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慧 《西部大开发》2011,(10):107-10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张晶 《魅力中国》2011,(20):238-238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课程,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但一听综合实践课,很多老师会把综合实践课的理解成学科活动课、延伸课,结果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没有落到实处。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实践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3.
韩存福 《魅力中国》2013,(22):147-14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主要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基础,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我想就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吴培强 《魅力中国》2013,(10):143-144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全新的教育观、学习观,从传统的知识培养转变到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上。物理是一门重要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5.
综合与实践是一轮课改后,小学数学课程中新增设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如何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在活动中收到实效,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算24点》这节综合实践课为例,在承认学生群体具有差异的同时,试图在教学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采用差异教学的尝试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林蓉珍 《开放潮》2008,(4):92-92
一、错位了确定主题的主体 学生往往缺乏提出活动主题或问题的经验,对刚进入三年级新课改实验的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准备阶段,往往由教师提出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这也许是变通之策。然而有些学校、教师常常把变通之策误作通用、便捷之策,这就失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裴鸾凤 《魅力中国》2010,(16):242-24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门课程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课外拓展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要求开卷考试的课程,对这方面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近几年,我校学生的平均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对其从业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职业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新时代对新型会计人员的要求,结合会计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的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首先需要开发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这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教育目标、学校特色、区域位置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可以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0.
过晓芳 《新西部(上)》2009,(8):193-193,196
运筹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文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角度出发,分析了运筹学的学科特征,提出了运筹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主要是: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数学知识体系的渗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1.
周贤 《魅力中国》2014,(12):157-157
化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它要求该专业毕业生能够很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强,勇于实践,善于实践。为此,需要加强化工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满足时代对人才。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贺志敏 《魅力中国》2014,(1):304-304
一、课程纲要〈br〉 课程名称:《滚滚黄河水,悠悠中原情--综合活动类校本课程设计方案》〈br〉 课程设计: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师贺志敏〈br〉 教学材料:自编〈br〉 适用年级:高一、二年级〈br〉 课程类型:综合实践类选修课〈br〉 总课时:6个课时〈br〉 课程简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而多样的文化资源,如:古都文化类、戏曲文化类、武术文化类等。这些都是优质而又宝贵的校本课程资源,本课程依托历史学科,以及中原地区丰富的历史资源,开发了《中原文化》这门校本课程。通过引领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合作探讨等综合实践活动,陶冶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丰富社会经历、积累社会经验;增进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崇高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为广泛联系的科学。对于青少年来说,它可以揭开大千世界的奥秘,又可以使他们志向高远,憧憬未来,应该是学生们最为钟情的一门课程。然而,有时它竟是学生最为恐惧和头疼的课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本文重点分析新课改下高一学生学习物理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课程资源与课程实施密不可分,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特殊的意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的要求,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健康人格的要求,又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文章揭示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内涵;明确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要求;探寻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载体,以专题为形式,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的综合性学习课程。其总体目标是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实践,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共同、综合的学习机会和空间,使其将知识学习、实际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等统一起来,最终促使其综合能力的形成。活动课程的具体操作形式主要是:每一学期选择有意义的课题,比如环境、人口、网络、食品安全、社区生活、能源、交通、扶贫、赈灾、新技术等,拟定活动计划,然后让每一个人按课题参加活动,可以是几个人一组,也可以是一个人为独立一组,围绕课题搜集书面资料,通过思考,提出方案,并实际解决问题,作出结论。从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角度而言,它主  相似文献   

16.
黄小露 《魅力中国》2010,(11):206-207
一、让中学生走进时尚瑜伽 (一)体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艺术课程提出:高中艺术课程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性课程。它特别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它坚持综合化的课程方向,注重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和其他科目的相互融会与贯通,特别强调课程中的综合不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的初械叠加,  相似文献   

17.
贾红雨 《魅力中国》2014,(3):237-238
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改提倡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探究学习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和过程评价。探究性学习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它的核心是学生的研究活动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它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习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相似文献   

18.
<纺纱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有很强的实践性.新课改增加了实践课的课时量,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出素质好,动手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的终结性评价模式提出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特征。本文对目前高职高专"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特点及《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形成性评价应用于高职高专"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对国内外小学数学基础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对比基础上,根据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分析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提出并构建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培育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教育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从课前调查、生活实际、课堂教学、课后延伸等方面,着力培育学生信息采集、知识获取、合作交流以及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