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还包括人与自己的和谐(即"己和"),以及人与他人的和谐(即"他和")。其中,"己和"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因为一个人只有首先做到了尊重自己、接纳自己,才会去尊重和欣赏他人,也才能去  相似文献   

2.
夏关根 《金卡工程》2009,13(8):124-124
物权变动一直是民法理论关注的焦点,它涉及一个国家"静"的财产秩序和"动"的交易安全.在我国<物权法>颁布后,人们对我国自己的物权变动模式产生了争论.本文认为,不清晰认识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就无法理清交易关系中各种复杂的法律关系,从而影响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而要认识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首先需要了解各种典型的变动模式,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我国的物权法.本文就是在粗浅探讨了各种物权变动模式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属于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既有利于投资,也有利于消费。但眼下,我们应该首先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人"的问题和"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电灯第一次照亮人类的夜晚,有人高喊"爱迪生万岁".有很多人曾自称"万岁",也有很多人被歌颂为"万岁".这些"万岁"有真有假,呼喊者有口无心,被称为"万岁"的人,也就是听听,自己骗自己. 爱迪生的"万岁",是真的.因为,他和爱迪生们造就了一个摩登时代.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老百姓通常把理财与投资等同起来,他们到理财中心时,首先问理财师的是:"给你一些资金,你可以给我多少收益率?"可见,人们总是将理财与投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投资"和"理财"不能等同。理财关注的是人生规划,是教你怎样用好手头每一分钱的学问,它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还要考虑财富的保障,而投资关注的是如何钱生钱的问题。因此,理财的内容比投资要宽得多,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炒股等投资行为等同于理财,而应将理财看作是一个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和过程,使人的一生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从而使自己生活无忧。在国外,理财…  相似文献   

6.
贾兰梅 《甘肃金融》2003,(11):38-38,40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政无信必颓.近年来在会计界提倡的"诚实守信,操守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针对当前在我国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假账、假的经济信息不断出现,给国民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而提出的,已经引起每个会计人员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当前在会计界广泛宣传诚信教育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它最起码告诫会计人员首先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所具有的基本品德",本文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都觉得"我有养老金",但并未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很可能不是真实的养老金.正如《不上班也能月领万元》一书所述,在考虑养老时,要区分两个概念:退休收入和养老资产.很多人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但实际上,拥有养老资产并不等于有真实的养老金. 真实的养老金指的是退休收入.这里需要进一步区分两个概念:收入和收益.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很多人非常在意收益,但绝少有人关注收入.  相似文献   

8.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不了解互联 网的人应该首先定位到-个男性.可事 实恰恰相反,她是位智勇双全的夫人、传承西方思想的母亲和别人用欢乐抑或悲情去诠释的商业奇葩."教父"只是一个符号.如果你愿意,同样可以称她 为"教母",就如别人称她为"先驱"时,尽管她戏说自己算得上"先烈".她就是张树新,一个在故事中演绎人生的女人,这不仅仅因为她是互联网的先驱,还有她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酿就的百味商传.  相似文献   

9.
朱伟一 《国际融资》2007,83(9):29-33
安然对美国股市的打击,不亚于"9·11"突袭对美国的打击.两次打击都首先是心理上的."9·11"之后,美国本土不再安全,哪怕是坐在自己家里,也会祸从天降.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有些人活得轰轰烈烈,有些人活得平平淡淡,酒店人属于后者身着统一的工作服,各司其职,关注细节,完善服务,力求使每一位走进酒店的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服务别人,快乐自己,……  相似文献   

11.
黄诗卉 《财会学习》2018,(5):106-108
近年税收法定原则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财税限定"的发展历程,在中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对实现法治国家具有重要价值.我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将其与"税收法定原则"紧密联系起来,探讨依宪征税的益处、财政分权以及更好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一辈子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人生体验,你自己对自己一辈子生活的满意程度."这是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眼里的"一辈子"幸福标准.先买后付,借贷消费,则是陈志武对最大化个人"一辈子"幸福所开具的金融"药方".在这一"药方"中,消费金融显见是不可或缺的借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齐连山 《理财》2004,(12):75-77
什么是风险?风险就是不确定性,人类最大的风险,就是不能知道自己的将来.记住,你的经济状况能被相当平常的、意外的事情搅乱甚至毁掉,每一件无法预料的事情首先会影响你的财务稳定.说风险没人爱听,人们都爱听好话.但是投资理财有收益,风险也如影随形.比如近日央行提升利率,对于有存款的人来说,固然是"利好"消息,但对于大多数贷款买房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就是风险.  相似文献   

14.
西汉后期,外戚家族显赫一时,权倾朝野,王莽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他后来谋国纂位,改朝换代,为后世人所不齿.公元5年,汉平帝去世,王莽立汉宣帝的曾孙、年仅两岁的子婴为皇太子,号日"孺子",自己居摄做了假皇帝,篡夺了刘氏的天下.王莽做了假皇帝,开始实施改革,首先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进行货币改制.  相似文献   

15.
高峰 《金融电子化》2011,(11):69-70
日前,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召开了提升产品研发效率讨论会,指出"如何提升科技产品研发效率"是全行"十大关注课题"之一.科技产品研发效率问题已引起全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成为关系改革与发展的大事.如何提升科技产品研发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软件开发中心的一名普通员工,由此引发诸多思考,首先从技术和非技术两方面因素来...  相似文献   

16.
话说欲望     
欲望,辞典里的解释是取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要求.可以说,生活在世间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但欲望有正常和不良之分.正常的欲望可以使人坚定信念,不断进取,直至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而不良欲望,则是贪心、贪婪的一种体现,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理财的逻辑     
没有做任何基金、股票等资产投资,紧紧握着现金的人,就一定不是理财吗?你的物质生活质量好于别人,别人就一定不如你会理财吗? 首先要搞清楚,理财的目的是什么.其实,理财是与幸福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拿经济学的术语讲就是要达到效用最大化.幸福感的模型可以描述为:幸福感=财富/欲望.如果一个人"怎么样都快乐",欲望值较低,或者说能根据现实调整自己的生活预期,那么尽管他拥有的财富不多,也会有很强的幸福感.如果欲壑难填,那么就会总是觉着不幸福.因此,从理财哲学的角度看,理财的目的是平衡欲望和财富,理财就是为了让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始终处于幸福状态.  相似文献   

18.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阴暗面,忍不住会有和别人比东比西的想法(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比如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的两个人,他们就会想去了解对方的薪资是多少、对方在哪些方面比自己突出、对方哪种能力比较强、对方什么地方更受上级领导的关注,这种行为便是人潜意识的攀比,渐渐地,许多人会把这种潜意识的攀比当成自己平日生活、工作的一部分。本文试从春晚年夜饭这个角度切入,结合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浅谈作者对于"李敏镐效应"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姚扶有 《时代金融》2012,(31):43-45
<正>进出高档写字楼,男士风度翩翩,女士亭亭玉立,然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回报与付出的不对等。因此,许多职场"牛人"们一直纠结郁闷,自己卖力十足地干活却不来钱。其实,"牛人"们被"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骗了!外企职场中有一个"PIE"理论,P指performance(绩效),I指image(个人形象),E是指exposure(展露)。第三个exposure很重要,很多人做工作很卖力,但是没有充分给予自己展示的机会。企业里员工很多,老板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人,所以职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当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更多的团队成员包括老板认识你。由此,我们发现,"牛人"难以获得"牛薪"的症结原来在此。  相似文献   

20.
"背车"是北京特有的现象,就是用自己的北京身份证帮助别人办理购买机动车或者过户手续,机动车名义上在自己的名下,但跟车压根儿没有任何关系.从事"背车"行业的人被称为"背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