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将计算的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许多学生都感到难度较大,公式不易记忆,但原理只是初等数学中的"按比例计算"而已。本文以半成品成本比率还原法为例,引导学生强化对计算原理的掌握,弱化记忆公式,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晓秋 《财会月刊》2015,(1):111-11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指标(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是成本分析中的难点,如果采用传统教法通过记忆公式的方法计算,学生易于混淆且难度较大。本文将连环替代法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讲解,将这一个难点问题诠释得通俗易懂,而且计算过程也更加简便,达到了化难为易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逐步结转分步法Excel模板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生产成本综合结转与还原原理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为了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而采用的一种分步法。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时,除了要计算各种产品成本之外,还必须计算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以便计算半成品的销售成本和以后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以及为进行成本评比、成本考核提供必要的成本资料。它广泛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复杂生产的企业。  相似文献   

4.
在财务管理课程学习中,会涉及到一些公式的计算。如果单纯的记忆公式,或许只能满足暂时的需要。对于公式进行分解,结合相关理论,思考其界定的原理,不仅可以对公式牢固掌握,还可以对相关理论理解得更加透彻。本文对商业信用成本与标准离差率进行公式分解,旨在提供一个深层次理解公式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财务工作人员,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个贷产品成本:作业分析;作业成本动因分析;分配成本。  相似文献   

6.
现有文献对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内涵、构成要素、计算对象、计算期和计算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仍然存在与培养成本相关的各要素诸如术语、内涵、计算对象、计算期、构成项目、计算方法和核算科目等不统一或不一致,以及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多以规范研究为主等问题。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应该模拟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原理,在科学地认定和划分与培养学生有关、与培养学生无关的各项开支的基础上,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完整、系统地研究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问题,为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从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实际应用的过渡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7.
标准成本制与作业成本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成本制,即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是为产品成本规定各种标准,并适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中对产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将成本会计的计算与控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在成本领域的具体运用。作业成本制是一种全新的成本计算方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它认为企业是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建立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由于作业消耗了资源,产出消耗了作业,因此资源应通过资源动因分配给作业形成作业成本,而作业成本应通过作业动因分配给产出。标准成本制和作业成本制是两种基本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赵莹 《价值工程》2014,(16):191-192
个别资本成本率的计算是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个别资本成本率的公式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本文归纳出计算债务资金资本成本率的通用公式,以便学生更好掌握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的构成,如果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按原始成本项目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则需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计算的步骤越多,数据处理的任务就越重,利用Excel软件建立成本还原模型可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ERP中成本管理方法的分析,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提出了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标准成本为计算依据,集成出入库业务及存货核算实现产品成本的计算、比较与分析,从而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成本进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与事后分析的目的。最后以某医药股份公司为例,阐述了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核算与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1.
童广印 《财会月刊》2011,(19):53-54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的构成,如果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按原始成本项目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则需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计算的步骤越多,数据处理的任务就越重,利用Excel软件建立成本还原模型可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正>在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中,自制半成品成本随着生产步骤逐步累计结转,在产成品的成本项目中以"自制半成品"成本反映,这一综合成本项目中,包括了最后步骤以前所有步骤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战略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作业成本计算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人们马上会联想到产品成本计算的精确性或高新技术企业。其实,这是对作业成本计算法的误解。作业成本计算法的魅力在于其战略思维。根据有关文献,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确起源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精确性动机。但是,其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成本计算精确性要求层面,深入到企业组织的作业链(Activity Chain)——价值链(Value  相似文献   

14.
在成本分析中,按产品品种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它能够找出产量、品种结构和单位成本因素对企业产品成本影响额的大小,为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提供依据。在教学上按产品品种分析可比成本时,由于成本是个综合因素,所受影响的原因很多,计算公式也多且复杂,容易记混用错,造成学习、掌握和运用的困难。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简便易学的方法,通过列表,简化对分析公式的记忆,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尚军 《会计之友》2009,(18):70-72
在成本分析中,按产品品种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它能够找出产量、品种结构和单位成本因素对企业产品成本影响额的大小,为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提供依据。在教学上按产品品种分析可比成本时,由于成本是个综合因素,所受影响的原因很多,计算公式也多且复杂,容易记混用错,造成学习、掌握和运用的困难。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简便易学的方法,通过列表,简化对分析公式的记忆,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选择使用逐步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计算产品成本。这两种方法计算的成本信息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笔者就此谈些看法,以寻求成本核算的新途径。一、两种分步法的利弊逐步结转法以各步骤的半成品(最后一个步骤为产成品)为成本计算对象,又称计列半成品成本法,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随着实物转移而结转到下一步骤,最后一个步骤即按产成品核算全部生产成本。采用逐步结转法,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保持一致,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可累计算出产品成本。用这种方法计算成本,各步骤的产品成本只有在上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完毕后才能计算…  相似文献   

17.
杨春景 《财会月刊》2011,(10):34-35
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加工企业,为了考核车间成本,通常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其方法根据各生产步骤间所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综合结转将各生产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以一个合计(综合)金额的形式转入该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成本项目。而分项结转将各生产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按照原始成本项目转入该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各个对应的成本项目中。  相似文献   

18.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以其独特的"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成本理念,使得传统成本会计系统失真的产品成本信息得以矫正,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目前,ABC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应用和发展。然而,ABC计算的成本信息只包含了经营成本,没有包含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在管理会计核算方面仅局限于息税前利润(EBIT)。企业的目标在于为股东创造财富,产品价值不但应弥  相似文献   

19.
杨文国 《价值工程》2021,40(26):169-171
在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构成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内部各责任中心的标准成本和预算成本,并对预算成本和标准成本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使标准成本与全面预算和责任成本有机结合,计算出标准成本和各责任中心执行预算的情况并对其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对责任成本的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分解,考核各责任单位的责任业绩,同时满足企业会计准则对产品成本的核算要求,发挥了准确核算和责任成本绩效考核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产品成本企划控制管理"?笔者认为,产品成本企划控制管理就是在和谐的理念下将成本管理置身于管理的最前沿,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实施充分透彻的分析,通过战略成本预测、决策、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