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考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特殊性,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从变动费用和时间约束的条件进行修改,建立适用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由于选址模型是NP问题,故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B2C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B2C电子商务企业也逐渐显现出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即为配送中心建设滞后.本文根据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特点,建立了符合该类型企业发展需要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和MATLAB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算例进行求解,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B2C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B2C电子商务企业也逐渐显现出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即为配送中心建设滞后。本文根据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特点,建立了符合该类型企业发展需要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和MATLAB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算例进行求解,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物流网络中,配送中心连接着供货点和需求点,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在物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搞好配送中心的选址将对物流系统作用的发挥乃至物流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是否合理,对物流配迭中心功能的发挥和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都有极大的影响。研究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流程,找出流程中存在的约束条件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两大问题,是配送中心合理选址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的普及和渗透,并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物流行业作为近年来才兴起的新兴行业,是基于电子商务而产生的,满足客户的个人需求,通过最低的运输成本,来对货物进行运输配送,使得货物能够从产地转移到消费地区的整个流程.而对于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而言,由于要保证货物的新鲜程度,就要做到配送速度快、减少损耗和污染,因此,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章敬东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0):145-145
通过对仙林大学城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介绍了建立针对学生的学子超市连锁经营商店的重要性,探讨了学子超市配送中心位置选址的方法:说明了配送中心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理论选址进行修正,指出了物流设施选址应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医药行业配送中心仓库选址为研究对象,结合该企业实际情况考虑选址时运输费用和其他影响因素,利用P-中值模型,通过启发式算法得到配送中心仓库地址的满意解,再通过加权评分法对定性因素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后得到库存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食盐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食盐配送中心选址有利于节省食盐流通费用,提高食盐的流通效率。因此,深圳市食盐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对于深圳市食盐流通现代化体系的建设是重要的。文章从影响食盐配送中心选址的主要因素以及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食盐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同时结合重心法模型来测算配送中心的选址,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科技资源空间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科技资源作为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高效配置,对我国实现从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科技资源配置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现阶段对于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主要从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分别是科技资源的空间分布现状、配置模式、配置效率、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总的来说,在理论研究和空间视角方面重视不够,应当在今后加强地理学区位论和空间组织结构理论的指导,从空间视角出发对科技资源空间配置的模式、机制、效率等问题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GIS决策支持系统下的物流中心配送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于货物的配送分区,业者主要依据经验法则,但当需求点增多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方法恐怕就难以胜任。文章尝试将配送分区问题转化为仓库区位和网络区位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和简例模拟,并根据简例条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Trans CAD软件进行仿真,通过比较两种方式的分区效果,为业者利用GIS系统进行合理分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演进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文献分析法,将我国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的萌芽阶段(1978—1993);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框架的初步形成阶段(1994—2000);城市土地优化配置技术和方法的发展阶段(2001年以来)。研究认为我国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研究逐渐从优化配置的理论过度到优化配置技术和方法,城市土地利用空间配置的综合研究欠缺,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的微观研究还有待加强。今后,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包括城市土地空间优化配置、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的外部效应、城市与区域土地利用关系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企业网络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网络是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组织的最主要形式之一,19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企业网络理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正以一种全新的范式改变着企业理论的研究视野。在综合西方学者企业网络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激进学派、新经济社会学派、新政治经济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派等四个视角对企业网络形成机制进行梳理。以价值链、关系、权力、制度为主要维度,对弹性生产、新竞争、嵌入、社会网络、制度厚实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企业网络研究应该注重物质和社会制度层面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4):43-48
我国国民贫富差距较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政府在税收方面采取了很多政策举措,希冀对居民收入分配进行调节,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并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使税制整体呈现出累退性,个人所得税对工薪收入的过分关注以及对财产性收入调节的缺位,增强了个人所得税制收入分配逆向调节的特征,财产税的缺失导致富裕家庭大量财产游离于政府税收制度调节之外。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国在业人口总体、第一、三产业人口分布相对不均衡,第二产业人口分布较不均衡。1982—2005年集中指数变动表明,在业人口总体和第一、三产业人口保持相对不均衡的分布格局,第二产业人口分布由相对不均衡跃升为较不均衡。相对于1982年,在业人口总体和第一产业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性下降,第二、三产业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性提升。2000年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和综合因素的在业人口分布的相对偏差度在1%以下,东、中、西部各种因素的偏差系数在9%以下,南、北方各种因素的偏差系数在4%以下,表明中国在业人口非均衡分布具有内在合理性;资源因素和经济因素对中国在业人口非均衡分布影响的贡献度为65对35。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最基本属性,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对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在中、东、西三大地带及分市县层次上的相关关系及动态演进的多侧面分析,表明: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衡性明显,人口经济活力中部强,而东西部山区弱;动态演化总体上具有向中部地带集聚的趋势,符合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1990年以来又有分散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西部丘陵山区人口与经济动态呈逆向演化态势,是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21世纪初,应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战略,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区域物流不仅是21世纪全球城市区域产业升级的必然诉求,而且也是城市群产业空间组织的基石。以长三角为实证,利用统计分析和基于GIS的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等方法剖析长三角区域物流演化过程,发现: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组织现状呈现:①区域物流呈单中心等级扩散格局,城市间差异大,并呈扩大趋势;②区域物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廊道效应突出;③物流园区数量呈城镇等级梯度特征,且自成体系。城市群物流就业的区位商空间演化格局呈现:①长三角区域物流呈现"一心两团多点"向"一心两极多点"的空间演化历程;②区域物流空间集聚态势趋向强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