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玉龙  张春霞 《活力》2011,(5):142-142
我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农村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过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史无前例。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改革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部分,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一、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一)土地和城市化发展的理论是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一是土地市场化是通过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来实现的。土地使用权是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权利,也是土地使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预见,从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不断修正的发展理论,必将为世界发展经济学说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农村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过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史无前例.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农民的消费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思路与途径要把握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路子,着力点应放在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索。一、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构筑新体制微观结构基础。农民作为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6.
《企业天地》2001,(2):46-46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同样,中国经济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是农村包围城市。  相似文献   

7.
沈斌 《现代企业》2007,(12):38-39
我国现阶段失业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与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征密切相关。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最重要的特征和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它把市场化、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三重重大的社会转型浓缩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劳动就业体制的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都对中国目前的就业问题产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合作社的涵义及重要意义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是农民为了谋求、维护和改进其共同利益,规避经营风险,按照自愿、民主等原则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它弥补和解决了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和大市场间的矛盾。改革开发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农民小规模的生产与信息的落后很难适应大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农民在瞬息变化的市场中,是完全处于弱势地位,信息不流通,技术上落后,价格谈判上处于弱势等等,并且随着农村农民个人致富能力的差异,也导致农村贫富差距的拉大。  相似文献   

9.
程琨 《活力》2010,(10):229-229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和国内市场化改革走向纵深.中国经济所面对的国内国际环境都空前复杂和充满变数。在这种前提下,营造一个好的舆论环境对于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会计的改革与发展始终与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为企业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企业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国企业会计改革是伴随着市场化改革而逐步深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趋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乔维全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9):169-169,174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健康运行、加速发展的关键。中国农村三十年的改革实践有力证实,中国农村巨大建设成就得益于农村改革,得益于中国农村经济运行机制的制度创新。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在于农村经济社会运行机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运行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30年研究思索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农村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村的率先改革给经济僵化和沉寂的中国带来了生机。农村改革不仅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历史性巨变,而且给整个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启示,为工业和其他部门的发展,为此后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广西小额贷款公司依照“小额、分散”的贷款原则,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中低收入者,推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实践部分。虽然当前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有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才能进一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突出标志是企业经济的增长由以往的单纯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目前我国农业处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显特征是:在市场化进程尚未全面完成的情况下,中国农业必须同时面对国际化的严峻考验。一个拥有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且人均资源并不丰裕农业大国,如何应对这双重挑战,并力争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优势,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5.
贾玉竹 《活力》2007,(1):41-41
中国市场经济成长过程与西方国家相比,政府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中国的市场经济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对传统计划经济改革而成长起来的,因此政府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在市场化过程中,中国政府不仅承担着一些基本的职能,而且承担着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职能。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也就是政府逐渐转变职能、精简政府规模、改革经济管理方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26年的改革,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甚至创造了世界经济的一大奇迹。然而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诸如社会公正、收入差距、腐败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像毒瘤一样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大面积蔓延。难道中国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错了吗?作为改革年,2005年改革的关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一、积累: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同样,中国经济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是农村包围城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多年来一直被作为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确定市场化改革目标以来,特别是颁布(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以来,同企改革进展有推进,并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根据本人实际凋研及总体评估,前一阶段进展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贸易和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不明显,而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得十分突出和重要。贸易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是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贸易除了直接促进经济发展之外,还通过影响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为中国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等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成熟的法治市场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集中供热市场化是集中供热体制改革的目标。体制是机制和制度结合的体系.机制是客观的内在的,制度则是主观的外在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包含着扩大市场机制作用和深入贯彻社会主义原则的双重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集中供热市场化.就是通过集中供热体制改革、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创新、通过宏观经济的结构调整、通过改善集中供热的生产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性,促进劳动、资本、资源、技术等生产力要素向集中供热这样的基础设施领域和公共产品行业转移和集中,推动集中供热的持续增长,改变集中供热供给长期满足不了集中供热需求的发展严重失衡的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健康环境。集中供热市场化,是当前建设领域和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改革的重点,这是继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程度达到60—70%之后,进一步通过市场化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