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周晓燕 《河北企业》2014,(10):12-14
<正>一引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制度。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对我区2000年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进行了审计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临着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一、现状与问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改革,它是维持城市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后,国家和我区逐步加地区,2000年度自治区下拨中央补助款184万元,地区各县财政预算安排234万元,实际只有三个县…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常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常州市城市贫困阶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生活、群体特征及其社会救助状况;讨论了社会救助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编辑同志:我父母均无谋生技能,我在读职业院校,属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今年7月我将毕生,但现在找一份工作很难,面临着从学校毕业就失业的境地。请问,政府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成员在就业方面是否有救助,有哪些救助?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助制度。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有条件的地区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江苏省从2005年起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农村低保工作进展顺利,运行良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开发与城市反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的城市贫困是"失业贫困",其根源在于劳动者人力资本匮乏和就业机会丧失。现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但救助水平偏低、自救功能弱,反贫困效果不佳。因此,必须加强对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其人力资本含量,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自救",最终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7.
中国36个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我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及计划单列市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各地主要经济指标,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我国应用贫困标准法测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比例系数的取值范围为20%~30%,提出各级政府在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应关注"安全网"下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乡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被称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线"。自1993年上海市首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不断地改进、完善和规范化建设,到2007年国务院要求在全国建立农村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非农业户口成员,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它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保障网。1993年,上海市率先进行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1997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张敏 《西部财会》2011,(7):58-60
在当今各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普遍采用“补差式救助”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保障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水平,但由于存在“隐含税率”,低保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低保制度中存在的“隐含税率”的分析提出一些思考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完善我国城市低保制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它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农村低保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安徽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现行的安徽省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依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目标,分别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3个方面提出了安徽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农转工到农转居--征地安置方式的变化与成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与生活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农转工和农转居这两种安置方式.作者通过比较分析指出,农转工由于体制转型导一致的问题而变得举步维艰,作为其替代办法的农转居虽然正成为许多地区解决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的首选方案,但许多农民通过这种方式进城面临着因其素质低下而无法就业只能"吃低保"的困境.因此,农转居不宜盲目扩大规模.与上述两种政府主导型的安置方式所不同的是,按土地市场价值经予失地农民补偿的自主择业将成为一种新的征地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来的。它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强化农合医疗管理水平,并做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即报服务,是广大的医疗机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罗小丽 《价值工程》2010,29(24):65-65
评标是工程招投标程序中的一项关键的工作,也是工程合同管理的开始,其目的是为招标人选择一家报价合理、响应性好、施工方案可行、发包人投资风险最小的合格投标人中标。中标人的投标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或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在工程中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城镇居民收入分组数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统计报表数据,以及相关统计方法和分解方法,实证测算了2008-2011年住房保障的收入效应和分配效应。结果发现:住房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大于收入增长效应,廉租住房政策在改善居民收入不平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这意味着住房保障的社会福利功能已经显现。为此,从保障基本居住需要和改善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建议今后应当进一步拓展和完善面向最低收入人口的廉租住房政策。  相似文献   

17.
构建多部门专业住房保障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天娇 《价值工程》2009,28(9):23-24
为确保城镇中低以下生活水平居民能够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住房保障,在我国审核住房体制改革过程中,构建健全完善的专业住房保障机构是基本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房的提供或供应,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就我国目前的住房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提出了一些问题,并针对住房保障管理机构专业性的构建提出了建议。通过分析与住房保障工作相关部门的职责,如财政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保障、民政、规划、公积金管理等部门,提出了建立和发展多部门专业的住房保障机构。  相似文献   

18.
城市流动人口与城市化最低经济门槛作用机制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中外城市化进程发现 :城市流动人口与城市化最低经济门槛作用机制对于进城的农村人口顺利城市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机制的中心规律是就业支柱产业工资与城市物价的均衡 ,其正常运转的充要条件是产业增加值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同步转换 ;就业支柱产业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上游 ;人口规模适中 ;有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免费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 ,经过量化处理 ,建立了城市流动人口与城市化最低经济门槛作用机制的简单模型  相似文献   

19.
An improved bootstrap test of stochastic domina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of testing stochastic dominance that improves on existing tests based on the standard bootstrap or subsampling. The method admits prospects involving infinite as well as finite dimensional unknown parameters, so that the variables are allowed to be residuals from nonparametric and semiparametric models. The proposed bootstrap tests have asymptotic sizes that are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nominal level uniformly over probabilities in the null hypothesis under regularity conditions. This paper also characterizes the set of probabilities so that the asymptotic size is exactly equal to the nominal level uniformly. As ou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tests lead to an improved power property in general. The improvement stems from the design of the bootstrap test whose limiting behavior mimics the discontinuity of the original test’s limiting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