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入世后我国关税水平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关税有效保护水平合理性分析对我国关税政策与产业政策制定与调整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测算我国24个投入产出部门在5个不同年份的关税有效保护率及Lafay指数,分析了我国关税有效保护水平及结构,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属于工业部门的23个投入产出部门名义税率与有效保护率呈合理的阶梯状保护结构,但关税保护成本过高,且逐年增加明显;一些投入产出部门有效保护水平变化未与各部门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相匹配,有效保护结构也未与各部门比较优势相契合。要优化有效保护结构,缩小各投入部门间的有效保护率差距,在适当提高政策灵活性的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与投入。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8-2013年CHIP数据,基于分位回归方法,考察了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收入差距代际传递变动趋势。结果显示:非国有部门的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程度低于国有部门,但呈缓慢上升趋势;国有部门收入顶层的代际固化现象明显改善,两个部门收入底层的流动性却较低,容易陷入贫困代际传递陷阱。通过代际收入流动矩阵和Shorrocks指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国有部门的流动质量更高,子辈更易实现收入向上的流动。  相似文献   

3.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实质是国内消费需求对GDP的影响。利用福建省2010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重新构建2010年8部门投入产出表。建立基于直接消耗系数的投入产出交叉模型,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总量和结构方面的深入分析,并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进行解剖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产业关联理论应用于能源消费分析中,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技术给出一种新的部门能源消费感应度弹性系数和影响力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给出能源消费关键部门的确定方法,该方法是相对于能源经济中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和其他定量分析方法的一种补充的方法。并采用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各部门能源消费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生产部门最终产品的变动对其他部门以及自身能源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关键部门主要集中在冶金业、化学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另外,第三产业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5.
一个目标规划动态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着重研究考虑规划期投资效益、规划期增加值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经济综合平衡,运用最优化方法和投入产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目标规划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这一模型也可用于某一产业部门和某一企业内部的生产综合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企业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只能主要反映产品生产在劳动对象方面的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而对劳动力消耗在部门间的联系和运动过程只作了部分的不完整的反映的缺陷,提出了一种以企业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的编制企业劳动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并指出了编制企业劳动投入产出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托"湖北省投入产出表(2002)",依据H.钱纳里标准,对湖北省目前所处经济阶段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判断.在综合考虑了湖北省经济结构偏离国际标准结构的原因以后,本文认为,湖北省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间阶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数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特定阶段的劳动力转移过程进行了考察,从结构转变的角度考察了技术、制度、消费、投资、出口以及进口诸因素在引夺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结构转变中的作用,并对两个阶段进行了比较研究,就此剖析我国结构转变中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变化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投入产出框架的结构路径分析(SPA)和结构分解分析(SDA),借助中国2012年和2017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耗量,按最终需求和部门分别计算了隐含碳排放量和整体隐含强度(AEI)并分解到不同的传输层,然后利用SDA方法研究了AEI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对隐含碳排放量贡献最大的需求类别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贡献最大的部门为建筑业;对整体隐含强度贡献最大的部门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中国2017年的整体隐含强度较2012年的水平相比呈下降趋势,主要的驱动因素为投入结构效应和最终需求效应。(3)能源消费强度效应不利于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揭示了部门生产效率亟待优化的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从"为生产者提供服务"这一本来意义出发,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状况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生产者服务分配结构的总体趋势是第三产业占用比重趋于上升,第一、第二产业趋于下降;服务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后向带动作用和前向推动作用总体上均比较弱.  相似文献   

11.
文中首先说明生态文明对人、社会经济、生产力、消费力的发展、对社会文明的作用;接着提出,我国多年来生态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大防治.还提出要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模式;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保护、治理生态环境;要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弘扬生态文明,以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生态消费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石。作为湖南最大的消费者群体,湖南农村消费者是湖南生态消费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应当有所作为。但是现阶段湖南省农村生产消费中还存在着农业资源的高投入、非可持续发展、粗放式生产、资源浪费程度高等一些生产性消费问题和重消费、轻环保,消费观念相对落后、消费结构不合理等一些生活性消费问题,农村生态消费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激励,也需要通过加强农村的消费教育吸引更多的农村消费者来参与。  相似文献   

13.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二者间的良性互动,对促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化至关重要。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3-2016年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面板数据,应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在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弱化了环境规制强度;环境规制具有"倒逼"机制,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能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分区域看,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但受资源禀赋等异质性因素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互动机制存在差异。发挥环境规制的功能性作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4.
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十万大山旅游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十万大山系统能值产出效率低,运行状况不佳,但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为了促进十万大山旅游生态经济系统良好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应增大具有高能值的劳务投入,逐步增强能值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陕北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公众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调查数据表明:公众的生态理念有所树立,但不够深刻,在日常的商品消费中仍以关注商品本身为主,而为生态环境支付成本的意愿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成长时期,与美国成熟资本市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生态环境建设也存在很大改善空间。从资本市场的结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五个方面具体探讨了美国资本市场的生态建设。通过借鉴美国成熟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建设经验,揭示了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生态建设的不足,从而得出了改善我国资本市场生态环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农村消费环境是制约农村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启动农村市场必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我国目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刺激农民消费需求 ,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社会稳定工作 ,维护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18.
消费升级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般认为消费升级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消费升级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升级,理论界讨论较少。本文利用2000年和2005年投入产出表,在对消费结构升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对主要的消费升级部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基本结论是消费升级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是重要的,其影响力可以解释29.64%产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生态非正式制度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利用生态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生态非正式制度通过人类再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阶段验证了生态非正式制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构建生态非正式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金融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功能。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初期阶段,金融支持取得较大成绩,但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单一、契合度低、金融体制过于集中、金融生态环境欠优等问题。随着“两型社会”进入深化改革阶段,金融支持必须与长株潭城市群日益融合的经济社会一体化相适应,在支持主体、支持结构、支持体制、支持产品和支持生态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