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莉 《首都经济》2007,(3):60-61
“你们现在也开始做油画了?” “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嘛。” 这段对话发生在不久前的一次油画拍卖会上.对话中的后者是一位投资公司的老总.近几年,像这位老总一样被“赚钱”吸引进国内油画市场的投资者不在少数.而一向曲高和寡的中国油画市场业突然飙出火爆行情.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品拍卖行业有一种不成文的说法,艺术品总是今不如昔: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价位超不过已故艺术家。但实际情况不都是如此,从海外拍卖市场情况看,当代名家的油画同样可以价值连城,不说老外的油画动不动就拍到几百万美金一件,就是陈逸飞、吴冠中的油画在香港市场也常有上百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价位。  相似文献   

3.
经过20多年国内油画业、博览会业、拍卖业及油画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同时加上海外买家来到内地采购和选秀。中国油画市场正在步人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交易份额正在逐步扩大。中国油画市场正在成为国际油画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外部环境、市场空间、收藏家队伍以及市场定位4个层面,分析了大芬村油画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接着又从作品本身、画廊运作、画家队伍以及学术介入四个维度,指出了大芬村油画产业发展所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大芬村油画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战略对策,以期给大芬村油画产业乃至全国艺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刚  曹婕 《西部论丛》2008,(2):76-77
从15世纪荷兰画家凡·代克兄弟用胶粉油彩颜料在画板涂上第一笔开始,油画艺术就逐渐在西方兴起、繁荣,即使在今天的西方收藏投资领域,油画也依然无可匹敌地傲居榜首。然而在中国的书画拍卖市场,向来是中国传统画唱主角的,和国画相比,中国油画的市场价格要低很多,油画投资与收藏曾经是一个冷门区域。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11,(21):62-63
长期以来,画家以江南水乡为创作题材。多次深入偏僻的山村、古老的村庄,走在乡间小路上,感受奇趣的大自然。浏览明清时期的建筑。用色彩创作出体现民俗、民风、民情的油画作品。在油画技巧上运用深厚的写实功底,溶入了印象派绚丽的光色效应.将作品刻画得细腻而夺目。深受大家的喜爱。作品在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展出并被国内外众多油画爱好者收藏。  相似文献   

7.
刘洋 《黑河学刊》2014,(1):44-45
俄罗斯油画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独树一帜,获得了艺术收藏市场的偏爱。在我国黑龙江地区,由于毗邻俄罗斯的地理优势,在俄罗斯艺术品收藏市场领域一直保持着传统的优势,市场价格平稳增长。俄罗斯油画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区域性形成与繁荣,更能体现大众需求和地方文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油画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独树一帜,获得了艺术收藏市场的偏爱。在我国黑龙江地区,由于毗邻俄罗斯的地理优势,在俄罗斯艺术品收藏市场领域一直保持着传统的优势,市场价格平稳增长。俄罗斯油画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区域性形成与繁荣,更能体现大众需求和地方文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书画拍卖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国画、油画市场十分火爆,而在西方被称为“画中女王”、地位与油画并驾齐驱的水彩画在中国书画拍卖市场却依然是不受重视的“丑小鸭”,名家水彩画板块能否在未来成为藏市大“黑马”,最终成为一只人见人爱的“俏天鹅”呢?  相似文献   

10.
说起写实油画,我们脑中显现的多是指那些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比如靳尚谊、艾轩、陈逸飞、王沂东,以及后来比较突出的刘小东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市场上炙手可热,拍卖成交价格稳步上扬,大部分单幅价格超过百万元,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很快吸引了很多以投资为主的收藏家的眼球。  相似文献   

11.
《西部论丛》2005,(12):74-74
品种要“精”一些名家制作的紫砂壶都很有收藏价值.尤其是一些大师的作品.一直是稳中有升.即使在紫砂壶市场低迷的2001年。当所有现代名家的紫砂壶都跌了20%时.大师的作品一直都没有跌价.例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现代名家顾景舟的茶壶目前已价值10万-20万元。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俄国画展萨甫拉索夫、中国的何多苓和陈丹青三人的油画作品作为具体实例,分析了现实主义油画中所蕴涵的哲理,指出了哲理性体现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吕立新 《沪港经济》2014,(10):43-43
正艺术家昙花一现,活跃一段时间然后消失的情况,并不少见。最近这几年,我把自己藏的一些油画作品陆续交流出去了,手里还剩下一幅。这是一位中年油画家的作品,是几年前买下的。这幅画不是我不想卖,而是卖不出去,因为现在市场上已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俄国画展萨甫拉索夫、中国的何多苓和陈丹青三人的油画作品作为具体实例,分析了现实主义油画中所蕴涵的哲理,指出了哲理性体现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谦 《走向世界》2009,(16):93-93
说到自己的油画作品,韦国兄喜欢很简单地概括一句:"我是用国画的方法画油画."以我不谙油画的眼睛看来,在韦氏油画和国画之间毕竟还是有些不同吧.  相似文献   

16.
魏娜 《魅力中国》2010,(23):311-311
色彩这一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地位作用一直以来都在变化发展,但在当下的油画市场却缺失了角色,透过油画发展的历史我关注了当下油画艺术的色彩,单色或者两三种颜色的油画几乎主导了市场的现象引人深思,为此我阐述个人对于当代绘画色彩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油画家在艺术创作中使用的材料,必然会对其技法、作品的形式产生效果,因此,在传统油画的基础上,该文探讨油画传统材料的局限以及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泰来 《浙江经济》2011,(23):62-63
刘运环是活跃在当代画坛上优秀的女画家,她的油画作品风格豪放大度,用笔活泼有力,色彩亮丽,浑然天成,近年来几次参加各种绘画展览,并举办了多次个人展览,出版个人油画集。作品风格突显,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获美术界的赞许好评,许多作品都先后被国内外有识之士收藏,并纷纷订购。  相似文献   

19.
杨澜 《沪港经济》2008,(4):10-11
他是新潮美术运动以来颇富代表性的画家,也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中国艺术家之一。2007年,他的油画拍出211万美元最高价,他的作品一跃登上亚洲当代艺术头把交椅。他的名字叫张晓刚。  相似文献   

20.
局超 《东北之窗》2012,(Z2):110-111
油画家张亚席,199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油画系。曾多次参加全国、全军画展,并屡屡捧得金银铜奖,还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上世纪80年代为国家主席李先念作肖像画。其油画作品也在新加坡、巴黎举办过联展,大部分油画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1980年,作品《茶与果》被法国国家艺术馆收藏,1992年,作品《红大褂》被日本收藏家收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