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企业对亏损弥补应按国家有关政策进行,亏损弥补的帐务处理也应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会计制度的建立也应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但现行会计制度对亏损弥补的帐务处理违背了会计准则中相关性核算原则的要求.为了能及时、清晰地反映亏损弥补情况,应在“利润分配”总帐科目下,增设相应的明细科目以提供详细的亏损弥补信息。  相似文献   

2.
刘宏 《新智慧》2008,(4):12-13
2006年7月25日,飞彩股份提出的新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采用注册资本弥补亏损,这种做法是否符合我国的法律规范引发了人们的争议。笔者就企业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的法律依据,以及以注册资本弥补亏损产生的影响和应该考虑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各民族文化大融合、大交流的背景下,翻译中的文化亏损现象不容忽视。将文化亏损现象划分为绝对文化亏损、显性文化亏损和隐性文化亏损,并对各自的成因和表现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有利于译者减少翻译中的文化亏损。  相似文献   

4.
一、经营亏损对所得税的影响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也就是说,经营亏损只能从以后年度抵减,不能从以前年度抵减,即只能后转,不能前溯。而其他各国所得税法一般都规定本期的经营亏损既可前溯,也可后转。前溯的时间从1年到3年不等。所谓前溯,是指当企业发生亏损时,可以向前追抵应税收益,从税法规定的过去期限内已交的所得税款中办理退税;所谓后转,则是指前溯期限的应税收益总额尚不足以抵补应税亏损时,其差额允许向后转抵应税收益,在未来规定的期限内抵减应付所得税款。二、我国应允许经营亏损前溯笔者认为,我国所得税法应允许企业的经营亏损前溯,原因如下:1.前溯时,企业能真正收到退税款用于弥补亏损,这对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使企业尽快扭亏为盈非常有利;而后转时,企业只能抵减应付所得税款,并无现金流入,而且企业持续亏损,则无法享受到这种税收的优惠。2.企业发生亏损,除当年经营不善、市场变化等原因外,有可能是以前年度经营隐患的原因。如果上年多计了收入或少列支了费用,也会导致下一年收入减少或费用...  相似文献   

5.
以沪深两市连续两年以上亏损的27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另外选择了27家非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为控制样本组,供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 for Windows9.0,采用立面分析法(Profile Analysis)和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辩识上市公司出现亏损的主要因素,寻找连续亏损公司和非连续亏损公司各项主要财务指标间的特征差异,以期从整体而非单项指标的角度,为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的治理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亏损,尤其是养老金亏损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改革的成功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亏损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亏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曹全清 《新智慧》2006,(1):67-67
《财会月刊》(会计版)2005年第8期刊登了郑庆华、杨丽嫒同志的《刍议会计亏损和纳税亏损的弥补》(以下简称《郑》)一。《郑》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会计亏损和纳税亏损的弥补以及两的关系和差异,笔读罢受益匪浅,但对其中“资本公积不可用于弥补亏损”的观点不敢苟同。《郑》认为,可以用于弥补亏损的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不包括法定公益金和资本公积。而笔认为,资本公积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企业隐性亏损较普遍。隐性亏损即企业虚盈实亏。这种虚盈实亏,将致使企业成为一个空壳于,直至倒闭。所以隐性亏损的危害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9.
王彦卓 《新智慧》2006,(11):33-34
一、亏损弥补的相关概念 企业进行亏损弥补核算时,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样的亏损是税法所说的应该予以弥补的亏损。要注意分清以下概念:  相似文献   

10.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造问题李江北一、当前国有银行面临的问题及转化的必然性1.国有银行大面积亏损的现状及原因1994年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农业银行全行业亏损,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在没有提取呆帐准备金的情况下仅盈利15亿元,中国建设银行盈利25亿元,中...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手工搜集的2010~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党委参与治理数据,研究党委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党委参与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绩效;党委以嵌入董事会和经理层方式参与治理能够起到提高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但党委以嵌入监事会方式参与治理未能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绩效;党委参与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质量在党委参与治理与国有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考察党委参与治理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绩效影响的异质性后发现,在商业竞争类国有企业中,党委参与治理对企业绩效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内部控制质量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但在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中,党委参与治理未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党委嵌入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的理论导向都存在思维片面性,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对立统一体。相关概念的争议误区,包括主权、治权与产权的混同化,"国"与"民"的概念教条化,国企—民企的片面对立化,国企功能边界论或国企反市场论,以及国企强势论—民企弱势论。相对于对立性的次要方面,国企与民企的统一性是主要方面。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并行不悖,国企与民企应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国有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剥削制度,由于不存在剥削,因此国有企业能够比非公有制企业的效率更高。但国有企业在世界上不是普遍存在的,即只能在少数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存在。现在,新加坡共和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不可能有任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事实上所有的新加坡政府办的企业都是公营企业,而且还都被西方国家认为是很不规范的公营企业。因而,中国改革国有企业不可能学习新加坡模式,中国建立公营企业也不应当学习新加坡政府办的企业。盲目地学习新加坡,会给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灾难,也会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中国公营企业制度的建立与规范。如果中国只有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营企业,缺少具有社会主义特性的国有企业,那改革之后中国就不会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了。因此,坚持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就是坚持中国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从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以及国有企业影响市场发展的角度阐释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同时以市场化的逻辑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个可能性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边际效应分别在市场化指数为3.61和12.12时出现向下的拐点;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临界时间点的选择是国有企业与市场,或者说是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上的总体效应综合权衡的结果;在市场取代国有企业成为产业结构变迁主导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影响市场的发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直接原因。而从企业治理结构、资产管理方式以及行业准入等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高市场化水平上的可行性,则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从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以及国有企业影响市场发展的角度阐释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同时以市场化的逻辑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个可能性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边际效应分别在市场化指数为3.61和12.12时出现向下的拐点;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临界时间点的选择是国有企业与市场,或者说是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上的总体效应综合权衡的结果;在市场取代国有企业成为产业结构变迁主导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影响市场的发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直接原因。而从企业治理结构、资产管理方式以及行业准入等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高市场化水平上的可行性,则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一致的国有国营企业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让利与承包制、股份制等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制度建设的目标。之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机制、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需要指出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混合产权制度仍需要长期探索,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国有企业和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表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与GDP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我国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不能片面强调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要通过全员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历史渊源出发,对建国以来我国国企利润分配制度进行梳理。同时,在理论溯源中对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上缴国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国企红利分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中探索出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国有企业绩效的评价一直是一个重点关注的课题。财政部等国家部委自1992年以来多次出台和更新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针对现行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为突出国有企业所需承担的经营责任和社会责任,运用德菲尔法和层次分析法改进了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2006-2010年国企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国有企业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国有企业绩效总体水平处于良好水平,可挖掘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0.
深化国有小企业改革,要重新审视小企业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走出“重大轻小”的误区;充分认识小企业改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走出“一卖就灵”的误区;当务之急要建立健全小企业的支持服务体系,走出“放任不管”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