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最近两年屡屡出现公司财务造假现象,致使会计职业出现“诚信危机”。对会计人员实施诚信终身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重要的,也是极其紧迫的。 一、对从业的会计人员、单位负责人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透视以往的重大权力腐败案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权力腐败行为与总会计师(会计负责人)直接造假密不可分,贪腐所涉及到的钱财物或明或暗地潜伏在会计记录之中,当权者与总会计师(会计负责人)的“结盟式”腐败使大量的腐败活动顺利通过了会计这一“关卡”。为什么会计人员会成为权力腐败的帮凶?会计人员为权力腐败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会计人员怎样才能顶住腐败主体要求会计造假的压力?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是把“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写进会计法条文中,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仅由会计人员来承担责任,防止了单位领导授权作假又以各种理由推卸责任的现象,从源头来制止会计造假行为。 二是授权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对会计造假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并具体规定了行政处罚的力度,使得对会计造假的处罚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会计造假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而现行刑法对此定罪过轻,缺乏威慑力,所以在此次审议中另外拟定了关于打击会计造假和期货犯罪的“刑法修正案”一…  相似文献   

4.
杜伟飞 《浙江审计》2004,20(1):41-41
会计造假并不是会计人员的愿望。从接触的许多会计造假事例分析,会计造假有会计人员的主观过失,但主要的还在于有这种造假需求,特别是有些需求还来自垂直的“权威部门”和“上级领导”。会计造假有会计的责任,但也有一定的社会渊源。  相似文献   

5.
一、“臣服”文化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政治文化引起了政治经济,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是由各级政府任命的,他们的升迁主要取决于和上级领导的关系以及会计账面数据,因此企业的领导热衷于搞数字游戏,经常授意会计人员造假,出现了“数据出官”和“官出数据”的现象,那么会计人员为什么接受命令造假呢?这与会计人员的“臣服”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杨菁 《财会通讯》2006,(10):85-86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自律性。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要转化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行为,是一个内外结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和评价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以《会计法》为准绳,深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虽然会计数据的造假,财务会计报告的粉饰都要通过会计人员,但在许多情况下,造假的动机并非出自于会计人员个人的贪污舞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主要是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特征不能保证,虚假会计信息盛行。本文试图通过贯彻《会计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一论述。 一、《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为会计主体,从根本上解决造假帐屡禁不止的问题。 企业、单位编制虚假会计报表,多数与单位负责人有关。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表真实、完整。”这是新《会计法》的重大突破之一。原来规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都是会计的责任主体,要求大家…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法》总则第四条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是明确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这一规定使会计人员摆脱了既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之下 ,又要监督本单位负责人的尴尬境况 ,解除了原《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过去 ,会计人员既要为国家利益负责 ,又要为单位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负责 ,常常处于矛盾的焦点上。当出现假账、假报表、“小金库”等违规、违纪时 ,单位负责人往往以“不懂”、“不知道”、“不了解”等等借口把主要责任推给会计人员。…  相似文献   

9.
何谓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指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帐真算,真帐假作,造成帐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的非法目的。会计造假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有:第一,不少单位负责人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谋取私利或小团体的利益,以达到粉饰政绩的目的。第二,《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出现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会计造假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严重滑坡。本文试图应用心理学、行为学的方法将会计人员分为不同层次,并扩展“成本—效益”模型,分别从强制和社会规范角度对不同层次会计人员造假行为进行分析,以寻求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会计责任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新《会计法》出台后 ,一种主流观点认为 ,新《会计法》明确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 ,会计责任主体是单位负责人。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 :“这是此次修订《会计法》重大突破之一”。原来规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其它人员都是会计责任主体 ,要求大家都负责 ,结果往往都无人负责。从实际情况看 ,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等违法行为多是在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下进行的 ,明确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就抓住了矛盾的关键 ,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造假帐屡禁不止的问题。财政部会计司高一斌也认为…  相似文献   

12.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原因分析以及防止会计造假的对策。防止会计造假的对策主要有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有效解决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目标分歧;运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从源头上治理会计造假行为;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负责人要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近期读财会期刊,对采用“一支笔”审批财务开支的议论较多。有的认为将“一支笔”审批制度改为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职工代表三方面组成的“财务开支审批小组”同时审核。有的认为应将“一支笔”审批制度改为先由财务审核,再由“一支笔”领导审批等等。这种“多审制”、“逆签法”对健全和完善单位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调动会计人员依法理财积极性,防止财务开支的“暗箱操作”和遏制腐败问题,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上级没有类似财务支出审批的规范性文件,那么这种“多审制”、“逆签法”的改革实施是…  相似文献   

14.
孙军锋 《企业导报》2010,(8):125-126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原因分析以及防止会计造假的对策。防止会计造假的对策主要有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有效解决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目标分歧;运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从源头上治理会计造假行为;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负责人要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梁捷 《电子财会》2006,(3):9-11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日趋严重,已影响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一种得到政府官员认同的观点认为:失真会计信息是由会计人员“制造”的,“会计委派制”在各经济领域全面施行,可以防止会计人员造假。  相似文献   

16.
《会计法》第4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21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在会计工作中的责任,对于保证依法理财意义重大。 其一,旧《会计法》中对单位负责人没有明确其法律责任,把会计工作仅仅看成是财会部门、会计人员的事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追究的是财务部门负责人或经办会计人员的责任,如果  相似文献   

17.
一、《会计法》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的相关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四条 )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第二十一条 )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第二十八条 )  “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单位或者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会计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在《会计法》执法检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单位负责人在财务活动中已乐于接受会计人员说“不”,结果使单位内控制度得以实施,财务管理得到加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然而,有少数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说“不”的会计事项不予重视,其结果是单位内部管理失控,财产受到损失,直接责任人受到处分,有的甚至受到了法律制裁,真是害人害己,得不偿失。因此,笔者建议:单位负责人应重视会计人员说“不”。第一,单位负责人重视会计人员说“不”,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法》第四条规…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造假大量盛行,利润虚假、收入不准、成本不实等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佳、会计监督不力、会计人员舞弊等因素引起的。当前应该改善社会经济环境、加强会计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引导会计人员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最终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20.
《会计法》自1985年颁布后,经二度修订,于1999年10月31日重新予以颁布,并于次年7月1日施行。新《会计法》在规范会计行为、明确会计法律责任方面作了重要修订和补充,特别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法律责任,是一项重大突破。长期以来,会计人员既难以有效地抵制单位负责人的指使和强令进行会计造假,又要负责监督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和对会计造假行为负法律责任的不正常状况,自此从法律上有了改善,得到广大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人员的由衷拥护。《中国乡镇企业会计》编辑部为宣传、贯彻新《会计法》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