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良度 《华糖商情》2001,(26):30-30
甘肃省市场上的啤酒品牌相对较少.地产强势品牌只有黄河、西凉、五泉三个.前属于黄河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后面两个属于甘肃农垦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啤酒市场一直是地产品牌的龙虎斗.宝鸡啤酒曾试图在兰州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最终还是被淘汰出局。近年来,国内啤酒业两巨头青啤和燕啤也开始渗入甘肃市场,尤其是青啤并购西安汉斯后,兰州等市场上一夜间遍布汉斯啤酒。黄河集团、.农垦集团据此都做了不少调整,以求建立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咏平 《新财富》2001,(6):120-121
从会计报表上看,青啤是销售量上的老大;但论经济效益,燕啤的老大地位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3.
王者之战     
方芳 《华糖商情》2001,(25):29-29
记在6月6日至8日举办的第十届燕京啤酒节上获悉,燕京集团以141万吨的总产量和“燕京牌”单一品牌90万吨的产量,进入世界前20名,列第18位。可以说这是燕啤、青啤“王之战”的最新战况。  相似文献   

4.
啤酒信息     
《糖烟酒周刊》2005,(19):27-27
为了在济南啤酒市场全面开花,青啤打出“新鲜牌”和“亲民牌”。目前青啤在济南建立的鲜啤灌装线已投产,“崂山鲜啤”已在济南上市,至7月份,青啤灌装线将全部投入生产。同时青啤计划年内在济南设立分厂,生产青啤、崂山啤酒。另外青岛啤酒还打出“亲民牌”在济南开始举办“送文化进社区&;#183;百场露天演出”消夏晚会。据了解,这些消夏晚会是与济南54家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的。从现在到10月份共演108场。  相似文献   

5.
“横纵之谋”是访谈结束后我们汇总提炼出来的主题,指的是燕京啤酒市场广度和品牌深度同步发展的谋略。横向的,燕啤继续并购和市场扩张,投资相关行业;纵向的,提高产品档次,提升品牌形象。“横纵之谋”织就着燕京全球十强的梦想,丁总向我们透露,到2005年,燕京啤酒的年产销量将突破300万吨,跻身世界啤酒业前十名。  相似文献   

6.
中国啤酒,北部以“青啤”、“燕啤”为主,瓜分北方市场,并大举南侵掠夺食客:南部以“珠江”为主,坐踞两广奋力北上,挤占市场;西部以“华润”、“黄河”为帅顺长江、黄河东下:挺进中部地区;东啤以“惠泉”为首从沿海向内陆挺进;洋啤酒则从天而降,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7.
高翔 《华糖商情》2001,(31):22-22
安徽省2000年啤酒产量为115.29万吨,居全国第8位。安徽啤酒市场同全国市场一样,在激战中整合。芜湖的“大江”、马鞍山的“钟山”划归青啤门下;蚌埠的“圣泉”、合肥的“廉泉”两大皖啤名牌被纳入华润囊中,并重新组建了年产量达30万吨的安。徽华润啤酒有限公司。这样在安徽啤酒市场上形成了青啤、华润与皖啤领头羊龙津三军对垒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此次堪称盛大且欢乐的青岛啤酒节上.有一位记者猛地冒出这么一句诗来,乍一看显得极不合时宜.但大家当即就明白其感慨的深意。时逢青啤百年华诞,可同时也是青啤原总经理彭作义逝世两周年忌辰——只是此时此刻.已经鲜有人去提他!这位两年前还在整个中国啤酒业叱咤风云的青啤英雄.难道说这么快被人遗忘了么?  相似文献   

9.
闫治民 《华糖商情》2001,(24):27-27
规模扩张被喻为是中国啤酒业的出路,青啤之所以在规模扩张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在于其始终坚持“规模扩张不是拿来主义”的科学态度,具体总结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高翔 《华糖商情》2001,(23):26-26
辽宁是我国啤酒生产大省,2000年以149.66万吨的年产量位居全国第四。我国啤酒业三巨头之一——华润的老根据地就在这里。华润啤酒携资本之长剑,以东北为根据地,经华北,过华东,取西南,华润的举动引起了青啤的恐慌,除了在华北与燕京共同筑起一道阻截的防线外,青啤还依靠品牌优势,兴师问罪,兵临华润城下。辽宁市场也就成了以两巨头为主体的双雄争霸的战场。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啤酒市场上燕京、五星、北京三足鼎立,到了90年代中期北京啤酒市场燕京一枝独秀,虽然有青啤和洋啤众多对手的进攻,但燕京啤酒一直保持着市场老大的地位。2004年5月11日,北京啤酒朝日公司在京宣布,北啤怀柔新工厂投产在即,新北京啤酒即将登陆市场。得到提升的新北京啤酒无疑增加了北京啤酒市场的变数,同时也将增强整个京啤的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几大啤酒品牌的跑马圈地以及跨国啤酒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啤酒市场可谓是硝烟弥漫。随着国内啤酒业几大巨头的整合力度日益加大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啤酒业的“洗牌”运动十分明显,国内啤酒厂数量从以前的上千家迅速下降到了不到400家,其中剩下的大多也是举步维艰、引不起买家兴趣的小厂。青啤、华润和燕京三大巨头三分天下的格局渐渐明朗,尤其在当前外资大举杀入的情况下,大联合、大并购将成为中国啤酒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现实:夜场成特色 厦门年销售啤酒13万吨,消费总量近几年一直比较平衡,其中雪津、青啤、惠泉三家占据厦门啤市85%的市场份额,其中雪津上升势头最猛,销量占40%,青啤“大白鲨”和惠泉各占25%.厦门啤市除了雪津、青啤、惠泉三强外,还有雪花、燕京、哈啤、珠江、金德、清源、五星等国产啤酒以及百威、喜力、蓝带、嘉士伯、科罗娜、朝日等洋啤.  相似文献   

14.
山东的啤酒生产企业明显地呈现出三大集团军格局:青啤是第一集团军;济啤、琥珀、克利策、烟台等属于第二集团军;三孔、汇泉、广寒宫、柳泉等属于第三集团军。青啤的品牌优势明显,地位不可动摇,第二集团采用的是个性化发展策略,而第三集团则采用低价冲击市场;另外听装啤酒也是鲁啤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5,(32):32-32
东风绍兴酒有限公司推出水香国色酒,高档黄酒销量继续大幅增加,啤酒新品亮相啤酒节,湖南燕京:加大基地主攻力度,重啤华南建厂忙,青啤欲“瘦身”  相似文献   

16.
2005年AB将加大对中国啤酒市场的整合力度,但从AB和青啤、哈啤的磨合时间以及国内外啤酒巨头的布局情况看,AB的整合之路还很艰难。  相似文献   

17.
2001年青啤收购南宁万力啤酒厂,高调进入广西,然而时至今日,青岛啤酒广西公司市场份额已不足20%,广西市场南北全线告急,仅基地市场南宁及后院百色、北部湾尚存一线生机。期间,青啤广西分公司四易主将,而几任封疆大吏无一能扭转市场格局,惨淡的经营业绩使广西市场成为青啤的一块烫手山芋。  相似文献   

18.
武刚 《糖烟酒周刊》2005,(8):A014-A014
2004年啤酒行业掀起了整合热潮,几大啤酒巨头纷纷在全国各地兼并、入股、建厂,形成我国啤酒业青岛、华润、燕京三足鼎立的局面。北京啤酒的消费量巨大。这也是啤酒企业对北京市场觊觎的原因之一,青啤是趁并购之际。顺势进入北京市场,以对内部资源进行消化、转移。  相似文献   

19.
《糖烟酒周刊》2005,(25):A029-A029
绍兴女儿红获中国驰名商标;致中和罗汉果、龟苓膏热销;KK纯劲啤酒上市;青啤进军泰国;燕京南海工厂投产;暗流涌动皖北市场;重啤打造“山城1958”。  相似文献   

20.
乱市佳啤     
吴畏 《中国市场》2000,(10):18-21
从入夏至秋初,遍地开花的啤酒节似摆不散的宴席,却难遮中国啤酒业诸侯经济偏安一隅之羞。本指望九十年代初汹涌而至的洋啤能带来电与火的洗礼,时光荏苒,过不了脱敏期的洋啤竟成了洋公司烫手的山芋。面对入关,传统产业兼并重组在即,遍观中国啤酒“佳丽”,何人担此洗牌大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