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引入:一方面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另一方面是会计本身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现行公允价值会计在理论研究上还不够成熟,因此,诸多行业人士和专家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存在许多疑点。本文论述了会计计量属性及公允价值概念、历史成本运用的弊端、公允价值运用理论基础和存在问题,并重点对我国公允价值运用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公允价值的涵义,提出了公允价值及运用其进行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列举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交换收益的例子。最后提出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及运用做了界定,并提出了指导意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公允价值运用现状,公允价值未来在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的运用趋势,认为美国以及国际会计组织依然会推崇公允价值计量;我国谨慎引入公允价值在一定得范围内使用。  相似文献   

4.
顾久炜 《会计之友》2006,(12):33-34
本文简要介绍了公允价值的涵义,提出了公允价值及运用其进行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列举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交换收益的例子.最后提出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及其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运用是企业会计准则改革的亮点。本文在回顾公允价值在国际及我国会计准则运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的运用将对我国会计信息产生的后果,并就如何有效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陈霞 《会计之友》2013,(1):9-13
公允价值作为现在及今后"商业语言"的一种"国际音标",是我国会计趋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改革之一。在公允价值"饱受责难"的今天,作为起步较晚的中国会计,提高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可理解性和可靠性成为当务之急。探讨各种估值技术的经济学理论渊源,提高对估值技术运用原则、前提条件、运用范围及估值技术与公允价值级次关系的理解,有助于规范和指导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使用和选择,提升公允价值的可理解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的新方法目前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认同和运用,并成为金融机构进行交易与核算的基本方法。但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被推至舆论浪尖,受到一些金融界人士和政界人士的诟病,认为公允价值对本次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提出终止对公允价值运用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存在的基础及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公允价值不能因实际操作中的缺陷而被摒弃,改进对其的运用以适应现实才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标志。本文介绍了公允价值在国际国内的运用,并结合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运用,讨论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积极影响及导致的经济弊端,对特殊形式下我国正确运用公允价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标志。本文介绍了公允价值在国际国内的运用,并结合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运用,讨论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积极影响及导致的经济弊端,对特殊形式下我国正确运用公允价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运用与资产评估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运用在会计界已经探讨多年,FASB于2006年正式颁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其探讨初步达成了共识,我国为与国际接轨在多项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运用促生了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业务,而且评估方法与理论及评估结果离不开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运用与资产评估达到了一种纳什均衡的状态,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有扩大运用的趋势,文章在分析公允价值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的顺周期效应、股利分配、业绩评价、高管薪酬、纳税申报及债务人自身信用下降导致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经济后果,以期为金融业更好地执行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的适用性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主要在于新会计业务的需要及公允价值自身的优势等;但由于操作难、审计监督难、税收协调难等原因也使公允价值在运用中存在诸多的障碍,同时金融危机又对公允价值产生怀疑,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得到启示:要运用公允价值,但需要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本质及在我国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会计计量理论的发展,会计的计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为了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内容,以公允价值的本质及现实运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优缺点及现实运用中的难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运用及运用特征,并剖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环境中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非公允价值的运用,但是在金融危机环境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更需要配套监管措施。目前我国对公允价值相关概念界定等方面尚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着概念理解运用难、计量操作难、审计监管难、税收协调难等障碍。我国需要加快完善相关的概念界定,细化公允价值运用规则,并从多方面着手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成本。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新会计准则最显著的特征。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为研究对象,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现实意义,分析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存在问题,对公允价值的实际运用提出了改进的几条建议,以推动公允价值在我国广泛运用进程。  相似文献   

17.
胡晓霞 《财会通讯》2010,(9):131-133
"公允价值"被认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我国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因此公允价值的应用引起了广泛讨论。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基础理论着手,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及运用,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相关策略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运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全面引入吸引了很多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的关注。阐述公允价值含义、优势和内在局限性,评析我国会计体系中初次引入公允价值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对比我国两次引入运用公允价值,探讨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条件及其广度和深度,可以给出企业在运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允价值无疑是当前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从产权会计角度对公允价值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剖析,对其定义及概念展开理论阐述,从本质与实施条件方面指出公允价值运用的局限性,并对现阶段如何提高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效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准则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企业会计实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在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积极推行公允价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