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广东的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已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而随着广东逐步推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在未来若干年内赶超韩国,最终实现追龙的梦想是可以预期的。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广东必须要努力扭转现时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方式相对落后的局面,在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上狠下功夫,大力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不断争创新优势,努力朝着世界先进经济体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2.
冯邦彦 《新经济》1995,(8):30-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93年,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8500美元,已经超过了英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台湾、新加坡、韩国。香港经济之所以持续高速增长,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国资本汇聚香港,使香港成为国际资本的聚集地。  相似文献   

3.
相江 《江南论坛》2006,(12):23-25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地狭人多、自然资源短缺的地方,但两地经济在亚洲和世界均有较高知名度。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目前.两地人均生产总值均在2.4万美元左右,已跻身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在新、港培训考察期间。我注意得比较多的是两地的经济结构问题。对照新港产业构成情况及经济发展经验。深感对无锡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该课题组在深入调查研究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深感广东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的重要出路在于与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加强合作。只有通过区域合作才能扩大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解决海洋开发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课题组提出了“三圈一带”海洋经济合作开发的构想。“三圈”是指“粤港澳海洋经济圈”、“粤闽台海洋经济圈”和“粤桂琼海洋经济圈”;“一带”是指“蓝色经济带”。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启动“三圈一带”建设,将广东的海洋开发重心往远推到南海,和兄弟省份合作加快南海资源开发;通过构建“粤港澳海洋经济圈”,充分利用香港进行专项海洋开发的国际融资。我们相信,“三圈一带”构想启动以后,既能解决海洋开发的资金难题,又将丰富包括粤港澳合作在内的区域合作内涵。更重要的是将完善广东海洋经济的外延格局,平衡地区发展,稳步提升广东的海洋竞争能力,提升整体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面临新一轮转型的历史性转折香港回归后,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为契机,开始了经济结构的新一轮转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香港经济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很容易受国际经济和金融波动的冲击。进入21世纪初期,香港发展将面临几个方面的巨大挑战:第一,从国际国内分工关系来看,新加坡、台湾等周边经济体都与香港形成了较强的竞争态势,内地经济的崛起以及上海等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日益增大,将在对外贸易、航运物流、国际金融和商业等香港传统优势领域与香港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第二,从产业发展来看,香港原有的劳动密…  相似文献   

6.
战后,香港经济的发展,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每年增长率超过10%,国民收入人平年达4,500美元,为第三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和新加坡。香港的经济主要由工业、贸易、金融、地产建筑、旅游和交通运输六大行业构成。  相似文献   

7.
周维平 《新经济》2001,(7):68-71
从1997年7月1日到2001年6月30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已经整整四个年头了.这是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四年;是在亚洲金融风暴猛烈冲击下,经济从高峰跌至低谷,从衰退走向复苏,到重现生机活力的四年;是经历艰难的经济调整,正在奋力实现第三次经济转型的四年;也是香港继续保持金融、商贸中心的国际地位,同时深化与内地、广东的经济联系,强化与内地、广东的经济合作关系的四年.  相似文献   

8.
广东与新马泰三国的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与新马泰三国的经贸关系陈志英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是东盟六国中经济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三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与三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在广东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现状1.贸易往来从1987年至回992年的统计看...  相似文献   

9.
陈恩  唐洁 《经济前沿》2006,(2):39-44
广东是祖国大陆的对台经贸大省,香港是广东对台经贸的重要平台。CEPA的实施不但有效推进了内地特别是珠三角与港澳间的区域经济整合。而且为在CEPA架构下加 快粤台经贸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旨在CEPA架构下对粤台经贸合作出现的新态势和新特点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推进粤台两地经贸合作的相关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界曾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的经济强盛时期,世界经济的中心将移到亚洲”。1994年,世界经济组织对200个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排位,香港位居世界经贸大都市的第三位,香港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理想的购物城市。日本的东京也已经成了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而40年前,亚洲似乎注定是一个贫穷的大陆:日本工厂的生产能力只及美国工厂的二5%,尽管日、美两国都为人口较稠密的大国。凡标有“日本制造”字样的商品,准是粗制滥造。上海曾经是亚洲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曾被誉为东方明珠,但在大陆解放前夕,国民党却将大量人才,大批财富转移到…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广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606亿元,增长14.5%,占全国的1/8,经济总量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后又超过台湾,人  相似文献   

12.
江西与广东,香港的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致辉  韩丽 《经济地理》2000,20(5):34-37
京九铁路南段(九江以南)使赣粤港三地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经济地带。江西与广东、香港的经济互补性强,具备互惠合作的良好的基础。江西省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当前机遇,采取适当措施,必将实现赣粤港经济融合与江西省的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经济工作者、研究人员及党政领导者对经济运行状态跟踪分析及预测的需要,2000年广东省科技厅第八批重点科技(软件学)项目立项(见粤科技函[2000]04号文),研制广东省经济发展指标动态分析系统,简称DPT软件工具。由广东技术经济咨询协会承担,于2001年完成。我们从2002年开始,应用它逐月跟踪分析预测广东经济,并将结果在广东经济杂志上连载。现在十年过去了,使用DPT工具的情况如何?本文就此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4.
李晟 《新经济》1995,(1):20-25
粤澳经济合作使澳门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也为工业的升级转型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虽然比不上香港,但澳门对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发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陶雪良 《经济纵横》1992,(11):49-51,32
<正>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近30年通过实行开放的、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使经济迅速增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提出广东应力争用二十年的时间超过"四小龙".这无疑要求我们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和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格局出发,来吸取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叫资借鉴.一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初开始实行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经济.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80年代,香港一直充当着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窗口和桥梁,而广东则一直扮演着该地区加工和组装厂的角色。随着广东工业能力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一种平等伙伴关系将替代从前的“师徒”关系。随着1997年的日益迫近,广东对香港的重要性无颖与日俱增。对于香港来说,正在演变中的关系既给香港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构成了一定威胁,随着产业向大陆大规模地转移,海内外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们预言,在未来的发展经济中,香港将更多地以金融和服务中心的身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半岛南端的新加坡作为城市开埠历史不过170多年,面积只有616平方公里,比香港还小一半左右,可以说是个弹丸之地,且资源贫乏。按常规发展恐怕吃饭都很困难,但是今天的新加坡国民收入水平是亚洲仅次于日本的最高之列,它成了东南亚五大中心,即工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中心,经济发展很快,被誉称“亚洲小龙”之一。新加坡已进入世界名城,其人口不足300万,其中,华人占77%,另外还有马来人、南亚人、欧洲人等多种族。由于是个多种族国家,加上每年众多的海外游人,为这个国家增添了国际色彩。在新加坡这个商业社会中,生意人将顾客视…  相似文献   

18.
《江南论坛》2004,(1):17-18
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得风气之先,吸引港澳资金,凭“三来一补”迅速崛起了加工业。粤货大举北上,使长三角上一度“喝珠江水,吃广东粮,穿岭南服”。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开放浦东,强劲带动江、浙经济发展,出现“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两大三角洲争雄竞胜的局面。到2003年上半年,广东的GDP增  相似文献   

19.
对外贸易是联系内外经济系统的重要纽带之一,工业化则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开放经济则将二者自然、必然的联系起来。地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广东与浙江无论经济总量、外贸进出口及工业化发展水平都处于全国各省市的前列,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相关战略的实施,外贸规模、结构、贸易形式与外贸经营主体及至工业化水平,均反映出粤浙两省外贸与工业化存在的诸多差异。对这些差异系统深入的分析,必将有助于对外贸与工业化关系的深入理解,对于两省经济及我国其他区域经济发展也会有所裨益。粤浙贸易—工业化战略执行情…  相似文献   

20.
刘璟 《经济论坛》2022,(11):38-47
从理论出发,以粤苏比较为例,探讨新基建与地区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理论模型与实践表明:(1)新基建本身就是技术进步与制度改进的体现,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这将对企业与人才的迁移产生重大影响。(2)新基建能有效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进而提升投资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流动与高效配置,从而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3)比较分析表明,广东在新基建竞争力方面较江苏在排名上靠后一些,但在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绝对数量以及占比方面优于江苏。在未来的竞争比较中,粤苏两省的经济发展潜力可能相较无几,这完全取决于两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对“新基建”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发展的把握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