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捷 《改革与开放》2003,(10):32-33
<正> 人大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健全和完善人大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同级政府由它产生,向它负责,受它监督。监督权,尤其是对政府的行政监督权,是地方人大的重要职权,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国家不可或缺的手段。现代行政学的鼻祖、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就曾指出:"一个有效率的,被赋予统治权力的代议机构,应该不只是象国会那样,仅限于表达全国民众的意  相似文献   

2.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法律、法规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形势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如何进一步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强化监督职能,促进经济建设和其它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摆在地方人大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1979年以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没有常设机构,这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有一定的障碍。省、市、县三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处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每年就开一次代表大会,时间有限,国家权力机关的日常运作就是个空白。  相似文献   

4.
秦朝明 《魅力中国》2014,(5):331-331
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职权,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要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不断开拓创新,严格依法办事,正确处理监督和支持的关系,讲求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是海南省地方最高权力机关。依照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其监督职权。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新形势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的要求.海南省人大要紧紧抓住海南经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充分发挥人大作用,促进海南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大知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  相似文献   

7.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由其选举和任命的干部进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但是,现行法律对国家权力机关的人事监督权规定得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和程序性.  相似文献   

8.
如何加强地方人大监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人大监督相对薄弱的主要表现 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然而全国的地方人大普遍存在着监督职能弱、监督效果不明显的现象。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9.
45年前的9月15日,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明确的规定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自己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电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地位。1979年,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通过的《地方组织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已经走过了对年的光辉历程。回顾省年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创造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在建国后确定为国家的政体,又…  相似文献   

10.
关于优化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担负着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实践使我们感到,目前地方人大常委会的整体功能和职能作用尚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距离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其核心是组成人员的素质问题。为此,本文就如何优化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问题作一探讨。一、提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整体素质势在必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职权作了具体规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权,即:立法权(省及较大的城市)、决定权、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作…  相似文献   

11.
《宁波经济》2006,(9):3-5
人大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人大监督的实质,是从制度上保证国家机器按照人民的意志和需要运转。如何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如何实施有效监督?这是摆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不久前,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勇就此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明确了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鉴于目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权基本虚置的状况,本文探讨了地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涵义及工作机制,以期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3.
李坤 《魅力中国》2009,(36):219-220
职务犯罪侦查权是检察权的重要内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效手段,是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反腐倡廉的必要工具,是检察权中最具威力的一项职权。但是,我国现行的制度对职务犯罪侦查权的配置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地方,限制、弱化了检察权在职务犯罪侦查阶段的发挥,需要我们对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制度建设深入研究,以期在今后立法中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地方公债是国家公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权力是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各级政府应有的财权。我国当前的财政体制已使地方政府初步具备了有能力发行地方公债的主体资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也决定了地方公债的强烈市场需求。应在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地方公债制度。  相似文献   

15.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常委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同其他形式的监督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人大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监督,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监督法》的颁布在社会各界反响非常热烈。它的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具有重大意义。要保障《监督法》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需要加大人大制度建设,选好人大代表,“一府两院”的共同努力。以及人民群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尹中卿 《东北之窗》2010,(17):12-12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地方组织法,对我国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做出了重大改革: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根据这一规定,各级地方人大开始设立常委会。1980年8月11日,旅大(大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开始设立常设机关。  相似文献   

18.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表征不同含义和不同指向的三个范畴。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各级人民代表会议的统称,它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权力清单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分析了地方政府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剖析了地方政府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的创新之处,同时也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不规范招商引资出现负债高位、主职越位、权力越位、竞争失位;其成因是缺乏制度监督和约束,同时对地方官员政绩考评存在制度缺陷和长效激励机制。以此,必须构建地方政府决策运作新机制,公开招商引资决策信息,对地方政府官员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