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曦 《企业导报》2010,(8):232-232
惯用语在汉语中大量存在,使用面很广,也是外国留学生不得不去面对的一道语言难关。从惯用语的本体出发,总结出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学习的四大主要偏误类型,从而了解学习者本身的语言习得障碍,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词语色彩义作为高职聋生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方面重要的环节,需要引起广大聋生语文教师的重视。本文从自建的高职聋生语料库中的真实语料出发,探讨了高职聋生常见的语言色彩义偏误类型,包括语体色彩义、感情色彩义和其他色彩义。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偏误的三个主要原因,并从关注词汇教学、加强语言比较、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技术手段、革新教学内容和搭建系统框架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以期帮助高职聋生习得词语色彩义。  相似文献   

3.
汉蒙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尤其是语序和句子成分十分不同,蒙古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时难免会出现偏误,而相当一部分偏误都与语序不当或混乱有关。本文对汉蒙基本句法进行对比,同时结合蒙古汉语学习者常见的语序偏误,为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2):149-151
本文以老挝留学生为例,阐述了采集其汉语语音数据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过程,同时提出了一种使用微格VQF音频技术(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 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和缺陷跟踪机制(Defect Tracking Mechanism)来采集数据的方法,避免了传统语音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弊端,使采集到的语音数据准确、规范,从而提高老挝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效率,为建立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库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汉语难学吗?问十个留学生,会有九个留学生回答你:"难学!"那么究竟汉语难学在哪呢?通过这段时间听课,无论听的是留学生短期培训班,还是语言班,还是汉语言本科班,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还是会遇到问题的。以下是通过对比、比较的方法,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也是贯穿始终的一项教学任务,使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和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进而运用汉语顺利进行交际。本文指出了韩国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里,对外汉语习得过程和最终习得结果受汉语磨蚀的影响。对汉语磨蚀现象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不但能使学习者在减少或停止使用汉语后保持基本的交际水平,而且对语言教学中关键步骤的加强训练,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动态系统理论为框架,以美国某高校大学生和某小学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及采访的方式探讨了汉语磨蚀的现象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力的增 强,一场全球性的汉语学习热潮正在掀 起。据有关资料报导,已有70多个国家的1 00O多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日、加等国把汉语列为大学考试科目,韩国则视为“汉语托福”,世界五大洲的许多国家还派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文……。无怪乎一些专家学者都预言:“21世纪是汉语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汉字现代化研  相似文献   

9.
随着留学中国、留学江苏等计划的实施,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规模逐步增长,使用汉语电商平台的留学生也逐渐增多。因文化认同、消费习惯及汉语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电商平台使用意愿度及行为特点均具有特殊性。文章对来华留学生汉语电商平台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研究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网购行为特点,总结留学生电商平台使用问题,对促进留学生使用汉语电商平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韩国离我们并不远,但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谜。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是一个贫穷而落后的国家,但仅仅20年的工夫,韩国就令人刮目相看了。它增长的秘密是什么?现在的状况到底如何?我指导过一些韩国留学生,可惜他们太尊师,在我面前放不开,汉语、英语口头交流能力又差,想与他们聊聊,终不达意。读一些经济学专著,又太抽象,说来说去无非是市场化与开放。韩国在我心中始终是雾中的花、云中的山,谜一般的地方。帮我解开这个谜的是好友詹小洪。他有机会到韩国任教一年。了解一个国家必须在这个国家与当地普通人生活一段时间,而不是像旅游或访问那样走…  相似文献   

11.
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笔者就英汉语指称范围的差异而导致的学生中常见的母语的词汇负迁移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周琳 《价值工程》2010,29(20):168-169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环境是汉语环境,违背了语言学中语言习得理论的基本原理。由此,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瓶颈是英汉差异,本文从分析英汉语言的差异入手,着重论述其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之中,受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干扰和影响而说出或写出的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试图从二语习得中错误分析和语言迁移相关理论角度来分析大学英语作文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并探讨广大英语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中式英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相对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推动力.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其中以加拿大语言学家Tremblay&Gardner的动机模型最为出名.它展现了学习者态度,动机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动机对于二语习得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以这一理论模型为依据,探讨中国学生及留学生二语习得中动机水平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田耘 《中外管理》2006,(10):82-83
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我们都将不可避免地和韩国企业交锋。这是我们关注韩企海外本土化营销的重要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儿童这一教学对象也成为了我们教学事业的主体,不同于成人二语习得,儿童的第二语言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儿童对外汉语教材的采购就显得至关重要。文章对儿童对外汉语教材的采购现状及儿童二语习得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教材采购的三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健 《价值工程》2014,(27):281-284
针对主流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话语标记语问题,提出利用汉英双语注释为留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新思维,旨在帮助留学生掌握地道汉语口语。文章对话语标记语双语注释的体例和应当包括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讨论,并指出教材编写者的话语标记语意识、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以及教师的教材二次加工能力是话语标记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相继提出了"10万留学生计划"和"30万留学生计划"。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ZSSO)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1983年至2013年的30年间在日外国留学生总数从1.04万人增长至16.8万人。[1]虽说日本留学生政策提出较晚,但是留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惊人。因此,本文以日本留学生政策为基本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其特点,总结日本留学生教育的先进性经验,以期为我国留学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内地 [双规]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交代问题。 [双开]开除党籍并开除公职。 [海归派/海龟派]从海外回国的留学生。 [新贫族]以消费为快乐的年轻群体。 [北大荒]单身女人小团体的名字,含义是北京、大龄女青年,处于没有老公和固定男友还“荒”着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的增多,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点也在不断暴露,其中语音教学、词汇教学和汉字教学中都存在一部分教学难点。在汉语教学中的各部分中,词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棘手的教学。词汇是学习语言的根基,没有词汇,语言是建不成高楼大厦的。所以,词汇教学在一门语言的教学中就像一块"敲门砖"。本文旨在举例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问题,来说明形容词教学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