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电信网的发展速度已居世界前列,全网容量规模已成为世界最大电信网之一。全国的长途、本地交换中继已实现了程控数字化、宽带化,但用户接入网(以下简称“接入网”)仍以传统的模拟铜缆为主要的传输媒体,技术装备落后,使用业务单一,难以适应邮电通信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通信的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化电信网的瓶颈。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各种通信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就成为当前我国电信网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要“积极、稳妥、务实、创新”做好接入网工作。我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公用电信网的发展十分迅速,全网规模成为世界最大的电信网之一。到9月底,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3亿门,城乡电话总数达到1亿多户。全国长途、本地交换已基本实现了程控数字化。现代电信网由交换网、传输网和接入网三大部分组成。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的通信网已实现从模拟到数字、从电缆到光缆,从PDH到SDH的飞跃,国际上最先进的高新技术应用到传输网和交换网中,但  相似文献   

3.
现代电信网是由长途网和本地网组成的,本地网是由本地中继网与用户接入网组成的。接入网点多、面广、量大,凡是有用户的地方就存在接入网;接入网的建设投资费用较大,根据各国建设电话网的资料,用户接入网的建设费用占电话网建设总投资的30%至40%。较好地解决电信网中的用户接入网,合理地组织用户接入网,这对现代电信网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接入网的概念及其在通信网中的位置 整个公用电信网络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交换网、传输网与接入网,其关系如图1所示。 接入网即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部分,通常包括用户传输系统、复用设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和用户/网络接口设备。我国电信网目前仍以话音业务为主,数据用户已达2000万用户。但随着话音、多  相似文献   

5.
到1995年底,北京市本地公众电话网的交换机已达到237.5万门,与此配套的用户接入网已非常庞大,但是这之中数字化的比重却不高,据统计,铜线电缆约占90%以上,光纤用户环路系统(SLC)约占8%左右的。根据发展规划,今年北京局将要花大气力去推进新技术在用户接入网中的应用。 用户接入网的处的地位 随着交换机程控化和中继电缆化,现在电信网中就剩下电话局到用户(即接入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现代通信网正向着ISDN的方向发展,而数字化的交换、传输、用户接入网则是实现ISDN的技术基础。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长途骨干通信网、本地通信网、及市话传输网已基本实现数字化,不久前四川省普格县程控交换机的顺利开通表明我国的长途及本地交换系统已基本实现程控化,相比之下,作为通信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通信网上程控化、数字化占统治地位,接入网建设引起了电信运营者、设备生产厂家的普遍重视。目前处于接入网位置的设施仍以铜缆线对为主,接入网作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系统,在电信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投资比重大,而且直接关系到当前和未来  相似文献   

8.
蒋力三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5):34-34,36,38,40
发展接入网是网路优化、电信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安徽省本地网局用交换机每年增加近百万门,接入网的建设发展,为向“大容量、少局所”的网路结构优化创造了条件,接入网称为电信网的“最后一公里”当前用户需求已开始由传统的电话业务向新业务领域拓展,原有的以铜线为主的接入手段以不能适应数字化、  相似文献   

9.
车力军 《中国电信建设》2001,13(7):6-7,10,12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电信事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电信基本业务需求旺盛,也带来了接入网(AN)的大发展,从非常热的V5接入到接入网业务综合、宽带化,步伐很快。可以说宽带化、IP化,传统通信业务扩展到多媒体通信业务、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等,将成为我国接入网的总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本地网的优化工作,用接入网新技术逐渐改造接入网,并进行宽带接入网试验。虽然我国电信网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原来电信基础较差,目前财力、物力仍然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使我国宽带接入网的建设能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人们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初具规模的我国电信网,实现了骨干网的传输和交换,本地网的中继传输和交换数字化,但用户接入网(以下简称接入网)仍以采用模拟传输方式的铜线为主要传送媒体,成为现代电信网的“瓶颈”。这同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各种通信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不相适应,因此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就成为当前我国电信网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接入网发展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电信接入网发展建设是从试验开始的,共有17个中外厂商参加试验,免费提供近25种产品,开出35个试验点。经过两年的试验。中国电信制订了一系列的技术体制、标准、规范,制订了我国发展接入网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用电信网在实现数字交换程控化、数字传输光缆化和接入网综合化发展的今天,数字微波通信仍将有市场发展的新机遇,除电信网外,专用市场主要应用领域为GSM和无线本地环路,专用市场的无线本地环路建立和数字蜂窝系统的扩容,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农村电话、LAN对LAN无线连接和电视广播等领域正成为微波通信部门及商家追逐的热点。 尽管微波传输受到视线距离内障碍的限制,许多设备供应商仍然声称可在任何地区建立长途或短途网。对于长距离连接,通常采用较低的频率,因为它们更稳定。典型的应用为支持100公里中继段或在1.2GHz至10GHz的低波段工作,微波中继经常被用来将有线业务扩展到农村地区。在我国有线长途电信网,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仍然是重要的传输手段之一,“九五”国家重点微波干线扩容改造工程京汉广SDH工程已全线动工,将在长途电信传输网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V5接口是专为接入网发展而提出的在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统一、标准的接口。V5接口的测试既是检验接入网系统设备和交换机的V5接口与标准是否一致的必要手段,又是保证接入网稳定可靠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V5规程测试仪在中国电信接入网现场试验中的作用,介绍接入网现场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一、接入网现场试验和测试 1996年和1997年间,在我国的接入网V5接口规程等相关标准制订的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一些国内外专家的说法,现代电信网是由核心网、接入网及用户驻地网等三部分组成。在现今传输网和交换网构成的核心网已实现数字化、宽带化和因特网发展迅猛的同时,接入网的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由于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长途电话网变得越来越庞大,不少城市出现了多部长途交换机,使得长途网的组织日益复杂;同时由于用户对宽带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运营者面临着现有窄带长途网如何演变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合理地组织和发展现有的长途电话网,也必然会对长途交换机的容量提出一  相似文献   

16.
接入网建设的必要性及问题牛忠宇接入网是电信网演进的产物,在考虑电信网发展规划时应当注意接入网的建设。一、发展接入网的必要性1、高速数据和多媒体通信等新业务需要宽带接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于高速数据通信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多媒体计算机与通信...  相似文献   

17.
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是国际电联(ITU)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它除了包含用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外,还可以包括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和用户/网络接口设备。在ITU-T第13研究组的最新建议G.963中,把接入网(AN)定义为本地交换机(LE)与用户端设备(TE)之间的实施系统,其目的是综合考虑本地交换局(LE),用户环路和终端设备(TE),通过有限的标准化接口,将各种用户的功能需求接入业务节点。接入网新概念的引入,给电信网的发展将带来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用户对多种业务需求的增长,接入网已成为电信网发展的瓶颈。为进一步促进首都电信网的发展建设,推动首都信息化工程,北京电信通信学会于1998年12月18-19日在京召开“接入网技术发展研讨会”。 会议代表来自首都科研院所及北京市电信管理局专家学者。会上,代表们对接入网中的交换、网管、接口、业务预测、经营策略、设备开发等多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以下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1.接入网的重要性。随着新业务、新技术的采用,接入网占整个通信网投资的比例将比过去更大。而且近年来,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 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电信体制的不断改革,接入网市场的逐渐开放,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扩大,新业务需求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SDH、ATM技术、用户终端接入技术的日益成熟,接入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接入网的建设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发展、通信市场发展和竞争的必然。用户光纤接入网作为电信网的基础,多年来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几乎没有多大发展,仍然以传统音频双绞线接入话音和窄带通信业务。虽然HDSL、ADSL等技术开始应用,铜缆接入网固有的窄带宽、高损耗的特点已经越为越  相似文献   

20.
中国邮电通信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到1997年底,我国局用交换机总容量已达1.08亿门,网络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位;中国电信移动电话发展到1322.9万户,已成为全球第三移动电话大国;中国无线寻呼用户发展已近6000万户,居全球第一位。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共有专用长途网15个,地区性专用网约1000个,专用交换机容量达552万门。通信电路总数为11.3万路,长途终端复用设备总数为31.1万路端,其长途光缆长度达11.4万芯公理,涉及铁道、电力、气象、军队、石油、公安、矿质等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