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分是作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但土壤含盐浓度超过作物正常的耐盐力,将会使作物产生生理干旱,扰乱作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影响作物产量或绝产。本文着重对引黄灌溉对灌区土壤含盐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土壤含盐量与引水灌溉的关系,研究水盐运动规律,寻求水盐调控更好的新的方法,对引黄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盐碱地改良、防治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引黄灌溉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5.
引黄灌溉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开河灌区的分析研究,得出引黄灌溉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即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升高和地下水污染,并提出减小影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引黄灌溉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黄灌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用水管理体系,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小开河灌区的分析研究,得出引黄灌溉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即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升高和地下水污染。并对相应的影响提出对策分析以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量中期预测方法。分析了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基本原理,阐述了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引黄灌溉需水量分离等引黄灌溉需水预测的关键参数和方法。作物需水量可采用修订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预测;有效降水量预测可采用美国垦务局推荐方法;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采用该系数与末级渠道灌溉控制单元至支渠分水口的距离、渠道衬砌率等的线性方程估算;引黄灌溉需水量的分离可采用高精度遥感技术确定引黄灌溉面积,并通过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从灌区供水水源中分离出引黄供水需求量。上述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黄河下游农业用水需求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引黄泥沙对小开河灌区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开河引黄灌区浑水灌溉10年后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黄泥沙对土壤理化性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土壤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0.25mm的中粗沙有所减少,0.05~0.25 mm的细沙明显减少,<0.05 mm的黏粒含量明显增加.引黄泥沙使土壤容重减小,土壤结构性与孔隙状况更趋合理.与清水灌溉相比较,土壤有机质、全P、速效N、速效K等含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土壤速效K含量明显提高;土壤全N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土壤速效P含量有一定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灌溉水及土壤中含盐量对作物出苗情况的影响,采用盆栽的方式,选取了几种耐盐性不同的作物和牧草,对微咸水灌溉与土壤初始含盐量对作物的出苗率及出苗时间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和土壤初始含盐量的增大,作物的出苗率逐渐减小,出苗时间逐渐变长;土壤初始含盐量和由灌溉水带入土壤中的盐分数量相当时,灌溉水矿化度对作物出苗率和出苗时间的影响都大于土壤初始含盐量对其的影响,且作物耐盐性越强,这种差别越明显。灌溉水中的含盐量对作物的影响要大于土壤中的含盐量,因此,对于矿化度较高的微咸水资源,不可以用于灌溉,但可以用于盐碱地淋洗盐分。  相似文献   

10.
贾国华 《山东水利》2011,(7):39-39,41
简述聊城市整体灌溉概况,并分析引黄灌区引水困难及产生灌溉死角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以期解决灌区灌溉死角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河足沿岸许多地区农业生产的保证,但引黄灌溉必然涉及泥沙问题.借助于山东省西部引黄灌溉年限不一形成的天然试验场,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几年到几十年时间尺度上引黄灌溉对土壤物理性质的累积影响.结果表明,引黄灌溉引起了土壤容重的略微增加,孔隙度增加幅度小,出现土壤质地枯化趋势,细小泥沙颗粒入田促进了团聚体形成,但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祖厉河流域径流变化规律及引黄灌溉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计算出了回归水量及回归系统,并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实测径流资源还原为天然径流,使水文资料具有一致性和科学性,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黄河调水调沙在最大程度地减少黄河水库和河道淤积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黄河下游防洪能力,然而由于调水调沙导致黄河主河槽及小流量时黄河水位的降低,对部分引黄灌区引水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结合中牟引黄灌区实际,就黄河调水调沙对中牟引黄灌区的不利影响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对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引水能力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吴登忠  宋先孟  赵琳 《山东水利》2013,(4):54-55,57
齐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引黄灌溉已有近40年的历史,其对增加全县粮食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近期外部条件的变化,存在着引水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没有减少、输水能力降低、缺少调蓄工程等问题,提出了统筹规划、疏浚清淤、加快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兴建调蓄工程、落实保障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引黄灌溉对耕层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山东省聊城市引黄灌溉形成的天然试验场,2007年采集土壤样品与1987年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几十年内引黄灌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肥力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黄河泥沙携带的养分对引黄灌区土壤肥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武清县污水灌溉情况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详细介绍了天津市武清县的污水灌溉情况 ,从受影响较大的地下水、土壤、农作物、人群健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武清县的污染情况 ,指出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已对武清县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对策研究:论提水灌溉的作用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形势下,对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泥沙自理和利用庆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变泥沙“包袱”为“资源”。泥沙长距离输送,使绝大部分泥沙进入田间,就可实现引黄灌溉的良性循环。除了以往有效的措施外,本文在总结灌区渠道不同部位设置提水泵站设施作用与效果的同进,通过建立灌区渠道悬移质冲刷计算模型,对其减淤清淤的作用与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吴颂平 《人民黄河》1998,20(2):24-25
赵口引黄灌区是河南省大型引黄灌区之一。该灌区包括开封县、通许县、尉氏县的大部分,以及中牟县、开封市郊区的少部分,总面积2352km2,设计灌溉面积15.3万hm2。1970年原水电部批准将该灌区建成黄河下游大型放淤试点工程,70、80年代在灌区内淤地近1.3万hm2,使沿黄乡村的沙荒、盐碱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988年以来,灌区因地制宜采用多种灌溉模式进行了配套建设,西南部以自流为主,灌排分设、井渠结合;东南部为引黄补源区,以井灌为主,灌排合一,井灌和分散提灌相结合。经过赵口一期工程(为河南省”八五”重点基…  相似文献   

19.
水淼  张小丹 《中国水利》2011,(11):31-32
一、引黄灌区对增加河南省粮食产能的重要性在全国新增1 000亿斤(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河南省增产任务为77.5亿kg,占全国增产任务的15.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