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我国新能源发展成绩突出近年,我国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提出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能源消费15%的目标,将新能源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政策扶持下,凭借资源和制造成本优势,我国迅速成长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大国,实现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市场和服务体系的突破性进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风电装机以突飞猛进的速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能源终端消费最为集中的区域,城市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为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国家能源局将组织开展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申报工作。据了解,全国许多省市对此都给与了高度关注,并希望得到这个荣誉,借此提升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外贸易》2014,(6):49-4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彭博新能源财经新近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太阳能系统价格下跌及许多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导致201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减少,大多数国家去年减少了可再生能源投资,但不包括水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总量的8.5%,高于2012年的7.8%。  相似文献   

4.
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财经界>: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延庆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刘兵:2006年延庆县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后,在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通过大力建设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使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使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06年~2009年全县已累计建设19个可再生能源的项目,已有5家新能源实体企业在八达岭开发区注册.到2009年末,我县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比例达到15%,是2005年2.2%比例的近7倍,是北京市2009年末3.5%比例的近5倍,提前一年完成了我县"十一五"规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WTO经济导刊》2012,(12):17-17
新报告揭示可持续能源中的商业机遇 11月8日,全球契约与埃森哲咨询公司共同发布了一份新的系列报告:《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商业的机遇》。报告通过对食品与农业、汽车、ICT、交通、金融等19个行业的行动与机遇的分析指出,商业界可以在响应与支持“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中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确定了以<农村能源的绿色解决方案>为本期封面文章后,我们最先想到要采访的人,就是史立山副司长.近年,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我们从他那里,听到了很多权威的观点和声音.在这位专家型官员眼里,农村能源确实已经到了应该充分重视的时候了,农村能源发展的方向,就是要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现代化能源技术,为农村提供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服务.我们的采访,在"农村能源的现状、趋势和解决之道"这一主题下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对《可再生能源法》广为关注的修正,显示了新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之间的矛盾并非想象中那么难以化解法律成"一纸空文"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对2006年1月1日生效的《可再生能源法》一共做了8处修改,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文捷 《中国品牌》2014,(12):72-73
韩国新能源发展迅猛与基于化石燃料的工业革命时代相比,21世纪通过使用清洁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正在转向环保、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未来能源将从石油天然气时代,转换成基于清洁能源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时代。韩国从政府层面培育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可追溯到1987年。为了综合推进替代能源的开发,1987年12月,韩国政府制定并公布了《替代能源开发促进法》,开始全面支持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9.
《WTO经济导刊》2011,(10):17-17
让所有人都使用可持续能源“联合国私营业论坛”召开 9月20日,“联合国私营业论坛:所有人都使用可持续能源”在纽约召开。来自全球的约300位企业、政府及公民组织的代表围绕联合国发起的“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新倡议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统能源开发潜力下降、能源价格快速上升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增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各国青睐。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并将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热点。新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于2005年起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规政策和规划。自此,我国部分新能源利用如光伏发电、风电等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截至去年,  相似文献   

11.
事件     
《华商》2011,(6):20-20
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投资第二大热点 根据全球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6月8日发布的调查,美国、中国、印度将是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兼并与收购投资的前三大目的地。  相似文献   

12.
《大经贸》2009,(8):8-8
7月29日,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发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8—2020).预计在2020年,广州将把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目前的1%提高至15%。新能源产业总产值预计可达4000亿元。广州市也将建设成为“新能源城市”。  相似文献   

13.
2010年9月9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针对中国发起的新能源反补贴调查,使中国陷入"双重困境"之中。面对压力,寻求突破,首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全面梳理,厘清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现状,剖析USW指控的相关内容,分析其与WTO的《补贴与反补贴规则》的相容性;并通过对美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的分析,指出美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现状与特征,在彼此对照中获得借鉴与启示,为我国从容应对压力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能源的消耗,随着煤、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开发利用可再生新能源成为当前国际关注的重点,在全球倡导环保理念的形势下,生物质能源更是以其低碳、可再生的节能减排优点在新能源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开发可持续能源是江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需要的。而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可持续的能源保障,传统的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化石能源本身也面临着日益枯竭的匮乏,这表明传统的依靠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能源革命迫在眉睫,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新能源应用而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能源革命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支持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外CSR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4,(5):14-17
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十年计划启动;联合国启动“可持续政府采购”方案;世界银行推出首个袋鼠绿色债券  相似文献   

17.
运动     
《WTO经济导刊》2013,(7):16-17
中国参与成立可再生能源俱乐部6月3日,中国、德国等十个国家在德国柏林共同创立可再生能源俱乐部,致力于加速推动国际气候谈判和具体项目实施,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参加了俱乐部成立仪式。史立山表示,近年来,政府采取切实行动支持引导可再生能源发展,得到其他国家的肯定。中国将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实施的同时,注重与俱乐部成员积极交流、探讨经验。我国首个废弃物绿色回收处理系统启动6月14日,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启动我国首个废弃物绿色回收处理系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各国争抢新能源先机 1.美国准备在新能源和环保问题上重新领导世界 在国际危机重建中,奥巴马已将能源产业选择为美国经济复兴的核心,能源改革已成为美国经济振兴的主力.奥巴马拟定的能源战略政策目标包括:实现美国石油独立、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提供大量绿色就业岗位、提高美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光伏产业和风电的发电装机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风力发电装机总量达到11亿千瓦,但能并网发电的只有4千万瓦。产能和实际的上网电量严重失衡,极大的阻碍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牵涉各个方面。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为之热情很高,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发电装机容  相似文献   

20.
高峰 《致富时代》2013,(10):12-13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国内外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作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为什么迄今在国内都没有形成大规模合理利用?相关自营企业为何还未找到盈利模式?一种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为何一直成为中国新能源领域发展中的"鸡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