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该方首先从人本价值角度提出新农特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目标导向及实现方式内涵;进而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保证农民主体地位的产权条件与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条件;并从农民自身出发,认为农民具备发挥主体作用的理性前提,同时综合素质其有很强的作用;最后结合我国目前农村制度和政策特点,提出了保证农民主体地位的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本文以河北农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农民素质及农民教育的现状,通过河北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职业教育模式;“一会三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体,以思想和法制教育载体建设为手段,以实现六大转变为目标的思想和民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一批以产品为纽带、农民为主体、服务为宗旨、利益为目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承担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是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农业标准化、培育和提高农民素质、实施品牌战略和农产品营销、落实农业补助的直接主体,是架起农民之间、农民与加工流通企业之间、农民与市场之间、农民与政府之间…  相似文献   

4.
党和政府、农民组织和农民构成了农民权益保护的不同层次的主体;由于党和政府制度供给上的缺陷、农民组织的不健全、农民自身素质和能力上的欠缺,造成了农民权益保护的主体困境;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必须提升党和政府的制度供给能力、健全农民组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时代背景,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创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遵循“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系统生成机制”的分析框架,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是由核心主体、辅助主体、支持主体及乡村创业环境共同构成,主体与主体、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以政府引导机制、创业动力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共生协同机制、平衡协调机制为生成机制,致力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动态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6.
农民合作组织视角下的村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合作组织在村庄事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其作为村庄社会的内源性主体而分析,认为农民合作组织对村庄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体现在治理主体、治理基础和方式以及治理绩效等几个方面。然而,农民合作组织参与村庄治理仍面临着主体能力不足、多方不信任等一些约束条件,为此,作者提出应明确农民合作组织的功能与定位、增强其主体能力以及构建合作组织和农民之间的信任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荷兰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式,不但早已成功地解决了“三农”问题,而且使农民成为农业市场竞争主体。荷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之大、实力之强、组织之严密、功能之广泛,在发达国家中居于领先水平。像荷兰这样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能保持农业的强势,离不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劳。研究和借鉴荷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运行机制,对于江苏省发展农民经济组织、培育农产品市场竞争主体,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应对入世挑战,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前我国农民组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 《农业经济》2005,(8):26-28
农民组织是指以农民为行为主体,为了追求一定的组织目标而结成的关系结构,既包括经济组织,也包括政治组织。组织都是为一定的利益集团服务的,农民组织也不例外。农民组织的建立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对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卢春雷 《农村经济》2005,37(8):120-122
农民权利的维护问题近年来成为理论界对农民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农民权利维护中,随着农民权利主体的自觉,应确立农民、国家和集体三者主体地位,建立、确认和完善村民(自治组织)运用法律和政策对农民的合理、合法权益进行正当维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其实质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农民、处理好农民的利益问题。 在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等领导人,都强调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
集体林权改革后的林农生产投资行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辽宁省农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后林农林业生产投资现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林农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生产资金获取的难易程度、农户家庭收入、林地面积等显著影响林农投资行为,提出应拓宽林农投融资渠道、组建专业合作社和规范林业资源流转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甘肃省654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基于行为决策理论,运用Prob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文化程度差异、是否在外非农务工、是否有城镇户口等自身特征的不同,会使他们对退出宅基地的态度产生差异;农户的从众示范效应和退出宅基地后不确定性风险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最大,是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主导因素;宅基地的禀赋效应也显著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建议:(1)从社保、就业和宅基地退出后生活支出三个方面减少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不确定性风险,从而消除其宅基地退出后顾之忧;(2)利用农户的从众示范效应分批退出;(3)采取多样化的退出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林改后的福建省为例,通过对农民的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及他们对林业服务主要供给主体的认知调查,探讨切实可行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本研究的成果体现在3个方面:⑴调查了林农对林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⑵调查了林农对政府、社会及市场3个主要供给者的认知;⑶针对林农需求及认知,提出政府、社会及市场3方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相互协调与侧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国68家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本文考察了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样本数据描述、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表明:(1)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地位的确定是在合作社内开展资金互助的重要条件;(2)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可以使互助资金得到明显放大,且与同期银行基准利率比较而言可以做到贷款利率低、存款利率高;(3)被调查合作社中有54.4%的合作社通过资金互助可以满足成员的资金需求,且只有13.2%的合作社存在违约情况;(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员总数越大的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的效果越好,而且开展社际资金互助的合作社更能满足成员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5.
The implementability of area-yield insurance contracts in the presence of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farmer's "beta" linking his yield to the risk-pool's yield is examined. In the presence of fixed costs and symmetric information Mahul's result that optimality requires setting the slope of the indemnity schedule equal to each farmer's beta is confirmed. When there i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insurer and the farmer, however, this full-insurance contract is vulnerable to adverse selection, and therefore may not be implementable for general cost structures. The optimal area-yield insurance contract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s characterized.  相似文献   

16.
农村治理基础的转型与农民再组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峰  李远行 《中国农史》2007,26(1):130-134
当代中国农村治理基础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建国后实行了很长时间的集体化,使国家的治理深入农村基层,是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绑缚一体的结果;改革开放后尚有农业税费将农民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收农民的税就得为他们提供保护;免税后,则是国家对农村的扶持(主要是财政投入)义务和农民自组织(社会团体)共同维持治理的合法性。农民再组织化既是对农村治理基础转型的回应,也是对市场化进程的应对。  相似文献   

17.
辽宁集体林产权主体改革后林农投资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基于对参加辽宁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农户的调查数据,从林农对林业资金需求、资金来源渠道以及未来林业资金投资方向3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在结合辽宁各地实施的相关集体林产权改革配套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可以通过林权抵押贷款、对林农贷款继续实施利息补贴与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补贴等途径解决林农的林业资金可持续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8.
We propos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 farmer facing production uncertainty (due to a possible water shortage)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will adopt a more efficient irrigation technology. A reduced form of this model is empirically estimated using a sample of 265 farms located in Crete, Greec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farmers choose to adopt the new technology in order to hedge against production risk. In addition, we show that the farmer's human capital also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cision to adopt modern, more efficient irrigation equipment.  相似文献   

19.
在农民合作组织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对其进行控制和支持。当政府采用强控制时,支持措施以物质性资源提供为主,农民合作组织表现出强依赖性,在这种{强控制,强支持,强依赖}组织关系下,两类组织节约各自制度、交易及信息成本的行为引致农民合作组织行政科层化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构建改变两类组织之间的关系,使之表现为{弱控制,强支持,弱依赖},可选择的制度构建包括避免规定地方政府在构建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方面的绩效责任、支持措施侧重于组织知识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激励NGO等组织进行支持性投入和农民合作组织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20.
When a farmer joins 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he or she undertak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operative economically, as a co‐operator, and also in its administration, as an associate. Yet, today, researchers and directors of cooperatives are observing a drop in member participation in both spheres.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build a typology of the members of grain farmer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France, based on the members’ participation, and then use a multinomial probit model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come into play and result in a member belonging to a given category in the typology. We make the hypothesis that attitudes with respect to organizational involvement and the member's confidence in his or her co‐operative can explain these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along with individual variables tied to the member and his or her farm business, and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the co‐operative to which the member belongs. Following the analysis of the participation behavior of the 290 members in the sample, the members can be grouped into three distinct categories: “individualists,” “good soldiers,” and “engaged.” The results of the multinomial probit model on these three categories show, in particular, that attitude toward organizational involvemen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as do the presence of storage on the farm and the size of the cooperative on the probability of being an “individualist” rather than a “good soldier” or “enga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