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它承载着扩大国内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很大。本文对河北省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存性消费不断增长,但发展性消费和享乐性消费欠缺。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的同时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反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新兴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道路和政治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  相似文献   

3.
王静 《时代经贸》2013,(14):117-1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对全县城镇化状况进行调研,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静 《时代经贸》2013,(13):117-1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对全县城镇化状况进行调研,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梁树广 《经济论坛》2013,(11):156-162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三者之间关系也成为当前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本文计量检验了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四省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演进的进程、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四省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工业化达到高级阶段,农业现代化呈下降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呈正相关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呈负相关关系。四省的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和一致,表明三化发展是一种自然和市场发展过程。依此结果,文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VAR模型,利用Johansen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分析、预测方差分解分析等技术分析了1986-2013年铜陵市金融发展、城镇化及工业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显示:铜陵市金融发展、城镇化及工业化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水平对来自城镇化水平的随机扰动具有正的效应,城镇化水平对来自工业化水平的随机扰动也具有正的效应,且这种效应均是开始不断增强,随后逐渐减弱;反之城镇化及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对金融发展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据预测,今后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由路。因此,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之后,新型城镇化就成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三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完善,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改进,这为今后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渐扩大、农村发展投入比重不足等则制约着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农业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一些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的不仅表现为农业落后于工业,农村落后于城市,而且还呈现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趋势。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组织结构,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等,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湖南1952-2013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建立了反映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回归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湖南经济增长对促进城镇化有积极作用,而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贡献却不大;城镇化率的变动不仅与人均GDP有关,还受上期城镇化率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均GDP相对增加1%,湖南城镇化率相对提高0.135%;当上期城镇化率相对提高1%,城镇化率相对上升0.545%.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及影响其增长的各种因素,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把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结合起来分析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以便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13.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城市化既是人类必然经历的自然进程.也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化不仅是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转换和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集聚的过程,也将对社会构成、思想文化的传播等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在全面走向小康社会的同时.城市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快城镇化进程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道路,也不能走许多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而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即"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当前,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探索1996-2010年中国省际“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并检验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三化”耦合协调度差异不明显,仍处于初级协调状态,而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中国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各地区变异系数变化不大,且存在收敛之势.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R&D经费投入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而农村金融支持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穆良平 《经济纵横》1990,(11):14-16
<正> 职工劳动积极性不高,已成为近年来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1、为了说明问题,请看下面的调查结果。①据全国总工会1988年4—9月对全国17个城市10个行业447家企业的21万名职工的调查表明:劳动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的只占12.2%;发挥一般和不充分的占87.8%;职工的有效工时利用率平均只有50%左右,设备利用率平均为71.7%。②另据四川省总工会198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全省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职工大约只有1/3,有400万职工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持等待观望态度,有的甚至8小时以内的工作任务也没有认真完成。  相似文献   

17.
18.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三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发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立足于当前"三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今后面临的挑战,提出要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三化"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李文忠  游斌 《经济问题》2014,(4):116-119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重要基础。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构建天津市三化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学建模,计算1992~2011年度三化子系统协调度并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实证评价各个年度的协调度,进而计算天津市三化发展协调度。结果发现,自2005年起,天津市三化协调度和发展协调度失调现象日趋严重。最后就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