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刘宗明 《财经科学》2012,2(2):54-62
本文认为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价上涨和居民消费下降的重要制度性因素.首先,我们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获得了这一观点的经验证据,在控制了货币增长(通货膨胀)等因素后,可以发现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对房价上涨和消费下降有显著的影响.为了增强这一结论的稳健性,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财政分权和房价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机制上确认了财政分权对于房价上涨和消费下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2011,(1):65
<正>2009年初房地产价格上涨是最先从一线城市开始的,在四月份国家密集出台新政后,一线城市房价得到控制。但201 0年下半年以来房价上涨开始蔓延到二三线城市,目前二三线绝大多数城市仍处于量价齐升。本轮房价上涨主要源于以下方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在201 0年年初以来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房价上涨的动力、政策选择与房价理性回归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上涨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文章从影响房价供求因素入手,分析了房价上涨的动力因素,提出了重点解决中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的政策主张及相关的政策建议,预测了房价理性回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住房改革、房价上涨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年、1993年和2004年、2006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住房改革过程中,由于政策不统一、改革不稳步,住房的分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公平.劳动者获得住房的产权形式不同,住房价值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会影响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水平差异.改革后房地产市场上房价的过快增长又将这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论文强调不完善的、过快的住房市场化改革是造成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傅东平  彭政钦 《技术经济》2022,41(1):112-122
基于1999—2017年31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系统广义矩(SYS-GMM)模型、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房价上涨、房地产扩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房地产扩张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08年经济危机后,房价上涨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和产出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门槛效应"。具体来说,在房价收入比较低时,房价上涨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在房价收入比较高时,房价上涨会显著抑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投入与产出均具有一定的惯性,政府支持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推动作用显著。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振兴居民消费,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利用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测算我国省级消费升级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房价上涨、地方政府债务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效应来看,房价上涨抑制居民消费升级,地方政府债务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从中介效应来看,地方政府债务发挥的正向间接效应弱化了房价上涨直接负向效应,表现为遮掩效应.分区域来看,房价上涨抑制东部和中部地区居民消费升级,但促进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升级.同时,地方政府债务在东部地区表现为遮掩效应,在西部地区表现为中介效应,在中部地区表现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房产信贷、房价上涨的互助性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贵祥 《经济师》2006,(12):70-70,72
房地产信贷金融风险与房价上涨,是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的防范,有助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落实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从房地产信贷与房价上涨的互助性入手,就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方法的选择及其应当注意的问题给予阐述。  相似文献   

8.
房价近年来的快速上涨、中国特殊的土地市场以及财政分权导致了土地财政的依赖。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并做出了大量研究。从政府预算支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这一视角来看待近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并运用系统GMM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度对房价的上涨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红  杨飞 《经济问题》2013,(1):49-52,96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房价、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假设。结合中国2001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通货膨胀有显著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对通货膨胀和房价的影响较小;通货膨胀对房价没有显著影响,但通货膨胀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较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通货膨胀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房价比通货膨胀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0.
单东 《当代经济》2006,(21):8-9
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对房地产业实行宏观调控并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社会普遍称之为"国六条",其内容在以前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已有所涉及,但这次政策提法亦有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11.
刘雪峰 《时代经贸》2014,(4):207-207
2011年1月28日,上海市和重庆市作为房产税试点城市开始征收房产税,房产税的出台寄予了全国人民对房价下跌的殷切厚望,他们把开征房产税当作抑制房价急剧上涨的法宅。有些人认为,在传说中的“历史上最严厉的房价调控政策中”,最厉害的一招就是房产税。好像只要。开征房产税,房价就会应声而落。还有的人说,如果房价继续暴涨,政府可能采用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言下之意就是政府会通过开征房产税来打压房价。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房价的上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各种相关数据都显示,中国的房价是成上涨趋势的。虽然中间也出现过很多反复与曲折,但是房价的整体上涨是一种常态。那么,就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在七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初中期的房价都是较为平稳,在世纪之末开始有上涨的苗头,而后在近十年来愈演愈烈。房价的上涨只是一个现象,究其原因,我们还要分析,在这一现象背后,是什么推动了房价以及是哪些因素导致房价的居高不下。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原因中,抛开表象,我们主要分析那些最主要以及能够对房价起到重要推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宏观调控不会逆转房价上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对房地产业实行宏观调控并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社会普遍称之为“国六条”,其内容在以前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已有所涉及,但这次政策提法亦有一些改变。“国六条”在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同时,也肯定了房地产行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及其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六条”出台后,社会各界对房价走势议论纷纷,见解不一。笔者认为,“国六条”的出台不会使房价上涨的趋势逆转,投资房地产业仍有利可图。一、供需矛盾突出1、长期积累的住房欠债导致居民住房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部门,它的发展、变化及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住宅产业的宏观调控就成为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了解中国城市住宅价格波动的原因是政府施行宏观调控措施的前提。影响一种商品价格的有许多因素,但是成本、供给、需求是最重要的三种因素。住房也是一种商品,它的价格也是在这三种主要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王恩宇 《时代经贸》2007,5(12):103-104
自2002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进入了新一轮快速成长期,整个行业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房价的不断攀升.除了供求失衡、建设成本增加、地方政府的开发热情外,利率、银行及股市也对房价的高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房地产市场与金融间的互动关系,来对当前房价普遍上涨的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王恩宇 《时代经贸》2007,5(12X):103-104
自2002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进入了新一轮快速成长期,整个行业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房价的不断攀升。除了供求失衡、建设成本增加、地方政府的开发热情外,利率、银行及股市也对房价的高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房地产市场与金融间的互动关系,来对当前房价普遍上涨的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房价上涨背后的消费观念与投资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芨宇 《发展研究》2006,(11):57-59
目前,我国住宅市场上存在着诸多非理性的因素导致房价不断上涨,其中我国传统思想观念引发的住宅消费是重要因素。本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另外,房产投资(机)对房价则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最后提出对其管制的设想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该文使用中国大陆30个省份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并采用PTR和PSTR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对房价的影响及其非线性特征。主要结论有:人力资本的不断提升造成全社会对稀缺产品占有意识的提高,并催生了房地产泡沫;从全国平均来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每上升1个百分点,房价上涨约0.88%;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力资本对房价的影响会更加显著。根据上述结论,作者认为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力资本在地区间的合理分布,对控制房价快速上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