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指出:“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与它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是统一的,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精神、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所构成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3.
信仰教育是当前思想理论教育的迫切任务;正确坚定的信仰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抓好学风建设,引导他们在真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实际问题,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被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又要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能够被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实现马克思主义实践大众化。高校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略论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章从思想路线,真理标准,辩证法理和历史观诸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早期传播,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受到民族地区客观存在的文化特色和地区差异影响,在传播方式、传播路径上表现出独具一格的传播特点。本文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广西早期传播特点的分析与归纳,为当前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广西传播的大众化和地区化寻求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处在社会转型快速期的伟大变革时代。由于社会结构转型滞后于经济结构转轨,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社会问题变得复杂而综合,需要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方法以有利于促进诸多问题的解决。民族教育社会学是以民族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为目标,研究民族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特别是与民族地区社会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它随时代的呼唤应运而生,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和实践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维护建设性形态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社会学理论,使其研究的成果和形成的理论直接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8.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化的过程。它是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总结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经验,找出现阶段其发展的瓶颈和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供参考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必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因时、因地制宜,用发展的眼光,准确、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表现形式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国内外历史背景和社会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而处于低潮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长期对立等是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需要完整准确掌握争运用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处理好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微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不仅仅是领导干部、教育工作者、各行各业精英人士和城市地区,更重要的在于全民参与。尤其是农村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算得上真正迈出了一大步。农民文化水平低一些,接受能力差一些,分布广泛一些,对生活问题更关注一些,所以要实现大众化,就必须根据农村的实际进行宣传。为此,传播内容本土化,宣传方式通俗化,涉及范围普遍化,教育结果实效化是推动农村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必须在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按此方法研究社会主义的劳动,必然得出的结论是:生产劳动是一个与社会生产目的相联系的范畴,凡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和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共同创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部价值;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试图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按生产要素分配寻找根据的做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如何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对此,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真理是科学的方法、革命的精神和现实的理想,它们构成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本质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正确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结合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问过程属于我国当代主流文化。追问既要看到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间的一致性与它们之间的层次性,更要洞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新的生长点——把握马克思主义主旨,瞄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性”或“现代性”的根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是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理论渊源。我国社会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根据具体国情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创造性地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新回答,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最新理论,它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升华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普适伦理,即全球伦理,有人也称普世伦理。我认为更恰当的称谓应该是普适伦理,它是与全球民主、普适自由、普适价值等一起相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而被提出的。在这里我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代小芳 《大众商务》2010,(1):268-268
普适伦理,即全球伦理,有人也称普世伦理。我认为更恰当的称谓应该是普适伦理,它是与全球民主、普适自由、普适价值等一起相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而被提出的。在这里我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认为阶级性、实践性、历史性和价值导向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特品质,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的经济分析体系。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和基本理论存在严重缺陷,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化的过程。它是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总结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经验,找出现阶段其发展的瓶颈和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供参考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内容和方法的大众化,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应把握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大众化体现了理论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也必然要回到实践中去这一基本原理,在大众化过程中要把握生活化的原则;其二,大众化能够实现的理论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这一基本观点,在大众化过程中要把握通俗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