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潘倩 《中国经贸》2011,(2):61-61
所谓遗失物的拾得,指发现他人的遗失物而予以占有的一种法律事实。拾得遗失物,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实行为之一,本文浅谈如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内协调和处理遗失物拾得制度中的各种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
杨金三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2):180-180,F0003
关于拾得遗失物会在当事人之间成立债权关系还是物权关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利明教授主编的《民法》(第五版)认为:"拾得遗失物会在拾得人与原物的所有人之间成立债权债务关系。"[1]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原物所有人所享有的向拾得人请求返还原物的权利,在性质上应认定为物权请求权,即拾得遗失物本身会在拾得人与原物所有人之间成立物权关系。在拾得遗失物的情况下,因权利人或拾得人的其他法律行为会基于法律规定而发生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自2017年10月《民法总则》颁布施行以来,关于遗失物制度中拾得人权利与义务的失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法律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遗失物制度中拾得人权利与义务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在发生遗失物返还纠纷时,现行立法体现出了明显滞后性的结论。因此在民法典遗失物制度的编撰过程中,只有充分贯彻公平与诚实信用等民事法律基本原则,不断完善拾得人权利与义务的相关规定,才能更好的解决遗失物返还纠纷。  相似文献   

4.
桑萍 《特区经济》2008,(3):240-241
新颁布的物权法规定了遗失物拾得制度,虽然立法者并没有按照国际惯例在物权法中充分肯定所有遗失物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然而通过一些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这与我们的国情又是相符的。看来,对所有遗失物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的肯定还要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5.
从大陆法系的立法论我国遗失物法律规定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宁 《理论观察》2006,(1):90-91
我国关于遗失物的立法还不够完善,导致司法实务中有关遗失物纠纷的处理无法可依。为此,应当建立和完善物权立法,对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遗失物的悬赏广告,以及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归属等问题应作出明确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2010年3月13日,房山区良乡因一个捡垃圾的8岁小孩拾得10万元人民币并由其父交给警察而轰动。对于这个拾金不昧的经典案例,我们在探讨这些钱能给拾得者的生活带来何种改善的可能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拾金不昧的理性思考。关于他人财物的拾得和归还,我国长久以来一直是由道德准则和公序良俗来调节,这一古老的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已在民众中间形成了丝毫不亚于法律的约束力,拾得他人财物拒不归还,既要承担道德的谴责,又将面临个人社会地位和信誉的危机,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  相似文献   

7.
弗兰克作为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以抨击法律形式主义传统、破除法律确定性神话而著称,而他所强调的法律不确定性的起点就是法律事实的不确定性,即“事实怀疑论”。正是因为法律事实具有不确定性,以此为基础法官所适用的法律规则和法院的判决就自然具有不确定性。本文试从弗兰克“事实怀疑论”的内容入手,阐释其“法律事实是法官认定的主观事实”这一理论的合理性,探讨“事实怀疑论”在事实对规则适用的作用方面起到了怎样的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稽查案件事实的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的内涵,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以及稽查工作存在的困惑,指出了确立稽查案件事实的法律真实对稽查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答疑解惑     
问:用捡来信用卡取钱属信用卡诈骗罪吗? 答: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明确规定: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196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徐建智 《魅力中国》2014,(14):326-326
刑法因果关系应分为两个层次,即为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事实因果关系是确认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归因性的客观联系,法律因果关系是判断行为人对犯罪结果是否具有责任,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司法机关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从事实因果关系逐渐过渡到法律因果关系、从而认定因果关系。在确认归因性后的基础上渐渐加强对归责性的判断过程。法院对因果关系的归责性作出相应的判断时,要综合多种相关的价值元素进行考虑,如刑事政策、刑法的精神、刑罚的依据、行为的危害性以及规范违反刑法的程度、行为对结果的作用和该情况下公众的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11.
张敏丹 《中国经贸》2008,(24):63-63
本文通过观察当前我国房价畸高的现实状况,借助事实整理出近年来我国房产市场在逐步规范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出原因,从对事实的观察和原因的分析,重点从法律的角度认识国家和中央政府规制房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及不足。尝试对完善现存的规制房产市场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措施提出建议,以求我国房产市场朝更健康务实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曹庆荣 《开放潮》2005,(1):53-53
近日,福州的“熊猫先生”卢维燮慧眼识宝,捡漏拾得清末画梅名家洪亮、洪毅父子合作的《梅谱》画稿一册。  相似文献   

13.
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上的指示、规定,具有确定性。但表达这些规则的人类自然语言又同时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两个重要特征。任何法律规则都是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对立统一体。WTO法律文本的语言既具有准确性又具有模糊性。  相似文献   

14.
民法中的占有,是对于物有事实上管领力的事实,表示法律对物事实支配状态的保护。建立占有制度,在我国有其独特的意义与存在价值。该文将试图对我国民法中的占有制度做全面的、辨证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群 《辽宁经济》2006,(5):85-85
按照我国现行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在现实的劳动就业市场中,并非所有的劳动关系都能依照法律规定建立,因而导致事实劳动关系的大量存在。如何认定及规范事实劳动关系在劳动保障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种经济因素使得商品房价格飞涨,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从商品房角度来讲,是令一部分人望而却步的。因而,通过购买一套二手房来做自己的居所也未尝不可。这也是导致二手房交易凸显红火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因如此,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法律问题亦不容忽视,实践中,二手房交易有通过中介完成的,也有买卖双方自主完成的,但都离不开法律行为、法律事实以及法律关系的陪伴。  相似文献   

17.
司晓宇 《魅力中国》2013,(25):327-327
“法律是行政机关安身立命的根本。它既是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起点。也是行政治理创新的保护伞”。“所谓的“网络民意”可能都是两边倒的、跟风的。行政执法因民意而乱了阵脚。未依据相应的法律事实,本身就是对法律的违背”  相似文献   

18.
刘艳秋 《理论观察》2010,(1):167-168
近年来,一些新闻媒体因新闻报道特别是批评报道引发纠纷甚至对簿公堂的事例屡见不鲜。这些引发纠纷的批评报道,从客观方面看,一是报道的基本事实失实:二是报道中所作的结论或发表的评论不准确、不客观、不公正,违背了基本事实或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相似文献   

19.
历史事实与法律事实概念分属于看似壁垒森严、畛域分明的不同学科,但仔细对之加以考察,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相似的地方。在对历史事实和法律事实这两者的简要分析中,探讨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20.
于淑霞  李芳 《魅力中国》2009,(14):67-68
劳动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其在劳动法中占据核心的地位。劳动合同的法律属性如何,应如何定位;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法律适用有密切联系,应如何解决;违约金条款在劳动合同中普遍适用,对违约金条款应如何看待,本文就劳动合同这些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争议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