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国大宗淡水鱼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简单回顾了我国大宗淡水鱼的养殖历史,总结了大宗淡水鱼的生产现状及产业地位,分析了大宗淡水鱼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大宗淡水鱼未来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的发展趋势,即在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撑下应加快对养殖设施的改造,加强养殖新模式的构建和养殖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强化病害防控与质量安全技术的研究,发展大宗淡水鱼产业化经营,加强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沈阳综合试验站,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示范点落户大洼以来,我们不断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努力提高产量与经济效益。2011年在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沈阳综合试验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引进福瑞鲤与长丰鲢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顺利实施大洼县示范点。2011年从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中心无锡苗种场引进福瑞鲤与长丰鲢乌子头鱼苗,通过一年  相似文献   

3.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迅速,不仅产量显著增长、产值不断提高,并且在结构和模式上发生明显变化.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大宗淡水鱼生产国和消费国,世界大宗淡水鱼生产情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本文概述世界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的现状,从产量产值、获取结构、品种结构、地区结构等方面总结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并考察中国大宗淡水鱼生产在世界的位置,为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40个产业体系之一。芜湖县连续两年被列为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示范县之一。其重点工作是开展大宗鱼类的优质高产、模式升级、提高养殖效益等技术问题的试验示范。2011年5月8日,应相关部门的邀请,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11月3日-4日,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2011年青鱼生态高效养殖现场及经验交流会在湖北洪湖召开。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陕西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产量、养殖面积、区域分布、养殖条件、环境质量状况、大宗鱼类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综述,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陕西大宗淡水鱼类发展过程中应加大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调整品种结构;开展旧池塘改造和盐碱地渔业综合开发,探索高效、高产生态养殖模式,探索产业化经营方式以增加产业附加值;加强渔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进一步推进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全面掌握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状况,3月20-23日,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桂建芳带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解绶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桂堂等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一行,在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金鹏、市水产局局长刘红妹的陪同下,深入黄州、黄梅、蕲春、武穴、英山五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30个综合试验站获取的182个养殖户调查数据,从养殖户视角归纳出中国大宗淡水鱼养殖基本特征。当前大宗淡水鱼养殖以池塘为主要养殖水域,不同水域间家庭养殖规模和成本收益有明显差异,以中等学历中年男性专职养殖户为主力军,生产要素投入是饲料最费钱和捕捞最耗工。"以养为主"发展战略推动了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但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仍存在供需缺口,养殖户仍偏重加注新水传统方式去调节水质,还欠缺饲料精确投喂技术和病害防治知识,而且池塘简陋老化及养殖配套设施保障不足。最后,论文针对当前大宗淡水鱼养殖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12月16日-20日,2009年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考评会议在武汉召开,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刘艳、农业部科技司产业技术处副处长徐利群、国家大宗淡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1月13日—11月14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2014年工作交流会在荆门示范区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王为民教授;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李谷研究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桂堂研究员;农业部农技推广骨干龙和平高级工程师;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武汉综合试验站站长汪亮研究员;武汉综合试验站专家  相似文献   

11.
淡水鱼养殖在我国水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深人研究淡水鱼养殖的投人产出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对不同规模养殖户——规模户和一般户的投入产出进行比较和经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淡水鱼单位面积养殖产值由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决定;资本和技术对规模户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一般户,而劳动力对一般户的单位面积产值具有明显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域视角的居民淡水鱼户内消费习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基于全国22个省级单位600份调研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比较与交叉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淡水鱼区域间户内消费习惯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对淡水鱼具有较强的消费偏好,消费偏好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在区域间存在差异;淡水鱼是居民鱼类消费的主要选择,区域间淡水鱼消费类别存在差异;居民对淡水鱼营养价值认识不高;淡水鱼购买频率和消费量均有提高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云南的资源和气候优势,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东南亚,乃至全球渔业发展,提出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的战略构想。方法 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和历史文献资料研究,综合分析论述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和重要意义,在气候条件、种质资源、淡水资源等必备条件方面论证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不可替代的优势。结果 (1)云南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特有渔业种质资源、充足的淡水资源,为建设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2)滇南地区日照充足,积温高,鱼类可周年生长,提早性成熟,缩短繁育周期,提高良种选育效率,为快出良种、出优质良种提供了极佳的气候条件。(3)云南是我国淡水渔业种质资源的宝库,分布鱼类达629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种类总数的39.93%,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其中有大量性状优良的特有物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4)云南淡水资源蕴藏量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人均的2.3倍,澜沧江下游的西双版纳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的4.6倍,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5.7%,发展渔业是符合大食物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因此,云南完全具备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的必备条件。结论 云南建设成为我国省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是可行和必要的,将服务于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优化云南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将支撑我国淡水养殖业升级换代,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还可以澜沧江—湄公河下游的中南半岛国家为依托,向全世界提供中国新品种和中国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鳜鱼(Mandarin Fish)是世界知名的高档淡水鱼。湖北省是鳜鱼种质资源发源地,又是淡水养殖的主产区,具有发展鳜鱼产业的优势条件。现在,鳜鱼产业仅停留在初级养殖阶段,产业基础与产业水平较低,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在武汉等城市时常出现供应缺口,具有发展潜力。鳜鱼产业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发展鳜鱼产业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必须依靠政策支持和行业引导,必须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15.
我国淡水养殖生产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2000~2007年淡水养殖生产中各成本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的比较,探讨了我国水产养殖生产成本收益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淡水养殖成本逐年上升,年收益率则表现为波动下降的趋势;我国水产养殖苗种成本、鱼药成本、饲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均呈现增长趋势,而销售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则为下降趋势;但从各成本构成要素占总成本的比重来看,苗种费用、饲料费用和鱼药费用的比重基本稳定,人工费用比重增长明显,而销售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比重则为下降。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查阅和对山东、江苏、湖北、天津、北京等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提出了大宗淡水鱼流通产业链的内涵及特征,揭示了大宗淡水鱼流通产业链面临的成本高、效率低和质量风险大等三个关键问题;同时依据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信息、服务、装备和设施四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大宗淡水鱼流通产业链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能促使信息迅速的在一二三产业中传递和交换,其带来的经济效应有效地贯通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分界,对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有裨益,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杭州、广州、珠海、重庆四市农村“三产融合”中的数字经济实践比较考察发现,当前在农村“三产融合”中数字经济仍主要体现为电商经济,少部分则以科技赋能,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主线的多要素产业园经济,然而目前关于农村产业数字经济的法律讨论暂且较少,故而应当从法律层面健全完善农村“三产融合”中发展数字经济的相关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Australia has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eafood import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Concurrently, Australian seafood producers have raised concerns that the low market prices of imported fish may negatively affect the prices of domestically produced seafood and, subsequently,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Australian fishing industries. To validate this concer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ces of domestically produced seafood and imported fish. Price data from the Sydney Fish Market (SFM), Australia’s largest auction wholesale fish market and fish import data are used for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which is conducted using the bivariate Johansen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ices of most domestic species traded within the SFM are not cointegrated, implying that they largely develop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However, imported fish, particularly fresh imports, were found to be cointegrated with Australian produced fresh fish supplies traded on the SFM. Although the law of one price (LOP) was only confirmed to hold for some price pairs, the results suggest a partial substitu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orts and domestically caught fish. This implies that prices of domestically produced fish within the Australian market are likely impacted by price dynamics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seafood market.  相似文献   

19.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广东省虽已建成了以冷冻水产品为主,鱼糜制品、调味休闲食品、干制品、腌熏制品、罐头制品、调味品、功能保健品、鱼粉与饲料加工、海藻化工、海藻食品以及海洋药物等多个门类为辅的较为完善的水产加工体系。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加工水平低、企业规模小、加工设备简陋、综合利用率低、标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广东省正在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大力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对促进广东省由海洋经济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文章从扩大企业规模、推进技术创新、发展精深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健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广东省水产品深加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