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刚 《西部论丛》2007,(2):39-41
中国的钢铁业目前正迅猛发展着,对铁矿石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不仅是钢铁业的大事,也吸引了大批国人的密切关注。2006年,铁矿石谈判旷日持久,时间长达7个多月,但最终,我们所期待的“中国价格”并没有出现,宝钢集团及中国钢铁业仍在一声叹息中接受了19%的涨幅。2006年底,铁矿石谈判重又鸣锣开场,各界都翘首以待,希望宝钢能谈出一个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价格。  相似文献   

2.
潘万柱 《魅力中国》2013,(26):69-70
中国作为全球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本该最有发言权,但在铁矿石定价问题上连续多年痛失“话语权”,令国内钢铁业损失惨重。过去8年中。我国因进口铁矿石价格太高,损失高达7000亿元。随着铁矿石定价长协机制的终结、季度定价的兴起以及曼为灵活的短期定价的试行,全球三大矿商所期待的指数定价机制将开始实行。中国如何应对新的定价机制。并从新的机制中重拾失去多年的定价权,将深深影响我国整个钢铁工业的发展。甚至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最近,全国大小报刊都刊登这样的新闻:以宝钢为代表的16家中国钢厂成功地阻止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公司坚持加收铁矿石海运费差价的要求.从而最终将中国今年铁矿石涨价幅度锁定在71.5%的比例。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中国钢铁业取得的一项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中国钢铁在国际定价“话语权”的增大。  相似文献   

4.
备受关注的进口铁矿石价格谈判日前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从2005年4月1日起,中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扬71.5%,大大超出国内业界涨幅在30%~50%的预期。目前中国5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宝钢代表中国钢厂达成的这一协议表明,中国钢铁业已被迫接受国际矿业巨头的“天价”。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意义上说,铁矿石进口价上涨,对中小型钢企来说是灾难,而对大型钢企来说却是压力与机会并存。下游行业虽然总体来说受到一定影响,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日本新日铁公司与巴西CVRD公司达成了2005年度铁矿石涨幅71.5%后,韩国浦项公司首先接受了这一结果。尽管宝钢认为这一涨幅“超出了钢铁业能承受的范围,必将对全球钢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终还是接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要求。有分析师称,尽管中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采购份额大幅提升,但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格局在短期内还难有根本改变。按2004年进口数据推算,这一涨价将侵蚀中国钢铁行业三成的利润。  相似文献   

6.
2007铁矿石谈判:闪电战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钢铁业目前正迅猛发展着,对铁矿石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不仅是钢铁业的大事,也吸引了大批国人的密切关注。2006年,铁矿石谈判旷日持久,时间长达7个多月,但最终,我们所期待的“中国价格”并没有出现,宝钢集团及中国钢铁业仍在一声叹息中接受了19%的涨幅。2006年底,铁矿石谈判重又鸣锣开场,各界都翘首以待,希望宝钢能谈出一个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价格。  相似文献   

7.
《天津经济》2010,(8):80-80
在近日召开的中钢协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表示,国外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强行改变铁矿石贸易模式,疯狂涨价,对行业正常运行造成极大威胁,中钢协将研究对国外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反制措施,争取公平贸易的权益。单尚华分析,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市场发生了剧烈变化.国际金融资本介入。国外主要供应商利用其对资源的垄断优势,不断提高要价,今年更是变本加厉,大肆炒作铁矿石价格,为寻求短期暴利,不惜损害矿山与钢铁企业之间形成的长期稳定关系,不顾全球钢铁业的反对.强行改变已经执行多年的长协机制,以季度定价模式大幅推高矿石价格。  相似文献   

8.
铁矿石谈判风云2005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起伏跌宕,几乎打破几十年来有效运转的铁矿石贸易谈判机制“世界钢铁工业正在处于自‘二战’以来的第二个黄金期。”国际第一大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表示,“第一个黄金期从1945年开始,到1975年结束,由日本钢铁业主导。第二个黄金期从1995年开始,正在由中国主导。”他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钢铁业快速增长的状况还会持续。BHP在“第三届远东钢铁会议暨2005年中国铁矿石会议”上向到会媒体广泛散布了他们这一观点。有中国主要钢铁厂商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铁矿石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几年里,“矿”与“钢”的博弈已经带给中国钢铁业太多的尴尬,“涨价”已成为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一个无奈选择。2006年19%的涨幅使中国多支付了120亿元的成本。反观日本,因为用30年完成铁矿石战略,日本钢企对铁矿石原料涨价却并不着急。历史已经验证了矿产资源浪费与钢铁成本上升的矛盾现实,中国如何破解铁矿石涨价困局,日本的经验值得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严重产能过剩让中国钢铁业遭遇"寒冬",精致化发展成为钢铁企业未来的转型方向。2013年刚刚开始,伴随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大起大落、欧盟"钢铁行动"序幕的拉开,"唱盛"和"唱衰"钢铁行业的声音此起彼伏,中国钢铁业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1.
杨凯 《西部论丛》2007,(12):14-16
作为世界钢铁最大的生产国,中国对于钢铁市场的调控足以引起全球钢铁市场的骚动。面对逐步消减出口退税以来钢价上涨的因素,国际铁矿石生产国亦闻风而动,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变得更加纷繁复杂。我国钢铁行业的落后产能比例大,这也为我国钢铁业的发展埋下了苦果,更为可怕的是,铁矿石生产国越来越强硬的态度,其目的就是要利用“铁矿石资源越用越缺”的趋势,要挟钢铁企业,控制钢铁产业利益链。如果有一天,铁矿石原料危机上升到钢厂无法承受的程度。同时,国际铁矿石企业又伸出兼并的“利爪”。那么,对于集中度极低的中国钢铁业来说,可能是一场更可怕的“困局”,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是一场针对产业主体的大“蚕食”;特别是中小钢厂,很可能面临被国际新兴“矿钢巨头”兼并的危险。 再看国际钢铁市场,为了最有效地利用资源与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世界钢铁工业的改造、联盟、兼并重组步伐在加快,主要产钢国先后进入新一轮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阶段。钢产量世界前两名的米塔尔和安赛乐之间的兼并重组造就世界钢铁巨擘的行动已尘埃落定。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数年内,钢铁行业的下一波整合大潮将席卷中国。 中国的钢铁业似乎感到了彷徨,面临着生死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国际铁矿石定价策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娜 《改革与战略》2012,28(2):58-59,65
2008年以来,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动摇。文章针对定价模式机制的变动,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于铁矿石供需双方定价机制进行分析,揭示铁矿石定价过程中双方的谈判地位的转变,并从需方角度提出采用反"哈灵顿"博弈策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一致对外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孙玲 《中国报道》2009,(12):78-79
最大的全球铁矿石进口国却一直是贸易价格的被动接受者,“中国模式”能否在新一轮谈判中有所收获,还得先从国内钢铁业的整顿开始……  相似文献   

14.
在铁矿石定价机制上,力拓不顾中国传统长协客户的集体反对,选择了短期定价模式。  相似文献   

15.
观点     
《浙江经济》2005,(7):63-64
宋养琰:6000亿外汇储备是经济健康运行的保障,专家:中国亟需建立大宗原材料国际战略,刘明康:当前经济金融运行存在两大突出问题,刘玠:铁矿石涨价反映国内钢铁业失控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随着中国的钢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世界铁矿石主产国之一,中国铁矿石的进口量近年来竟接近世界铁矿石进口总量的一半.伴随而来的是进口价格的水涨船高.中国钢铁行业越来越体会到价格的压力.尤其是2010年初,三大矿山的漫天要价与中国钢铁企业谈判的失败令业内深思.这启示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开源节流,并在国际市场上纵横捭阖,建立铁矿石国家战略储备以综合应对.  相似文献   

17.
2月24日,宝钢国际矿业总裁刘永顺同澳大利亚哈默斯利公司、必和必拓公司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三大国际矿石巨头谈判.以其夺回进口铁矿石定价权。虽然种种征兆在先,中国钢铁业还是失去了应对这场“价格风暴”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运动直接带动了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继而导致了世界铁矿石需求量的迅速增长。随着世界尤其是我国对铁矿石需求的急剧增长,全球铁矿石开采得速度明显加快,但供给仍赶不上需求。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家,2008年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总量的52%。但中国在定价方面却缺乏相应发言权。然而国外铁矿石生产集中在三大企业,而作为主要买家的中国企业分散议价,在国际铁矿石资源上基本没有说话权利,进口铁矿石价格受制于其他国家。我们应主动加强对我国未来铁矿石战略的研究和思考,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变国际矿价谈判中受制于人的现状,争取在铁矿石价格上的发一言权,变被动为主动,从而维护我国国民经济和钢铁企业的安全与利益。  相似文献   

19.
陈祥升 《北方经济》2012,(17):99-100
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在我国主要指铁矿石、石油、大豆、稀土等。无论我国作为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我国都没有定价权,这与传统的经济理论所制定的规则是不一致的。我国铁矿石进口世界第一,2011年,国际铁矿石巨头再次更改定价规则,从年度定价改为季度定价,中国钢铁企业要比2010年多付700多亿美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4255万吨,比2008  相似文献   

20.
尚鸣 《产权导刊》2010,(7):18-19
粮食将是继石油、铁矿石之后新的全球性战略资源。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与铁矿石一样,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需要在这些大宗商品领域体现出“中国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