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考察了媒体针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对审计定价及审计延迟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向关系,但与反映审计努力程度的审计延迟没有显著关联。这表明,对于负面报道较多的客户,审计师会收取风险溢价来转移自身风险,而不会通过提高审计投入来降低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分析师跟踪、控制权性质对于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上述因素对负面报道与审计延迟之间的关系均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负面报道对审计投入的影响,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负面报道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2.
已有研究发现,公司债务风险越高,审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然而,审计费用提高的原因可能是审计投入的增加,也可能是审计师收取客户公司的债务风险溢价。由于缺少审计投入的数据,已有研究无法回答审计师是否收取客户公司债务风险溢价的问题。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我国独到的审计工时数据,就此展开相关问题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审计投入之后,客户债务风险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表明审计师收取了客户公司的债务风险溢价。进一步研究表明,审计师对财务状况较差和治理较差的公司以及非国有企业收取更高的债务风险溢价,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债务风险溢价高于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5-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讨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其审计费用更高,由忙碌程度高的审计师进行审计会进一步加强这一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发生高管变更会导致战略调整程度和审计投入的增加而使得审计费用增加;异质性检验表明,在公司规模较大的样本中,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审计师和相关部门关于公司高管变更审计与监管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4~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考察高管审计背景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审计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中,将高管审计背景分为高管审计经历与事务所关联两个维度。研究发现,高管具有审计背景的公司为了实现较低风险水平下的私有收益最大化,有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倾向,事务所可能采取的策略是增加额外的审计收费以弥补过高的审计风险,而"校友效应"却使事务所显著减少该类公司的审计收费。研究表明,高管审计背景可能会导致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下降、审计风险上升,证实了其对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及事务所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本研究为加强对高管审计背景公司的监管及完善审计师跳槽的"冷却期"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其他企业相比,审计师对研发操纵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更低。进一步地,机制检验表明,研发操纵企业的审计风险较高,但审计师不仅未提高审计努力程度,还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这一表象影响降低了审计费用。基于信息操纵的“组合拳”检验表明,研发操纵企业的年报语调更积极,且这种积极语调加强了研发操纵对审计费用的负向关系。基于行业专长的异质性检验表明,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对研发操纵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更高,说明行业专长有助于提高审计师识别研发操纵的能力。研究丰富了研发操纵和审计定价的相关文献,为掌握研发操纵规律、优化对研发信息的审计监督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界定溢价审计费用是否包含经济租金以及厘清其成因,对于溢价审计费用的有效管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溢价审计费用同时包含经济租金和成本,大部分是审计师相对于小客户的市场优势地位带来的经济租金,小部分来自成本性的审计师声誉溢价,并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溢价显著高于国内其他大所.在排除规模经济性假说以及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6年我国签署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碳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巴黎协定》这一强碳监管信号释放后,相比于低碳排放企业,高碳排放企业的审计费用显著下降。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绿色转型是影响碳风险降低审计费用的作用机制。此外,对于民营企业和内控质量高的企业,碳风险与审计费用的负向关系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在做出审计定价决策时考虑了碳风险下企业绿色转型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碳风险与审计定价的相关研究,并为强化审计监督赋能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变更显著增加了审计费用,路径分析表明该影响是由新任高管更为强烈的盈余管理行为所致,内部控制可以削弱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愿与强制变更都会导致审计费用显著增加,内部控制也仍然可发挥负向调节作用,但盈余管理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制变更的高管群体中。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与真实盈余管理相比,新任高管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03—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税负承担与高管晋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税负承担与高管晋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积极的税负承担有助于增加高管晋升概率,存在税负晋升激励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税负晋升激励效应受企业层级和高管异质性的影响,省属国有企业、高管越年轻、任期越短,税负晋升激励效应越显著。本文从企业税负视角,发现了影响国有企业高管晋升的新证据,为完善国有企业高管考核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稳定的业务关系对于企业防范外部冲击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供应链上的稳定业务关系既可能带来“收益效应”也可能带来“风险效应”,企业的关系特征如何影响审计师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值得关注。研究发现,稳定的客户、供应商均能降低审计费用,机制检验发现会计信息质量在稳定业务关系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即稳定业务关系通过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在客户/供应商交易占比较高、处于非耐用品行业以及物流成本较高时,稳定业务关系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显著。研究从供应链视角丰富了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企业维护稳定供应关系、发挥供应链的监督治理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李英  梁日新 《审计研究》2023,(1):149-160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否发挥治理作用受到了实务界与理论界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以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审计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降低了审计延迟,提高了审计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审计效率的促进作用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媒体关注度较高、分析师关注度较高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上市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进而降低了审计延迟,提高了审计效率。研究结论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审计效率的相关文献,有利于各利益相关者全面理解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广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受到相关监管部门调查或处罚(这类公司简称为违规公司,下同)作为衡量审计风险的替代变量,讨论了审计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披露接受调查或处罚信息当年的审计费用显著高于其他公司,而在相关信息披露前一年,这种差异却并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审计师能够在前一年认识到违规公司的异常审计风险,但是在审计市场竞争压力下,能否提高审计定价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师的相对谈判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审计风险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审计师的相对谈判能力越强,审计定价就越高。  相似文献   

13.
论文基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的相互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研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相互替代作用,即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进一步基于产权性质的视角,研究表明审计师对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企业设置更高的审计定价,而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该现象在国有企业更加显著.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投入程度和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进而影响到外部独立审计师的审计定价.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审计师基于风险导向原则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从而降低所面临的风险和审计投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翀  石昕  张悦悦 《审计研究》2023,(6):123-135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度量企业创新文化,探讨企业创新文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效果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文化与审计定价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创新文化通过吸引研发人才、增加研发产出、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失败风险;通过抑制企业研发投入操纵,降低研发的财务舞弊风险,进而促进审计定价下调。进一步检验发现,创新文化较强的企业具有更低的经营风险及更高的财务信息质量。当企业与合作伙伴建立共享平台及当审计师具有研发业务专长时,创新文化对审计定价的负向关系更显著。此外,对创新文化较强的企业,审计师也会减少披露研发相关的关键审计事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日新  李英 《会计研究》2022,(6):165-177
本文基于季度层面的十大股东文件,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连锁股东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连锁股东的公司被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支持了操纵合谋效应。经过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变量滞后一期、分位数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分析师关注度较高、国有企业、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较强以及委派董事的情况下,连锁股东与审计费用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连锁股东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审计师收取风险溢价,进而提高了审计费用。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审计费用影响因素及连锁股东经济后果领域的研究文献,也对实践中如何改善公司治理、规范市场秩序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不确定性与审计意见:基于股权结构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公司股权结构的角度,研究企业环境不确定性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发现环境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促使审计师出具更多的非标审计意见以降低可能的损失赔偿;由于政府的支持,环境不确定性对国有企业的影响较小,审计师因而对国有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相对要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审计师对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了收费,然而,国有控股公司因环境不确定性而增加的审计收费幅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张天舒  黄俊 《会计研究》2013,(5):81-86,96
基于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外生冲击,本文考察了公司风险与审计收费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危机下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增加,表明公司审计费用存在风险溢价。针对不同行业的分析显示,对于出口型企业,因受危机的影响严重,公司审计收费与经营风险显著正相关;基于不同性质公司的研究表明,由于政府的隐形担保,危机下国有公司的审计费用并未随经营风险的增加而提高;最后,金融危机下审计收费风险溢价现象主要存在于非"四大"审计的公司。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以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审计费用显著高于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说明审计师能够识别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导致的审计风险的上升和审计成本的增加,并通过增加审计费用的方式予以补偿;且此差异不因产权性质和企业所在地市场化水平而异;采用改变样本量、PSM及多时点DID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保持不变。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控制风险水平较低,则对外直接投资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会弱化,表明控制风险在对外直接投资与审计费用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且此作用仅在非国有控股及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显著。  相似文献   

19.
合法合规的信息披露是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核心,信息披露违规的负面后果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审计费用角度检验了信息披露违规的经济后果,发现信息披露违规会导致审计师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违规使得违规公司的声誉受损进而提升审计费用,也使得违规公司更可能被监管机构纳入日后监管的"重点名单"进而提升审计费用。对于审计师而言,审计师更可能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此外,信息披露违规提升审计费用的路径,一部分源自更多的审计投入,另一部分则源自风险溢价。对于企业而言,当企业捐赠更多或经营效率更高时,信息披露违规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会被弱化。本文丰富了信息披露违规的经济后果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实证检验了法律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和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和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而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和审计收费相关性不显著。这可以用审计质量溢价来解释,比起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明显的审计质量溢价,在审计定价时,法律风险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