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人民币区域化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是漫长的,中国—东盟的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与人民币结算数据,从而探讨了人民币实现东盟区域化的可能性。东盟各国与我国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这使得东盟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区,这也必然使其成为中国最近人民币区域化的战略首选区域。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东盟贸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官雪 《云南金融》2012,(2X):96-96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CAFTA),东盟地区作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重要试点地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研究和探讨了人民币在东盟自贸区货币的流通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CAFTA),东盟地区作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重要试点地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研究和探讨了人民币在东盟自贸区货币的流通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人民币在云南周边国家流通和边贸以人民币结算为主是云南涉外经济和对外开放发展中越来越显著的特色,并在与周边国家双边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尤其是2002年11月,与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目标是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  相似文献   

5.
2009年以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民币跨境流通渠道不断拓展,流通数额不断扩大。本文旨在通过研究2009年以后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进展,分析2013年为止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机制,并思考目前对于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人民币跨境流通所带来的风险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是国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扩大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同周边国家越南、老挝、缅甸三国的边贸结算中,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的首选,人民币贸易结算比例达到90%以上,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流通范围逐渐扩大、落地,并逐步成为一种选择性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东盟一般贸易人民币结算难点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2月25日国务院提出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这对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在人民币结算、清算、跨境收支统计监测及真实性审核方面仍存在难点,影响了货物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我国与东盟国家货物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管理难点,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与东盟国家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对危机的化解和金融局势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从此,人民币被世界尤其是亚洲各主权国家所称赞。孟连县是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准予退(免)税试点的陆地指定口岸,与之毗邻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体制,长期以来当地政府采取默许态度允许人民币在其管辖区自由流通,人民币已取代缅币、美元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和结算货币,在此基础上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有利于促进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史硕 《中国外资》2012,(10):13-1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人民币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人民币在世界的流通范围逐步扩大,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所体现出的强势与坚挺更加快了其国际化的速度。尽管如此,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上仍存在诸多障碍。现阶段,如何现实有效的选择其国际化的路径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此点,本文旨在结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存在的障碍,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人民币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人民币在世界的流通范围逐步扩大,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所体现出的强势与坚挺更加快了其国际化的速度.尽管如此,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上仍存在诸多障碍.现阶段,如何现实有效的选择其国际化的路径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此点,本文旨在结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存在的障碍,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禹明哲 《新金融》2006,(2):25-2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经贸往来的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已越过国界,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流通,在此背景下,我国应顺应形势发展,在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监管体系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人民币汇率与中国-东盟经济体贸易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与中国-东盟经济体贸易存在协整关系,在出口方面,实际汇率升值对出口的正向作用比名义汇率的要大;在进口中,实际汇率对进口的影响比名义汇率的要小。中国-东盟经济体出口贸易对人民币汇率的响应存在"奇异J曲线"效应。政策建议是:全面考虑人民币汇率篮子中各种货币的权重问题,提高对东盟经济体地位的重视,同时要关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的物价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民银行及分支机构在残损人民币回收、销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市场流通中人民币总量不断增大,残损人民币回收、销毁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旨在揭示残损人民币回收销毁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并提出一些新的思考,供参考。人民币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共产品,也是“国家名片”。把不宜流通的人民币或称残缺、污损人民币及时收回并销毁,是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在相对时间内保持一定水平的重要环节,是人民银行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与中亚地区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人民币境外流通问题变得日益重要,在中亚地区实行人民币计价结算,推行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对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融合,以及新疆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近年来人民币日益为周边国家所接受,成为流通中硬通货,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明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自然而然地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拟从在港澳的流通以及粤港澳经贸融合情况入手,研究以港澳为人民币自由兑换试点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基于双方紧密联系的背景下早已有之,但要发挥东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双方金融合作是应有之义。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双方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深化金融合作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加速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完善金融合作有关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在老挝北部四省,人民币流通不受限制,老挝边民普遍接受人民币;在与勐海县打洛口岸接壤的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人民币已取代缅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特区内银行只经营人民币业务,政  相似文献   

18.
马荣华 《上海金融》2005,(10):27-28,23
人民币与港币的双向流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造成影响。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应该考虑到人民币与港币的双向流通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同时.我国政府应该加快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一体化进程.尽快使我国大陆和香港两地区成为统一的货币区.实行共同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19952018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日度汇率数据为研究样本,将同时段内人民币对日元、美元的日度汇率作为对照组,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5年汇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5年“811汇改”、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这五个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大影响的金融事件为时间节点,运用DCC-MGARCH模型,分析了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六个时段中人民币与东盟各国汇率的联动性与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在前三个时段由于共同盯住美元,人民币与东盟货币汇率高度联动且具有双向波动溢出效应;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与东盟货币汇率联动性经历了波动下行到阶段性提升的过程,在“811汇改”与人民币加入SDR两个节点联动性提升最为明显。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本文从增强汇率联动性的角度提出了人民币东盟区域化的可行途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的范围与规模也逐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边境毗邻国家扩展到全球各类经济体,这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融合密不可分。2010年6月,黑龙江省被正式列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截至2012年3月末,黑龙江省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累计已达291亿元,居东北三省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