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显著,可谓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无法对股东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因而无法解决公司股东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滥用公司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之问题。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在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公司制度,其功能在于矫正公司法人自身的缺陷,以实现公平、正义。2006年,我国新《公司法》第20条首次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意义重大。作为一种补救机制,需要对其进行扩大解释.以期对我国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意味着公司作为独立的法律实体的地住将被忽视,公司的股东将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公司会因股东实施欺诈、规避法律及其他形式的违法活动而被“揭开公司面纱”,在这种情形下,法院将无视公司法人人格,直接追究相关责任股东的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不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否认,而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这一概念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文章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进行了概念辨析。首先,分析了法人的本质属性和固有属性;其次,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的概念;最后,是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释义。本文通过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概念的辨析,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格否认制度的价值,促使人格否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准确应用。  相似文献   

4.
论公司的法人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是企业法人,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有其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公司的法人人存在滥用的现象,故产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我国法律中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规定尚不明确,需在立法和实践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关于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资本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缺陷的分析,提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选择是降低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统一内外资公司资本制度,建立折衷资本制,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都给予了不同寻常的关注.但是由于该条表述过于抽象,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各地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受理还在持观望态度.据此文章首先论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必要性.其次论述了外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标准和范围.最后分析了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相似文献   

7.
论公司人格否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人格是法律赋予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独立人格不断被利用作为侵犯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工具。为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公司人格的滥用,在我国建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新公司法设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该项制度是对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独立人格这两大公司法律制度的有益补充,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人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该项制度涉及的条文很少,对具体的适用问题没有相关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公司法人制度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正反两个方面确保了公司法人的人格独立性和股东的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10.
曹绪红 《全国商情》2005,(11):76-77,80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解决公司人格滥用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己被广泛运用,但我国对其了解和研究尚嫌不足,有关法律亦无明确规定。本文从经济法价值和调整方式两方面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期对我国引进该制度,促进经济法律规范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现实选择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内部监控是公司业绩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合理的公司内部监控机制成为提高公司业绩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公司内部监控机制选择制约因素的分析,结合我国现实提出我国仍应继续选择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相互补充的内部监控机制,同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控制来自企业组织内部,是伴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而发展,更确切的说是伴随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发展成熟的。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密切,它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管理监控系统,是公司控制权的具体体现。在公司内部治理中,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降低交易费用是内部控制的本质。它与公司外部治理的关系(政府、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等)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外部化。完善内部控制必须从公司内部治理、外部治理、控制环境三方入手。  相似文献   

13.
以2005年上半年沪深两市中首次被ST的52家公司和52家非ST公司为研究对象,同时利用这些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和公司治理信息来构建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公司治理特征对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具有显著的影响(;2)公司治理信息不能为财务信息所覆盖。这一方面说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的财务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也说明今后在研究和构建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会计信息,还应考虑公司治理信息等,以构建出更为有效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业务多元化、国际多元化与公司业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务多元化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实证关系已得到比较一致的结论,但国际多元化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还未达成共识。文章利用2001~2008年沪深610家上市公司4880个观测值的财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业务多元化、国际多元化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代理解释。研究发现,业务多元化和国际多元化都会降低...  相似文献   

15.
管理者在职消费是公司日常经营中的一种常见支出。现有研究认为合理的在职消费有利于公司业绩,不合理的在职消费会损害公司业绩;但如何确定管理者合理在职消费额度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管理者激励和制衡、管理者权力和资源等因素对在职消费有着显著的影响;参考这些特征因素可以合理确定管理者在职消费额度。利用2008-2013年中国主板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发现,按这一方法确定的合理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不合理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这一结论说明了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确定在职消费合理额度方法的有效性。建议利益相关方应注重公司治理对在职消费的影响,合理规范管理者在职消费,避免过度在职消费对公司业绩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以2006年至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学术经历对现金持有及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学术经历提升了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提升了公司业绩。结果说明高管学术经历降低其风险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学术经历对现金持有及公司业绩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故上市公司应重视高管团队中学术经历的重要性和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以2006年至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学术经历对现金持有及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学术经历提升了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提升了公司业绩。结果说明高管学术经历降低其风险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学术经历对现金持有及公司业绩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故上市公司应重视高管团队中学术经历的重要性和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关于企业重整制度的规定在企业整顿的法律规定的完善程度上,破产整顿的国家干预程度上以及立法结构,可操作性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存着较大的差异.针对差异,提出了完善我国破产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跨国公司而言,制度变迁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从跨国公司母公司所在国的制度环境到投资子公司所在国的制度环境的变化,这是不同制度环境的自然转换;二是子公司所在国的制度环境的变化,这是同一种制度在若干时间段的变迁.双层制度变迁下的公司治理具有明显不同于单层制度变迁的模式选择和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