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立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强化法制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建立健全农村担保机制、构筑信息平台六个方面,对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及其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所以,建设新农村必须重构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体,是农村金融生态链的重要环节.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农村信用社乃至整个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几经变迁和体制改革,终归定位为地方金融机构,其改革与发展,事关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事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事关支持“三农”发展。探讨如何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地方金融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环境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捷 《西南金融》2006,(8):63-6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资金融通及其农村的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但是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决定着农村金融的发展。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发挥农村金融高效配置资金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实现的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由于农村信用环境问题,影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和融资效益的发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是新农村建设中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的基础条件与前提。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其改革与发展事关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被动改革和地方政府的干预使得广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目标、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应在明确改组农村合作银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县域农村信用社的积极性,进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银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尚面临许多瓶颈,其中农村金融问题尤其令人关注.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着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败.但我围农村信用社不仅在正式制度安排方面尚不规范,而且还受到了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缺失直接制约了其经营业务的开展;而农村长期形成的习俗与社会关系抵押等非正式制度因素以及衍生的非正式金融,则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农村信用社的非正式制度改革,加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信用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几乎遍及所有的乡镇,是联系农村千家万户的金融纽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与农村信用社的体制就一直处于改革和探索阶段.纵观农村信用社改革历程,其艰巨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金融多元化:农村金融改革绕不开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忠 《西安金融》2007,(1):12-17
从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到现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从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分离,到这次以微观机制再造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要将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现有农村金融体系改造成既能满足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和农户的有拉赍金需要,又具有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而金融多元化是可持续发展和有拉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撤出其贷款业务,国家也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客观上使农村信用社成为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处于垄断的地位。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将一个县的农村信用社变成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再加入市联社、省联社,进一步强化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颖 《中国金融》1996,(10):14-16
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薛颖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巩固和发展的基础。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提高服务质量,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11.
《浙江金融》2003,(9):1-1
农村信用社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农村信用社在探索体制改革、改进经营管理、增强为农服务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已逐步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继续深化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意义十分重大,要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现实需要,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从促进农村信用社自身健康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角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纵观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历程,无不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相关,每一次改革都表现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促使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出现了新的模式。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在当前农村经济转轨时期,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应长期保持以县为单位的法人格局,这将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长期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的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的多样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几年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资金实力逐步增强,服务"三农"水平不断提高,在支持农村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总的来说,仍属初创探索阶段,如何更好地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持续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笔者认为工作中应力求做到"三个创新"。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应转换思路,加快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金融组织向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民营带。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规范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规范与发展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副组长段晓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明确界定,通过改革,要形成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新格局。农村信用社与农...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增加农村金融产品供给,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机构中仍处于垄断地位,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贷款占农村金融供给的绝大部分,所以,解决好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问题将有助于缓解整个农村的资金需求不足,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服务.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关键是要靠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发展. 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必须有一个规范、健全的农村金融体制来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将有助于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农村信用社具有适应农村环境的特殊优势,必须在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为“三农”服务的主体功能,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邮政储蓄在农村吸储的资金回流,结合农村保险的推出吸引商业性金融参与农村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直观的经营风险就是产生的不起贷款,从本质上看,则表现为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全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走访文山州辖内农村信用社(注: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本调查中数据均不合2005年6月由原工行广南、富宁、西畴三县支行改革并入农村信用社部分),分析农村信用社改革时期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