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5年纪特邮票概览邮电部邮政司邮票处处长徐银川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新的一年的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之际,特将制定该计划的有关想法和情况介绍如下。1995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是邮票发行体制改革后的第一个邮票年度发行计划。这一年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2.
关于邮票发行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改革邮票发行体制的建议中国通信学会邮委顾联瑜安徽省邮票公司朱忠孝现在的邮票发行工作问题很多,秩序很乱,其根源在于邮票发行的体制不顺,方针不对。分析其主要问题是:1.政企不分。邮票是由政府发行作为邮件纳费标志的有价证券。《邮政法》第十七条规定:“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等邮资凭证由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发行。”但我们现在所有的邮票都由邮票总公司负责设计、印制并通过邮票公司系统发行。邮票总公司是经营集邮业务的企业,不应具有发行邮票的政府职能。2.邮票丧失邮资凭证的本质属性。由于邮票的发行渠道不对,凡新发行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都在邮票公司和集邮门市部出售(并发放了大量预订证),邮政营业窗口很少见到,而且绝大部分没有在通信中使用,以致造成了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是专为集邮发行的错觉。近年来出现的新邮票刚一发行即在“邮市”上以高于或低于面值的价格炒卖的现象也与此有关。纪念邮票、特种邮票作为邮资凭证的本质属性正在逐渐丧失。3.邮票发行方针受集邮及“邮市”所左右。现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的设计考虑集邮多,考虑通信少。例如高面值占比例较大。1992年发行的51枚票中80分以上面值的有12枚,而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行邮票向来都是以通信为目的的。如果将邮票明显地分为集邮纪特邮票和通信用普通邮票倒使一些想买邮票的人买不到所需的邮票,而一些发行过量的邮票又因没有人购买而加大库存量。近几年,集邮爱好者大量流失,导致了集邮市场弱化和集邮业务低迷,与单纯为了集邮和收藏而发行过多的纪特邮票不无关系。邮票的需求,源于最终消费。集邮业务的发展前途仍然在于邮票的最终消费,所以集邮业务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用兴邮”的原则,真正做到以邮票的最终消费带动集邮收藏活动。我们大力提倡使用邮票,不仅因为每一件贴票的实寄品既证明了邮票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最早的十二生肖邮票文阁世界上第一枚鼠邮票邮票之国列支敦士登于1947年10月15日发行,以阿尔卑斯山的土拔鼠为主图案。世界上第一枚牛邮票是德国联邦梅克兰堡·什未林大公国1856年发行的牛头徽记邮票。世界上第一枚虎邮票是1871年阿富汗发行的,这...  相似文献   

5.
邮票属性及邮票市场辨析李端元在人们大谈商品经济理论的时候,特别是市场经济作为我国今后的经济体系问题提出来后,集邮界随之出现了对邮票属性和邮票市场问题的颇多说法,诸如“邮票就是商品”、“邮票的基本属性是商品性”、“新邮票低于面值买卖是正常现象”……等等...  相似文献   

6.
傅静  陈进  王绍棣 《邮政研究》2001,17(2):11-12
以激活集邮市场,提高邮政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对邮票题材因素影响市场价格的现状分析,引入数理统计模型,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了发行量和市场价格之间最佳结合部位的结论,从而为确定邮票发行数量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邮票体制改革之我见安徽省安庆市邮票公司舒广祥众所周知,邮票的基本属性是在通信领域作为邮资凭证,而在集邮领域,它则具有特殊属性,供人们欣赏、研究和收藏,具有保值和升值的功能,按照上述属性,邮票发行时,应该首先在通信领域流通,然后进入集邮领域,但是近十年...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邮票的全称为“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它是一种业务的载体,而非为了增加集藏品种而发行的新类型邮票。该项业务自2002年5月正式开办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尤其是在江南诸省,发展势头迅猛。而在北方,该业务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宣传,另一方面囿于地域经济的制约,尚处于模糊发展阶段。个性化邮票的性质从功能上看,早在1995年,我国发行过仅限沈阳军区使用的义务兵贴用邮票,民间俗称之为“红军邮”。该邮票具有服务专用的功能,限定了使用时间和特定使用人群,属于“军人贴用邮票”的范畴。从形式上看,19…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邮票发行的议论很多,大都是从集邮的角度去谈论,在一些报刊上出现了“邮票发行量太多”、“跌破面值”、“增套减量”等似是而非的论调。这里涉及对邮票发行的基本认识问题,例如邮票的性质、邮票有哪些功能、为什么要发行邮票等等,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这些基本认识。邮票的基本功能是“邮资凭证”寄信贴邮票,是一般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邮票是表明寄信人已经付了邮资的凭证,即“邮资凭证”。“邮资凭证”是“由国家(或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表明邮资已付的凭证。是用户使用邮政通信的主要纳费标志。”用户到邮…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区票)最早发行日期的探讨,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了。当时集邮界认为:1929年湘赣边省赤色邮票是解放区邮票中最早发行的邮票。后经考证,搞清了湘赣边区根据地和湘赣边省不是一个政区。湘赣边区根据地成立于1927年10月,存世只一年多,并不具备发行邮票的条件。被人们误认为该区发行的湘赣边省赤色邮票,实际上是成立于1931年的湘赣边省赤色邮政发行的邮票。这样,集邮界搞清了一个重大的邮政、邮票史研究课题。那么,中国解放区邮票最早发行于何年?江西省邮电管理局邮电史编辑室的同志认真查阅资料,终于查  相似文献   

11.
邮电部采取措施加强邮票管理邮政总局集邮管理处邮票是邮电部发行的邮资凭证,是用户使用邮政纳费标志的有价证券,其管理在邮政通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的邮票发行工作,在保障邮政通信使用和集邮业务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朱斌 《邮政研究》2001,17(5):44-44
德国是发行邮票比较早的国家之一。最初巴伐利亚、汉诺威、巴登等 1 9个王国和大公国各自发行邮票 ,时间大约从 1 84 9年至 1 871年底 ,共发行邮票近千种 ,多为普通邮票 ,题材以面值数字、王国的徽志和国王头像为主。有意思的是 ,德国邮票中的珍邮 ,绝大多数正是出现在这一时期。1 85 0年萨克森加入德奥邮政联盟 ,为此发行了第一套邮票 :图案是砖红色的 ,面值 3芬尼 ,用于邮寄印刷品。由于人们习惯将邮票粘在印刷品的封口位置 ,因此在拆封时往往把邮票撕毁 ,留存下来的极少。另有深红色的变体邮票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目前仅有两枚实寄封上的…  相似文献   

13.
1996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评介播雨1996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已经出台。它是如何制订的?包括哪些内容?具有什么特点?本文根据邮票发行部门介绍的情况,作一简要评介。该发行计划是在1996年纪特邮票选题计划的基础上制订的。选题计划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制订于19...  相似文献   

14.
走出低谷展望辉煌──1994年邮票简评刘玉平1994年是邮电部对我国的邮票发行管理进行改革的第二年,全年共发行21套邮票66枚、小型张6枚、套票总面值53.45元(不含小全张)。1月5日,全年最早发行的狗年生肖邮票揭开了1994年邮票发行的帷幕。该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政》2005,(6):62-62
英国私营邮件服务公司-DX邮件服务公司计划2005年春季发行邮票,向具有邮票发行垄断权的英国皇家邮政发起挑战。  相似文献   

16.
任利平 《中国邮政》2006,(11):23-24
2006年7月13日,伴随着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圆满成功,殷墟个性化邮票在河南省安阳市正式发行,截至目前,开发的全线邮品销售一空,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殷墟个性化邮票的成功发行,不仅使邮政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安阳邮政的形象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7.
荷兰皇家邮政将会成为在欧洲发行数码邮票的第一家。 TNT邮政集团荷兰分公司宣布,到2001年这项革命性的体制将在荷兰邮政市场准备就绪。用户届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全天候购买邮票,每张数码邮票将会带有独特的条型码,这项新业务主要着眼于开发中、小企业市场。该集团之所以能够迅速完成这一体系,是因为有些技术已准备就绪。他们拥有阿尔卡特设备公司和西门子公司制造的新型分拣设备,这些设备已经配备了特殊的同步扫描器,能够识别数码邮票。 截至目前,数码邮票只在美国得以普遍应用,荷兰邮政计划在今年把该系统推向荷兰市场,在未来几…  相似文献   

18.
《城市风光》邮票简介1996年10月9日,中国和新加坡将联合发行一套《城市风光》邮票。全套邮票共2权,一权是苏州盘门景致,一枚是新加坡现代都市风光。邮票图稿是从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各自设计的6个方案中选定的,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蒋智南采用水彩画法设计而...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上出现第一枚邮票开始,伪造邮票的活动就几乎同时出现了,因此世界各国邮政当局都把邮票防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我国也不例外,一直在邮票防伪领域做着积极的探索,在邮票印制中主要采取了如下五种防伪手段:1.印刷方式防伪。我国发行的邮票,一般都采用雕...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邮票中的五“小”安文良小全张将某套邮票按邮票的图案和票幅全部印在同一张纸上,四周带有装饰边的全套小张邮票。我国第一枚小全张是中华邮政1941年6月发行的节约建国小全张。新中国第一枚小全张是1958年5月30日发行的纪47M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