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Keith Cuthbertson和DirkNitzsche撰写、朱波翻译的《数量金融经济学》(第二版)对金融经济学的新近发展和实证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介绍。该书不仅对金融经济学概念和思想背后的直觉进行了阐述,还对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实证的思想进行了叙述。部分领域涉及金融经济学研究的前沿,此书的阅读可以使读者很快达到学术前沿,也能为读者在金融衍生工具定价、  相似文献   

2.
现代金融数学飞速发展,数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频繁,金融数学大有从经济学延伸为数学一个分支的趋势.应从Altman的Z评分模型开始,在列举和分析各种金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从哲学角度评论金融数学模型在应用中的缺陷及我们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金融经济学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以前在国内经济学界常常和货币经济学(Monetary Economics)相混淆。在西方金融学的教学体系中,金融经济  相似文献   

4.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理查德·罗尔是一位世界著名的金融经济学家,其研究领域广泛,成就卓越,为推动金融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企业并购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等方面。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罗尔对金融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金融学是是研究不确定性条件下货币和资产时间配置的学科,不确定性分析是整个金融理论的中心内容。凯恩斯创立的现代不确定性经济理论进一步推动着金融经济学的发展,使得风险条件下的资产定价和市场效率理论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对不确定性条件下金融经济学的进展情况作一梳理,从而揭示其理论和应用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的量化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学中引入越来越深奥的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开始引入数学方法,大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济学的发展表明,数学方法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经济理论取得突破的重要工具。但是目前经济学也存在着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一、古典经济学中数学的萌芽队文艺复兴开始.数学采用印度一阿拉伯数学和采用数学符号.脱离了古希腊数学的逻辑基础,离开了严格的公理化.提高了数学解决其他科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厂应用思想的发展,为经济学应用数学准备了思想。首先,经济学中有了应用数…  相似文献   

7.
阎均宜 《经贸实践》2016,(8):182-182
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现代金融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数学在金融中的渗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特别是金融数学的形成,让数学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数学在金融中的应用分析,金融数学理论框架;数学知识在金融中的发展和应用;微分学在投资决策与期权定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理论发展始终有数学相伴随。从古典经济学时期到现代经济学时期,人们普遍把数学运用与经济中的物质财富的增长联系起来。进入现代经济学后,数学分支博弈论从人决策互动的角度考虑经济收益的增加,为经济学理论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外行为金融理论述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两大基石上的。这些经典理论承袭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其模型与范式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分析。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PM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最先阐述了金融学与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他指出经济学研究的是谋生术,金融学研究的是赚钱术。他分析了金融扩张快于货币扩张和经济扩张,金融扩张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投机的两重性,同时也说明了信用主义转变为货币主义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这几个方面都是现代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中的焦点问题、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出现了滥用数学语言和方法的形式主义倾向。这种研究思路使经济学理论变成一种完全虚构的假说,从而导致理论研究的混乱和实际操作的重大失误。因此,必须坚持科学的研究态度,正确处理好经济学和数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辩证关系,从而使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32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成果和事实出发,分析了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经济理论与经济现象的一致性是推动经济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数学发展的源泉。经济理论的深化要经济学家与数学家的共同合作。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研究》2006,(3):I0004-I0004
2006年7月5日-6日,由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统计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2006”将在厦门大学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国内)的从事金融工程(含金融计量学、金融统计学、金融数学、金融计算学)与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和金融学的专家和学者将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最新发展,以及如何应用各种计量方法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如何对金融风险进行计算、管理与评估等等。这些专家和学者将带来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国际最前沿的研究动态以及前瞻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海曼·明斯基与当今主流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斯基的“金融凯恩斯主义”观点与1960、1970年代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对金融因素的忽视形成鲜明对比。1980年代初开始,主流经济学重新强调金融因素在投资决定和宏观经济波动中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明斯基理论的接受。实际上,在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等方面,明斯基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差别仍然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经济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使用经济数学模型时,一方面,要遵循经济理论先行的原则,明确数学是为经济学服务的,要在经济理论约束下建立模型;另一方面,利用数学的严密性、完备性,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得出一些纯粹数学的结论,但它们显然有一定的经济背景,因而,这些数学结果就成为经济理论的组成部分。这些结果,单从经济学角度是不易发现的,因此,就此来看,数学的应用丰富了经济学的内容,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如何兼顾两方面,使数学模型更有应用价值,使经济理论更具科学性,就成为一个十分现实却又…  相似文献   

16.
金融排斥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排斥理论是一门新兴的金融经济学理论,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文章介绍了金融排斥的内涵、成因与后果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并结合实际,对我国国内的金融排斥现象进行剖析,指出深化金融排斥理论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数学金融作为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工具,关于实现其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成为实现对其内涵正确理解的必要环节.在分析数学金融过程中,相关研究者逐渐注意到利用数学方法、数学语言、以及数学逻辑,在实现经济问题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陈佳嫣 《新经济》2013,(23):22-22
劳动经济学与多个经济学科都有所联系,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简述了劳动经济学涵盖的内容,重点强调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并在劳动经济学视角下分析了我国发展消费金融的客观性和必要性,最后依据劳动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发展我国消费金融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刍议行为金融理论对经典金融理论的革命性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莉 《现代财经》2005,25(4):24-26
经典金融理论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出挑战的是西方金融理论的一个新学说——行为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把心理学运用到经济学中,并用来解释金融市场行为。它的出现不仅对经典金融理论是一个挑战,而且也是对近些年来流行的数理经济和数理金融在方法论上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学界有关经济学的反思一直不断。理论方面,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以及“有效市场假说”的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政策领域,关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通胀目标的设定出现了重大分歧;研究方法上,围绕着数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学模型化方法纷争不断。然而,反思中也呈现出共识因素,从而揭示了经济学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理论上,金融因素及更为现实的市场缺陷和摩擦因素将更多地被纳入经济学理论和模型中进行讨论,并且处理这些因素的模型也将更趋多元化;政策上,亟须发展出一套理论框架为财政政策和更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货币政策将回归到数量工具、价格工具和其他工具并用的传统;方法上,超越数学的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多样化技术工具将积极发挥作用,模型会向更具现实性因而也更为复杂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危机的外部冲击外,经济学的这种路径转向可能还需要该学科内部制度性激励结构的相应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