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贸易量锐减,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未能独善其身.面对这样的经济环境,本文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再来审视国内的区际贸易,发现区际贸易不但可部分替代国际贸易.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安全,还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顽症.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经济方针.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博弈论研究国内地区贸易壁垒问题,首先以囚徒困境模型为基础分析选择保护的动因,并探讨走出这种困境的可能性,再次建立动态博弈模型,阐释中央政府或地区协调组织实施严格的奖惩措施以有效避免恶性保护、促进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最后结合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区际贸易与市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业已存在的、且有逐渐扩大趋势的区际差异已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普通关注,缩小区际差异,促成各区域间协调发展,是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区际贸易及市场建设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谈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斯蒂格利、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以及赫尔普曼为主要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吸取了以往诸多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为“新贸易理论”。本文尝试通过分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0,(17)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无论在贸易产品的范围上还是贸易总额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传统的贸易理论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对外贸易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我国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本文从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与不足入手,分析了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我国区际贸易规模与格局的变化特征,发现我国区际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区际贸易顺差和逆差分布极度不均,东部地区多为顺差,而中、西部地区多为逆差.通过考察区际产业贸易关系,对区际价格传导效应研究发现,区际贸易主要在邻近省份之间展开,远距离省际贸易相对较少;产业链上游省份的各类价格对产业链下游省份的价格传导效应较为显著;伴随区际贸易的价格传导,价格波动分配效应在各省份间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1.
成为WTO的正式成员两年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我国一跃成为当年世界排名第四的贸易大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7.1%。伴随贸易地位的迅速上升,中国与主要大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面临着重大改变。新形势下如何定位、调整我国的贸易政策。已是现阶段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汪尧田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0,(10):1-1
<正> 9月1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辩论,终于通过了对华正常贸易关系的法案,从而为取消长期以来每年的审查制度扫清了道路,它将有利于中美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所谓正常贸易关系(即以往称最惠国待遇),人们常误认为最惠国待遇是把特别优惠待遇给予对方,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是在贸易上给予不低于该国给予其它国家的正常待遇,所以把最惠国待遇改称正常贸易关系是合理的,如一国不给予另一国以正常贸易待遇,即为不正常贸 相似文献
13.
14.
15.
对中国现阶段贸易战略的新探索──《对外贸易、国内市场与大国的经济发展》评介滕维藻当中国告别了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时代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需要对如何处理与周围环境的经济关系的问题作出回答。在贸易关系方面,以比较优势原理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6.
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与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一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是该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产业内贸易的两种最重要的形成因素——产品差异及国际直接投资,我国应改变传统的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差异产品及充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形成产业内贸易,从而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管理贸易是由国际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理论发展而来,其特点众多,形式多样,包括政府对经济贸易的直接干预与管理、关贸总协定、双边政府贸易协定、标准化等七大主要形式。管理贸易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国外贸的发展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本文基于对管理贸易的特征、形式以及正负面影响的分析,对我国如何应对管理贸易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欧元对中国—欧洲经济贸易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元对中国—欧洲经济贸易关系的影响·黄金老·一、欧元与中欧贸易七十年代以来中欧贸易总额迅速增长,1996年双边贸易额比1975年增长3倍多,从而中国一跃成为继美国、日本、瑞士之后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欧盟也成为仅次于日本、香港、美国的中国第四大贸易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具体分析了世界贸易中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这种新的国际贸易模式,指出我国对外贸易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调整传统的贸易方式,充实新的国际贸易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