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金融数据治理,促进金融数据顺畅流动和高效使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欧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据治理经验,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前期,欧盟强调个人数据保护;但在过去的3~4年,数字经济立法更加强调消除数据流动障碍,促进数据共享。目前,欧盟在数据权利界定、权利保护、跨境流动等方面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并形成了从欧盟到成员国再到金融业最后到单一金融机构的统一性、垂直性和专业化的金融数据治理体系。我国可学习欧盟经验,加强对国家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以法制建设为核心完善金融数据治理的长效机制,强化金融数据跨境安全流动机制,加强数据流动应用和价值挖掘,高质量发展数字市场和数字服务,提升数字金融的国际竞争力,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而数据治理也成为制约金融科技监管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针对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展开研究,阐述了制约数据治理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对挑战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科技支撑、提升数据安全融合等,以此增加监管效力,提高风险防范水平,确保金融科技监管效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当前,科技与金融二元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了全新的业态、机构和产品。金融科技发展的动力源于成本推动、效率驱动和需求拉动,但是,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效率提升的同时也蕴藏着技术失灵、数据安全、监管套利和顺周期性风险,并加重了系统性风险的复杂性。中国尚未针对金融科技设立统一的监管部门,固有监管框架对于金融科技出现"监管失灵"问题,难以有效应对金融科技引致的风险。监管当局亟待建立新型、有效的监管框架,使得金融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器可察。建立金融科技监管的探索性框架提出的同时,要保障该监管框架的良性运转,应坚持"协同自律""包容试错""敏捷高效""科技向善"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英国金融科技发展概况以及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对科技金融业务实施集中监管、“项目革新”计划帮助初创企业熟悉监管法规、监管沙盘降低创新引发的监管不确定性、科技金融企业利用监管科技提高合规效率等先进经验,最后提出了创建行业型虚拟沙盘、建立包容性的沙盘制度、成立沙盘初创企业代理平台等健全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6年11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率团参加"第八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提出将搭建"中英金融科技桥",鼓励开展金融科技监管合作。中英两国在金融科技监管态度、监管主体、自律组织建设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其监管制度和经验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监管需求和合规风险不断增加。再加上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运用,金融行业的系统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本文着重研究英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中特色的治理经验,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现状,取其精华,这对中国建立适应创新的监管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萌 《新金融》2022,(10):32-38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数据既是生产要素、货币化资产,又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资源。平台紧扣数据这一核心关键要素布局金融业务,从在线支付切入,利用算法优势加强数据规模效应和金融价值挖掘,融合传统金融市场中分散的业务,逐步形成以数据垄断、金融市场关键要素由资本转向数据和平台依赖金融营收为特征的平台泛金融化。本文从创新悖论、系统性风险、新“大而不倒”以及数据与基础设施安全四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平台泛金融化潜在的风险。平台泛金融化引发的金融科技监管变革也很值得探讨,本文从科技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反垄断举措、数据确权与隐私保护、科技监管以及金融数据和算法的公众属性五个方面探讨了金融科技监管的重点和痛点,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展望了去中心化数字金融。  相似文献   

8.
英国金融体系未能幸免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出英国金融监管框架同样存在明显缺陷。为此,英国政府决心对其金融监管框架进行改革,将基于系统整体的宏观审慎监管与传统的基于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结合起来。文章介绍了英国监管当局对其旧监管体系的反思,及新监管框架的结构与运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国际金融业监管新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何敏 《现代金融》2013,(11):40-41
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构建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新金融监管框架,并于2013年4月1日正式实施,为各国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和参考。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应在审视和应对国际金融监管变化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审慎且具有前瞻性的监管策略,促使金融监管体制更契合于维护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祖国大陆金融控股公司及金融集团的发展显著加快,各种金融业态相互渗透,非金融企业大举涉足金融领域,埋下诸多风险隐患。建立和完善金控公司监管及统计制度已迫在眉睫。台湾地区金融业态的组织形式以金控公司为主,金控公司的法律与监管体系较完善,其统计框架与2001年台湾"金融控股公司法"高度贴合,突出关联交易识别,对祖国大陆建立金控公司管理办法及统计框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据科技是开发网络空间(CYBER SPACE)数据资源所用到的科技,是发展包括智慧金融在内的智慧产业的技术基础。本文介绍了数据科技和数据产业的内涵,探讨了数据在各类智慧系统中的核心作用,以数据科技为技术基础的智慧金融,提出了发展金融数据共享规范、金融数据产品、绿色存储、高可信环境等建议,通过发展数据科技推进智慧金融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王宇 《金融科技时代》2021,(8):79-81,93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的行业发展格局,金融科技在促进金融业产业升级、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风险特征.金融科技在发展中存在着法律规制不全面、金融科技应用作用低、传统的监管方式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对金融科技风险的有效治理产生反作用.因此,笔者提出要健全法律法规、提升监管科技、创...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金融经济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市场主体借助广告夸大收益、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频频出现,严重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本文试图借鉴英国金融广告监管经验,对英国金融广告监管规则,FCA以及ASA职责分工与合作进行了梳理,旨在为我国金融广告监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数字金融在中国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金融数据治理问题不容忽视.现阶段,中国金融数据治理须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据对事物信息的反应可能存在失真;第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安全和金融风险方面带来新挑战;第三,数字金融的治理更加复杂.数据质量不高、协调难度较大、数据标准化程度不够以及数据权益归属不明是导...  相似文献   

15.
金融科技企业数据治理中的技术规则以代码形式呈现,同时依靠算法形式和数字模型表达,属于网络行为规范体系。技术规则作为一种“自治”的内在规则,有助于促进金融科技企业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流通、数据安全等方面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法律规则是一种“他治”的外在强制性规范,在金融科技企业数据治理中主要发挥着数据安全保护的功能。金融科技企业数据治理需要技术规则与法律规则的相互配合,技术规则能够弥补法律规则在某些技术性问题上的盲区以及法律规则所固有的滞后性等缺陷,法律规则可以弥补技术规则的非中立性、非公开性等不足。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监管滞后、监管不确定性等问题逐渐显现.作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最快的国家和金融监管理念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英国对金融科技率先提出“监管沙箱”政策的理念.2016年,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正式启动了全球首个“监管沙箱”.本文介绍了“监管沙箱”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该政策的作用,并对我国如何借鉴该政策应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周蓉蓉 《西南金融》2023,(10):93-104
在金融科技创新和发展过程中,数据治理、算法伦理、数字鸿沟、无序竞争等问题产生,伦理作为一种兼具柔性和规范性的工具,对于数字经济时代有效规制金融科技发展意义重大。金融科技伦理治理既要在鼓励创新的氛围中实现金融创新,又要有助于保持金融稳定,同时要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权益。掌握大量技术、数据信息的市场主体理应强化科技伦理探讨、筑牢数据信息安全网,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赢,也应充分汇聚监管、行业组织、公众监督等合力,形成多元共治模式,进一步完善金融科技伦理体系,提升金融科技伦理治理能力,有效防控金融科技伦理风险,不断推动金融科技向上向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逐步向数字经济升级转型的当下,金融数据因其蕴含的巨大价值在金融市场中占据战略性地位,金融数据也不断影响并改革金融行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因此金融数据治理成为目前亟需落实的工作。虽然中央和地方金融机构大力推动金融数据治理工作,但由于金融数据治理经验不足,我国金融数据治理仍存在金融数据权属不明晰、金融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金融数据安全存在风险等现实困局。本文分析了金融数据治理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目前的困局,针对上述我国数字经济下金融数据治理的困局,我国应当从完善金融数据治理法律法规、提升金融数据质量、构筑金融数据安全红线层面入手,促进数据流通与共享,构建符合中国本土国情的金融数据治理未来发展路径,推动金融数据治理框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