当年全省加工区的比重分别为71%和70%,仅次于上海松江加工区,列全国加工区第二。  相似文献   

12.
李莎 《中国海关》2006,(6):30-31
为规范加工贸易管理,变“放养”为“圈养”式管理,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试点。至今,出口加工区已经从当初的15个发展到了59个,分布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主,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辅,兼顾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与完善加工贸易管理,规范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的监管,促进出口加工区的健康发展,鼓励扩大外贸出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为防止重复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出口加工区(以下简称“加工区”),只能设在已经国务院批准的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第三条 加工区是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海关在加工区内设立机构,并依照本办法,对进、出加工区的货物及区内相关场所实行24小时监管。第四条 加工区与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出口加工区是国家为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而设立,截止现在国务院已批准设立了39个出口加工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实践,以九江出工加工区为例,结合其定位,提出可在出工加工区内推行VMI库存模式,以利于加工区内的制造型企业库存控制,从而降低加工区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关注出口加工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加工贸易从分散型向相对集中型管理转变,将给企业提供更宽松的经营环境、促进扩大外贸出口.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为有利于运作,国家将出口加工区设在已建成的开发区内,并选择若干地区进行试点.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出口加工区有更具体的了解,我们特别邀请海关总署的专家给大家做一次深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王戈  朱朝晖 《中国海关》2003,(10):20-25
8月初,正是江苏一年中最热的时节。37度高温,让暴露在空气中的一切都如热透了一般。连续三天,记者在苏南的高速公路上纵横奔驰,试图捕捉江苏各出口加工区在骄阳下的一个个瞬间。南京、无锡、昆山,记者有意选择了三个分别为国家批准设立的第三、二、一批出口加工区。目前,它们各自身处不同发展阶段,却同时演绎着中国出口加工区的现在进行时。  相似文献   

17.
大连出口加工区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的15个出口加工区试点之一,自2001年5月封关运作后,先后有70多家企业入驻,而作为目前国内引进的最大单体半导体项目的英特尔大连芯片厂入驻更是为大连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青岛出口加工区位于青岛环胶州湾产业集聚带的中间地带,于2004年8月正式封关运作。核心区2.8平方公里,其中一期1.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达到"九通一平"标准,监管设施居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已有13家外资企业落户青岛出口加工区,初步形成电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国务院前段时间正式批准在大连、天津、北京天竺、烟台、威海、江苏昆山、苏州、上海松江、杭州、厦门杏林、深圳、广州、武汉、成都、吉林珲春等十五个城市设立首批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是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功能较单一,仅限于产品外销的加工贸易,区内设置出口加工企业及相关仓储、运输企业,实行封闭式的区域管理模式。这是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先导区后,又一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区域,是一项正确而且及时的决策。一、设立出口加工区的客观必然性设立出口加…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作为全国第一家出口加工区的昆山出口加工区却在2009年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在全国出口加工区中名列前茅。这一成绩不但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许多外贸企业也把眼光投向了昆山。针对昆山出口加工区的高速增长,昆山海关关长阎伟国认为,经过9年多的发展,昆山出口加工区进入了“相对成熟期”,拓展保税物流更是凸显乘数效应,成为继产品加工以外,推动该区持续发展的又一主力增长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