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十二五"以来,我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农牧业发展全局,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强化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循环农牧业,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实施了一批重大生态工程。三江源一期、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青海湖周边地区生态治理工程规划任务全面完成。工程区草地植被盖度提高11个百分点,黑土滩植被盖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青海农牧业》2007,(1):43-43
2006年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为农牧民办实事工作计划中涉及省农牧厅的农牧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农牧业技术推广、设施农牧业建设、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等4大类,16个项目全面完成,总投资达到4亿多元。  相似文献   

3.
聂荣 《农业经济》2003,(10):31-31
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上。剩余劳动力就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耕地所能承受的劳动力负荷 ,它是人口和劳动力压迫土地的结果。因此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并消除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业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测算 ,1978年 - 2 0 0 0年 ,全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  相似文献   

4.
一、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加快实施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否组织起来,能否动员他们走出家门。加入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农民头脑中“不想转、不愿转、不敢转”的想法。而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对农民进行法律法规、务工常识、职业技能、权益保护方面的教育,让农民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消除顾虑、积极外出务工。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关专家指出,教育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是将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这个政策顺利进行有赖于农村劳动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这取决于农村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此教育部们指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教育系统大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职业、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农村产业、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存在。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城镇化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农业承受能力之间的失衡关系。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缓解农村空心化所带来的农业经济发展压力,需要对农村空心化治理中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点实施高度审视,包括开发区域和开发内容,并提出从治理规划、农民参与、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生态文化五个方面来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使之与农村空心化治理充分结合,以此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当前,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可以给经济和社会效益带来巨大的好处。但同时,劳动力转移问题严重影响了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稳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当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内蒙古锡林郭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现状,了解造成内蒙古锡林郭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并提出锡林郭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农牧业经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今后措施:继续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畜产品生产能力,加快产业化进程,增强农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升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9.
"生态移民"政策对缓解草原生态压力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正遭受沙漠化的危害,过牧是导致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为解决此问题。已开始实施“生态移民”是一系列的战略措施;从野外考察和理论分析的结果来看,“生态移民”战略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不仅没有有效地缓解草原的生态压力,还可能导致过度开采绿洲有限的水资源;减轻草地生态压力的根本战略措施应该是提高牧民和相关人员保护草原的意识,加强群众不断从实践中学习的能力,探索改进草原的管理模式,促进牧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移民”只能位于辅助政策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 《农村经济》2004,(10):93-94
本文从分析“三农”问题入手 ,切入“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重大课题 ,遵循科学发展观之要求 ,提出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思路与相应对策 ,强调了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来把握与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解决苏北农村“三农”问题,加快苏北奔小康的步伐极其重要。影响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与全国大环境相一致的共性问题,也有苏北自身的特殊情况。加快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消除下列妨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呼唤新农民——农村人力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人们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总体上持乐观态度,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必将减少聚在土地上的众多人口,给乡村转变和乡村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从江苏省金湖县农村的现实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后果是十分复杂的,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乡村治理,即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并不乐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民如何融入城市,也要关注农民主体流转之后的乡村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在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的过程中,出现了在草原上毁草种树的行为,对草原起到了破坏作用,实际效果与保护生态的初衷南辕北辙,各地必须尽快纠正这一错误做法。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兴安盟是传统的农牧业大盟,农牧业增加值占全盟地区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农牧民人口占全盟总人口的六成以上,"三农三牧"工作在全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兴安盟农牧业综合优势明显,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属于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源头,生态环境良好,农牧业资源丰富,全盟森林面积2800万亩、草原面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同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关专家指出,教育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是将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这个政策顺利进行有赖于农村劳动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这取决于农村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此教育部们指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教育系统大  相似文献   

16.
从草原畜牧业到草场畜牧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草原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1、受历史政策的影响,草原退化严重。 我国草原退化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生产生活上的影响已经由来已久。其中,几个大的政策对草原生态有着重大的影响: 首先是人口政策。50年代时的人口政策使人口增长很快,而草场资源却是有限的,人口的增加必然给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压力。比如内蒙古自治区,解放初牧业人口只有26万多,而  相似文献   

17.
<正>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价值目标。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城乡人口流动性增强,部分农村劳动力会继续向城市转移,部分城市人口会下乡,农村人口结构、治理结构将更加复杂。要有效调动、高效组织各类主体参与乡村振兴,需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有效,明确了要如何凝聚农村各方力量实现振兴的问题。近年来,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乡村发展中兴起,并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18.
基于SWOT-AHP分析方法构建青海省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SWOT分析框架,对青海林业和草原生态与修复战略进行研究。青海省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战略具有良好的实施基础、多级推进的管理机制、社会化的参与机制、良好的科技支撑基础等优势;但也面临生态问题突出、生态建设质量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劣势,以及生态治理难度大、生态资源保护压力大、投资不足和支撑保障瓶颈等威胁;可以借助来自较高决策层的政策诱导,以及推动国土绿化、满足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等提供的机会获取进一步的发展。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战略中,优势因素和威胁因素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因此青海省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战略选择是完善社会化参与机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扩大投融资渠道、完善保护与治理机制和完善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人来说,剩余劳动力转移,昨天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今天却极富有挑战性地横亘在人们面前,它已构成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推进的关键。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安定诸多问题。为此,必须把握住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子。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1.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低,转移的流量大,流速快具有低的文化素质和受自然经济影响较大的人口已构成我国劳动力转移上的一大特色。据统计,我国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农村人口的5.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  相似文献   

20.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退牧还草工程区外草原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治理力度与实际需求差距大、工程建设内容单一、补助标准偏低.应进一步扩大工程范围,按现行价格适度提高建设补贴标准,延长补贴期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