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对第三产业的现状及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 行业的发展状况,预测了第三产业在未来五年里吸纳的就业量并给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索罗生产函数,在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总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基于边际就业弹性的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得出解决新疆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第三产业的结论,并在此结论的基础,提出促进技术进步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按照奥肯定理,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增长。本文以江西1981—2006年的GDP和三次产业的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应用Eview5.1软件,实证分析了江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相关关系,提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1998-2001年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边际消费倾向分析、弹性分析和基本需求分析。分析显示山东省城镇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均得以满足,已经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转交;同时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也导致了消费结构差异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并针对消费结构分析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与产业结构相关的基于刺激与引导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山东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社科院联合开展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研究,山东经济学院承担的《2007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为该课题的前期成果,研究显示,大学生就业意向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是导致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大学生就业预期普遍降低,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是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存在显著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指导,创新人才理念,切实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拓宽就业领域。 相似文献
7.
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山东省就业的影响,发现技术进步对山东省就业总量影响的冲击效应和补偿效应同时存在,二者在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表现出的强势不同,从而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影响的总效应存在差异。新一轮的技术进步往往由最初扩大经济规模、扩大就业,发展到后来通过影响劳动生产率,造成区域边际就业弹性的不断下降,从而排挤劳动力,导致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影响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失业率增长的发展趋势.并且分析得出投资结构、适龄人口就业高峰的来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未能带动就业弹性上升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完善劳动力市场等等措施的运用可以保证就业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10.
广东省城镇就业量决定模型的定量估计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和实际工资是引起广东省城镇有效就业人数增加的两大主要因素。资本投入有利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而实际工资上涨对就业人数增加有抑制作用;市场化程度提高对广东省城镇有效就业影响不显著,但会有正作用;保持工资的适当增长幅度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就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是考察一国或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针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出现的不协调性问题,利用1978-2007年相关数据,采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吸纳弹性等实证分析方法,得出二元经济体制惯性、资本密集型主导、科技含量低等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青岛市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和相关性进行剖析,运用就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理论,对经济发展与就业拉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目标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关资料,较为系统的分析了第三产业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现状及特点。分析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整体保持了较强的吸纳劳动力能力,并具备继续扩大就业的潜力。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增长弹性分化明显,高弹性组表现为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特点。尽管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轨特征,通过国际比较,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就业比重过低、新兴服务业就业比重不突出的特征明显。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第三产业促进就业水平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现代企业的建立以及农村严峻的人地关系,"排挤"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就第三产业对就业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初步认为提高山东省的就业水平,要在保持第二产业增长的同时,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肉羊产业是除了内蒙古和新疆之外全国第三大肉羊产业区,是最大的农区肉羊产业区域。一个区域内肉羊产业发展的情况会存在地域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从肉羊产业发展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集聚指数两方面将山东省各市肉羊产业发展分为三种类型,即发展潜力区域、优势欠缺区域、发展较成熟区域,并根据各类区域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就业的弹性、单位增加值带动的就业人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等三个方面比较了四川省三次产业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差异,发现将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退出,而第二产业也拒绝接受更多的从业人员,只有第三产业还可以容纳较多的劳动力就业。因此,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改善四川省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8.
影响中国就业弹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由修改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出劳动力需求方程,找到影响就业弹性的因素:资本存量、实际工资、技术因素和市场化程度;并将这些因素与就业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需求量、资本存量、职工工资、技术因素和市场化程度之间具有协整关系;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就业量的带动作用不显著;技术因素虽然短期对就业有挤出效应,但其增长效应大于挤出效应;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具有较高吸收就业的能力,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通过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及就业增长的有关数据,对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做实证分析,以期能为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增长提供证明。 相似文献
20.
透视经济高速增长与失业高踞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增长弹性却在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不降反升。如何辨证地认识目前这种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亦在增长,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形势,转变发展观念,将"就业优先"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