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旅游研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所能完成,而是由不同学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多学科研究。随着旅游业在中国的发展规模、重要性、普及程度和研究深度的增加,任何一个希望在旅游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人,会感到研究的难度越来越大。根据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以及对未来一段时间(10年左右)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态势的预测,估计在两个不同甚至相反的领域里会出现较为突出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体育旅游"在中国逐渐成为一个热词,并逐渐被赋予了学术品质。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到来,相信体育旅游在其产业发育、教育发展和研究展开方面,必然出现更加红火的局面。这一点,如果把"体育旅游"也当作一个知识领域或学科来看待的话,未来的"体育旅游学"与其母学科之一"旅游学"相比,会有完全不同的历史际遇--中国的旅游产业、旅游教育和旅游科学研究,在历史上曾同时开启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旅游研究为多学科介入提供了丰富的对象资源。也正因为如此,关于旅游研究是一门单一学科、多学科还是跨学科的问题,人们仍有大量的争论和误解。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对于旅游学科以及学科标准的争论,提出只有确立旅游学科中被纷纭争论所打乱或掩盖的内部逻辑以及逻辑起点,才能寻找到促使旅游研究进化到一门独立学科的途径。不管研究者们从何种学科角度对旅游进行研究,笔者都认为,多学科研究是旅游学这门新兴学科不可或缺、不能跨越的必经阶段,而跨学科则是之后整合学科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文章重新审视了跨学科在旅游学科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旅游学科建设将得益于这种问题导向的知识生产方式。同时研究认为,通过探寻类似于"旅游体验"这样的逻辑起点,旅游的跨学科融合以及随后的独立旅游学科的建立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重新思考了旅游研究史上曾经得到热议的"多学科介入"问题,其中包括对谢彦君和李拉扬一篇近作中部分观点的辨析。文章认为,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并不是旅游研究跨越多学科介入阶段成长为独立学科的主要障碍;当前制约旅游学科成长特别是导致旅游研究在范式形成和理论贡献方面出现困境的主要因素不是多学科介入本身,而是多学科的表层切入;旅游研究对多学科介入阶段的超越要以多学科研究的充分发展为基础,跨学科研究和归核化的努力对于旅游理论的整合有其意义,但是并不能取代多学科研究的充分发展;就旅游研究的现实发展来说,要摆脱对相关学科理论的简单应用,一方面要深入了解相关学科理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产业实践特别是整合性、基础性、普遍性命题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5.
旅游科学是研究旅游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经济学、地理学、区域科学、历史学、心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与政策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国内外不同大学对旅游学系的设置也有所不同,有些大学从区域科学角度出发,旅游学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区域科学领域,强调旅游学的区域管理方面的内容,研究旅游对  相似文献   

6.
旅游地理研究的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如何推动多元文化、多元学科、多元领域的交叉研究,成为旅游地理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旅游地理研究的跨文化、跨学科和跨领域视角展开,从宏观层面讨论了旅游地理研究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从学科层面论证了跨学科研究对于旅游地理现象的解释力,从领域层面分析了跨领域研究对于探讨旅游发展新趋势的独特作用。研究表明: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重点应在于坚持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精神,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地理学。  相似文献   

7.
以旅游学科领域在Journal Citation Report(《期刊引文报告》)中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11本国际权威期刊2005—2014年发表的4876篇文献为数据样本,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国际旅游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辅以内容分析法对国际旅游学科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框架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酒店服务、旅游市场和文化、旅游心理和行为、旅游目的地研究为当前的热点研究主题;(2)国际旅游知识体系涵盖了上述5个热点主题以及旅游效应、旅游消费过程、旅游环境、旅游综述数据来源、旅游综述研究方法、旅游综述研究内容等在内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已形成了结构相对完整的旅游学科知识生态系统,并在经济学、旅游、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休闲、心理学、文化、艺术、历史、法律、环境、政治等多个学科领域呈现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元化特点;(3)生态、医疗、可持续发展、体育运动、移动互联网以及宏观政策环境对旅游的影响等是未来特别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创新依然会来源于旅游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鉴于学科分野的原因,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定性研究表达传统,在学科内部的交流并不会形成交流障碍或批评焦点。而旅游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定性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表达常会形成分歧。文章在总结定性研究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旅游学刊》2000—2013年定性研究论文为分析对象,从定性旅游研究的表达规范与表达逻辑等几个方面对57篇样本文献进行元分析(meta-analysis),发现目前定性研究表达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研究问题的概念关系与理论框架、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过程介绍不充分,对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研究材料与研究结论的逻辑一致性关注不够,对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影响因素未进行充分说明。在此基础上,作者反思了旅游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9.
旅游学科研究中实践调查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科学研究和旅游业发展相互影响,科学研究必须从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复杂适应系统,旅游系统具有非线性相关、阈值效应、历史依赖和多重可能结果等特征。多种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任何一个外部的干扰都可能使系统发生重大转变。因此,旅游研究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其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目前更应该强调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中第一手调查资料和实地跟踪研究显得尤其重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旅游科学研究“百家争鸣”的格局,我们不可能要求在该学科各方向领域都有精彩表现,应该寻求中国特色的命题,并对某…  相似文献   

10.
旅游政策对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数据源,综合应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旅游政策研究演进脉络和热点前沿,并对过往研究的理论方法进行批判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旅游政策研究紧跟宏观环境的变动、不同研究主题侧重的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理论呈现多学科交叉特点;乡村旅游、旅游产业政策、旅游扶贫、旅游经济研究等是主要研究热点;前沿研究主要包括旅游政策实施成效的差异分析、居民感知视角下的政策影响评价等六个方面。未来应细化研究尺度,结合时政从政策过程理论、政策模拟和仿真、地理学空间和跨学科研究等视角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旅游学术研究前沿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理论研究水平能够反映学科的成熟程度和发展水平,要使旅游学在我国学科之林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的旅游学术研究必须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今后旅游学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要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旅游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旅游理论的研究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研究解决旅游发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良性发展。纵观国际上旅游学研究的进程,审视中国旅游研究的现状,我认为中国旅游学术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12.
<正>研究和教育是一个学科发展的重要两翼。一个学科的研究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学科的研究水平。当我们讨论旅游理论的中国贡献时,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感知是一个重要的视角。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直接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中国旅游理论研究状况的评价,而且可以让我们从侧面了解究竟有多少中国原创理论进入了教学当中,以及中国旅游研究的后备军们又是如何认识理论的。  相似文献   

13.
旅游学科研究进展及当前研究热点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绍华 《旅游学刊》2011,26(5):22-29
文章在梳理大量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旅游学科发展的历程、研究方法、理论范式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旅游管理领域中主要研究领域分别进行了阐述,对我国旅游学科研究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地理学报》是刊载地理学研究权威成果的最具影响力的国内学术期刊,刊载的旅游地理学学术研究成果反映了该学科的特征、主题和发展态势。本文以《地理学报》刊载的旅游研究论文为数据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旅游地理学相关领域30年来的研究成果图谱,可视化展现其主要学术力量、热点主题、研究方法及其时间演变过程,从而考察30年来该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旅游地理学载文数量日益增多,主题呈现多元化。相关成果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了起步转向、继承发展和综合发展的3个旅游研究阶段。同时,整体研究呈现向东部倾斜的趋势,且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亟待完善。未来需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理论创新、学科交叉,促使旅游地理学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徐新建 《旅游学刊》2000,15(2):62-69
从人类学角度考察旅游与中国社会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向。其既体现出学科间的交叉互补又反映了时代发展对学术研究提出的现实挑战。1999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在昆明召开的“人类学旅游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可视为这一趋向在国际交流和对话层面上的具体呈现。本文以此次会议为个案,阐发笔者在会前、会间及会后的有关思考,以期引发从人类学考察旅游和从旅游反观人类学的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研究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对境外体育旅游研究进行整理,围绕体育旅游的定义、分类、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理论展开梳理与分析,并提出对未来体育旅游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1)在体育旅游定义相关研究中,境外学者对体育旅游的定义并未统一。体育旅游的“属概念”和“种差概念”存在分歧,是造成其定义差异的主要原因;(2)在体育旅游分类相关研究中,境外学者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得出不同结果,目前学者主要以活动类型、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目的和意愿为分类标准,仍存在较大局限性;(3)在体育旅游研究热门领域可以分为体育、赛事、发展进程、空间、影响、利益相关者六大维度,新兴领域主要为“中国”和“可持续发展”。在未来体育旅游研究中,学者们需要进一步开展问题导向下的跨学科交叉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体育旅游的研究领域,学习和借鉴境外体育旅游发展研究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进福 《旅游学刊》2004,19(5):82-91
20世纪30年代以来,旅游社会学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旅游学与社会学交叉且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领域,研究成果颇丰。文章综合考察了欧美英语国家旅游社会学文献,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行大胆梳理,把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即(1)早期的起源阶段(“二战”以前);(2)过渡时期(“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3)形成和发展时期(20世纪70~80年代);(4)系统经验研究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认为,尽管学科地位仍受质疑,但随着旅游社会学研究范围的扩大、研究对象的明晰、研究内容的丰富、研究方法的成熟,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入了系统经验研究阶段,旅游社会学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毋庸置疑,旅游社会学作为广为接受的独立学科分支也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8.
为解释一个特定的乡村为何会选择旅游发展道路,为何会长期延续旅游发展道路,并最终实现旅游主导的乡村变迁,笔者同时参考了旅游地生命周期假说这一旅游地演化研究领域的经典理论与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提出"起点-动力"假说.起点即由历史赋存和偶然事件所组成的发展初始状态,动力即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要素之间的复杂关联和相互作用.这一假说强调一种垮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在追求普遍解释力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都在严格意义上具有独特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1998、1999年中国旅游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徐菊凤 《旅游学刊》2000,15(3):65-70
文章对中国1998、1999两年旅游研究的状况进行了全面审视,对旅游学科理论研究、旅游经济研究、旅游管理研究、旅游开发研究、旅游教育研究等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了详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应天煜 《旅游学刊》2004,19(1):87-92
旅游作为一门跨多个学科领域的应用科学,其学科发展往往会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而目前旅游学研究中具体实证研究有余而基础理论工作相对不足的局面已经阻碍了旅游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确立、完善和向前发展。本文试对社会心理学中新兴的“社会表象理论”(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以及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将该理论引入旅游学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以期能够为国内旅游学界的相关研究工作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