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第十一章二十一节,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第十九章六节,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相似文献   

2.
徐匡 《秘书工作》2013,(9):19-19
太宗尝览《明堂针灸图》,见人之五藏皆近背,针灸失所,则其害致死,叹曰:“夫簦(chui)者,五刑之轻;死者,人之所重。安得犯至轻之刑而或致死?”遂诏罪人无得鞭背。(出自《新唐书·刑法志》)  相似文献   

3.
古代管理思想中很重视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正如《管子·五辅》中所言:“古之贤王,所以取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末之尝闻”:司马光上书宋仁宗曰:“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赏喜罚恶而已”(《续资洽通鉴》卷六十一)。这就首先要有知人之明,即所谓“知人者哲”(《尚书·皋陶谟》):“知人者智”(《老子》第三十三章)。宋朝的苏轼在《拟进士对御试策》中指出:“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然后还要善于用人。一是要用其所长,不求全求备。即所谓“任人之长,不强所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出任人…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避讳     
《财会月刊》2008,(8):82-82
在我国,避讳有着悠久的历史。《礼记·典礼》载曰:“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明文规定取名之避。后《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牲,不以器帛”条款,正式宣言“六连”。可见,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避讳。秦汉以来,避讳制度日臻完备。避讳有“国讳”、“家讳”、“圣讳”等三种形式。国讳,即当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内祖先的名字。如溺器以前叫“虎子”,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理财思想主要以格言、警句、谚语等形式存在,它们是勤劳的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关于财富的智慧总结。今日看来,这些深邃、简短的言语对于现代居民理财仍有很大借鉴意义。人与财富的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探索财富机理方面首先碰到的问题。《易经·系辞》云:“何以聚人?曰财。”北宋王安石在《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中亦云:“合天下之众者财。”有一句谚语说得更明白:“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直到今天,财富尤其是物质财富依然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现实基础。北宋欧阳修在《本论》中也说:“足天下之用,莫先乎财”。  相似文献   

6.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丈也。”……《论语》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子张的一段对话: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相似文献   

8.
出奇制胜国外企业商战之谋略李保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击败竞争对手,就必须棋高一着,胜人一筹,以智取胜,不时爆冷门,出奇招,获全胜。《孙子·势篇》曰:“凡战胜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也,不竭如江河。”孙子这一军事思想同样适用于企业的...  相似文献   

9.
林竹 《国土经济》2005,(9S):34-35
《黄帝宅经》曰:“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表微。”所以,居室内装饰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科技》2013,(23):56-57
古人曰:“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治国之道,在于猛宽得中”。领导宽容,就可以使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心。《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苟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相似文献   

11.
王吴军 《乡镇论坛》2011,(36):48-48
在古代,哥的意思不仅仅是指兄长。《旧唐书·王琚传》中记载道:“(唐)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唯有太平。”’这里唐玄宗说的“四哥”是指唐睿宗,他是唐玄宗的老爸,而唐玄宗却称他为“四哥”,可见,在当时父亲是可以称“哥”的。还有,在记载唐玄宗的儿子李琰的《棣王琰传》中写道:“(李琰说)唯三哥辨其无罪。”这里李琰所说的“三哥”,是他的老爸唐玄宗,  相似文献   

12.
潘波 《秘书工作》2023,(2):65-66
<正>“小组”的词义和渊源小组,一般是指为工作、学习需要而组成或划分的小集体、小单位、小班子。在党政机关日常工作和法律法规文件中,小组是重要的工作主体,是关键词。《说文解字》曰:“组,绶属。其小者以为冕缨。”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组”字有多种意思。本义作为名词,指丝带;如《汉书·景帝纪》:“锦绣纂组,劳力费时会有害女红”,以及组缨、组绶等词。  相似文献   

13.
发愤忘食     
《论语·述而》中记载着孔子的一个典故: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何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系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因担任过叶县尹,被人尊称为叶公。他曾向孔子的学生——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怎么不回答说:他这个人哪,发愤起来会忘记吃饭,高兴起来会忘记忧愁,  相似文献   

14.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仅次于春秋战国时年的一个动乱的年代,有人说,魏、蜀、吴三国鼎立,实际上是人才的鼎立,揭示了“得人才者得天下”这一颠扑不灭的真理。而当今世界,市场的竞争和行业的洗牌,强者恒强、弱肉强食的例子屡见不鲜,关系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才。而透过纷杂的历史片段我们可以获得借鉴和启迪。一、人才的极端重要性 “人才”源于《诗经·小雅·菁菁者莪》,诗曰:“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现在的人才学讲的人才是指: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能杰出者”即为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王永海 《财会通讯》2004,(11):71-71
墨翟从小私有生产者的世界观出发,认为其所处的战国时代是“大乱之世”。墨翟认为,治理天下必须以治乱开始,“不相爱”是乱世之根源,所以,“兼相爱”、“交相利”是治理乱世的基本途径。《墨子.兼爱》曰:“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哲学思想独有的范畴,兼者泛也,“乃若兼则善矣”,兼相爱就是互敬互爱。当然,如果一味地要求人们去爱人,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墨子赋予  相似文献   

16.
“无所不至”与“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语出《论语·阳货》:“鄙夫可与事君也欤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何晏集解引郑玄曰:“无所不至者,言其邪媚无所不为.”郑玄用“无所不为”释“无所不至”.杨伯峻《论语译注》用“无所不用其极”翻译“无所不至”.  相似文献   

17.
《礼记》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40年,海信从白手起家到拥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海信、科龙、容声:从年销售额十几万元人民币到80亿美元;从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到自主研发不断推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从只能做“家门口”的市场到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从单纯的OEM贴牌生产到海外自主品牌占比率超过30%……  相似文献   

18.
孙莉 《秘书工作》2009,(4):52-52
笔者曾在网络、书刊等多处媒体中看到将“以邻为壑”误用为“以邻为祸”。 “以邻为壑”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相似文献   

19.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尚书·洪范》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雍也》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一《庄子·天道篇》福由己发,祸由己生。——(汉)刘安《淮南子·谬称训》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幸福。——《佛陀的格言》一个人的心念极为微细而且不易察觉,可是聪明的人却善于护守即将蠢动的心念,经过护守的心能导致幸福。——《佛陀的格言》  相似文献   

20.
蔡一 《质量春秋》2013,(1):25-32
求实就是实事求是,是由顺道观产生的又一管理哲学思想。《汉书·河间献王传》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何谓实事求是?颜师古注曰:“务得实事,每求真是也。”这是指治学态度。明人洪应明《菜根谭》:“立功建业,事事要从实处落脚,若慕虚名,便成伪果。”这说的是办事态度。求实观在儒家那里采取“中庸”的形式,又称“中道”、“中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