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高储蓄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的储蓄率,高的储蓄投资转化率,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高的储蓄率,低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则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在目前,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下,且改善时间较长的前提下,降低储蓄率,扩大需求是短期内发挥我国经济增长潜能的一个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5年-2014年甘肃省14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对帕加诺模型作适当变换后,建立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村边际资本生产率、农村储蓄率和农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村储蓄率、农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农村边际资本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提的计量分析方法,深入地区层面,从社会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三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中介贡献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三个主要结论:金融中介发展与社会储蓄的持续攀升关系不大;金融中介的发展对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投资效率不高;金融中介市场的开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帕加罗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影响一个地区的储蓄一投资转化率、资本产出率和总储蓄率等途径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本文利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西安地区1991-200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显示:西安地区资本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西安经济增长.但目前仍存在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不畅、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资本的边际产出水平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通过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多种资本市场工具,提高西安地区的储蓄一投资转化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多层次投融资体系与灵活有效的投融资运行机制,对于推进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储蓄率之上的中国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是因为储蓄率较高,我国经济才得以长期保持高投资和高出口。也正是由于高投资和高出口与高储蓄相互适应,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才得以顺利展开,并且在总体物价水平没有较大上涨的条件下,创造了连续多年高增长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储蓄增量和储蓄率能够促进并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储蓄增量和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较弱,或者说甘肃省目前储蓄形成有效投资的能力较弱。引言(一)背景一个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家或地区,必须有充分的资本积累来推进其经济增长,而这一资本积累的衡量就是储蓄率。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以甘肃为例,2000-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一直维持  相似文献   

7.
怎样看待我国的高储蓄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蓄是经济增长的苇要源泉.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必须有高储蓄率的支撑.本文通过对工业化进程中有关国家储蓄率的时序数据和结构变动的比较研究,发现储蓄率的提高是经济阶段演进的必然现象,是经济增长过程的客观规律.目前我国的高储蓄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高储蓄率为我国加快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大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中国的高储蓄率,这其中,中国居民储蓄规模持续多年的高增长,让人关注与担忧。但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转型与结构升级,大量的居民储蓄规模逐渐凸显了其负面效应,如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会更容易形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投资率过高、较多依赖出口、消费率偏低等问题的基本原因,也是因为我国储蓄率过高。随后本文分析了居民储蓄规模持续多年高增长的各种因素,并在结尾处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包兴安 《金融博览》2009,(17):27-2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GDP平均增长速度9.7%.这个速度主要是投资带来的.而这个投资的钱哪里来的?是储蓄。高储蓄率必然有高投资率.目前我国的高储蓄是一种正常合理现象,储蓄比例高.经济增速也就快。  相似文献   

10.
高的储蓄率为我国投资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高储蓄不一定能转化为高投资,转化为投资的部分也不一定是能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有效投资,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选择问题。在现代经济中,通过金融机制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占...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投资率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文认为,我国的高投资率有高储蓄率作为基础,并且符合一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投资率趋于上升的一般规律,因此不应该压低投资,而应该利用高储蓄的有利条件继续扩大投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带动进口增加和就业增长,最终实现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GDP平均增长速度9.7%,这个速度主要是投资带来的,而这个投资的钱哪里来的?是储蓄.高储蓄率必然有高投资率.目前我国的高储蓄是一种正常合理现象,储蓄比例高,经济增速也就快.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储蓄的微观机理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储蓄国家之一,过高的储蓄直接影响到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高储蓄率产生的微观机理,以及高储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博弈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高储蓄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丁海云 《时代金融》2014,(5X):10-1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高的储蓄率。储蓄作为资本的重要来源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度储蓄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从资本黄金律出发结合过度储蓄理论和经济发展的动态效率理论对最优储蓄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对最优储蓄率做出了测算,在预测基础上对经济增长与储蓄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最优储蓄率的判断标准,基于两种不同测算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储蓄率区间。最后结合实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高的储蓄率。储蓄作为资本的重要来源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度储蓄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从资本黄金律出发结合过度储蓄理论和经济发展的动态效率理论对最优储蓄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对最优储蓄率做出了测算,在预测基础上对经济增长与储蓄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最优储蓄率的判断标准,基于两种不同测算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储蓄率区间。最后结合实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刘杰  马众 《时代金融》2016,(6):139-14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民储蓄率和储蓄额也在不断增加,高储蓄支持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告诉发展,但储蓄率过高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研究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分析居民高储蓄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提出化解居民高储蓄率的对策,对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宏观金融视角,构建了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效率可分为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近年来,受投资投向效率不稳定影响,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出现小幅波动。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其中,投资投向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是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薄弱环节。若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在关注金融资源投向的同时,更要提升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的储蓄率究竟有多高?储蓄率是反映一国储蓄水平的主要指标。一般而论,储蓄依存于收入并与之同向变动,收入愈多,储蓄愈多,储蓄率也可能愈高。我国1978年以前的储蓄率很低,近年来随着人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储蓄率也很快上升。但究竟升到什么程度?有人说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世界高储蓄水平的国家之列,赶上甚至超过了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日本。依据是,世界银行出版的《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说,1983年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为31%,而同期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为30%,并且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储蓄率因人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引入预期寿命,验证预期寿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通过数理推导证明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然后以居民储蓄率为切入点,探究预期寿命是否会通过影响居民储蓄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最后在实证分析中,得出预期寿命对中国居民储蓄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预期寿命延长一年,将会促进中国居民储蓄提高约0.289个百分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13%。以上内容为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数字     
《理财》2014,(6):9-9
中国储蓄率世界第一50% 中国的高储蓄率世界闻名,最近一项“中国储蓄率世界第一”的数据再次引发关注。2013年9月,我国储蓄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3万元,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中国最近几年储蓄率在50%左右,位居世界第一。长期以来,舆论普遍认为高储蓄率源于中国百姓爱存钱的习惯。实际上,中国的高储蓄率,很大一部分是政府和企业储蓄高导致的。吴敬琏表示,这也是中国消费经济一直不振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