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苏勤  林炳耀  沈山 《经济地理》2003,23(5):630-634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普查和社会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芜湖市新城市贫困的人口、社会和空间特征。发现新城市贫困人口具有人口同期群效应和结构性特征,空间分布出现贫困人口区位化趋势。探讨了新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认为体制转轨和制度创新不足是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转型期城市发展与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贫困人口自身因素也导致了新城市贫困人口的产生。提出解决新城市贫困问题必须依靠深化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扩大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社区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2)
贫困是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文章运用访谈、调查问卷、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贫困转移的路径入手,提出了"新入城就业的学生"、"城镇化新城市人"、"城市边缘人(城市流动人员)"、"城市流浪人员"四类人群的概念,并对其可能将贫困转移到城市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从社会层面构建全体公民保障体系的"资产建设"工程,以及从文化着手构建健康的城市公民组织等对策,可以切断其贫困转移的路径,防止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10)
社会和谐是治国理政之基础,而贫困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研究造成贫困的因素正是社会和谐的逆向研究课题。文章在提出四类"新城市人"概念及其贫困转移路径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贫困转移路径的生命周期规律和存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由此提出充分利用城镇化契机,通过城市建设消除农村贫困的反贫困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城市贫民作为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贫困群体,其生成机理主要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调整,导致在生存技能、文化适应以及资本积累等方面出现贫困危机。应针对这类群体的特殊性进行以能力救助为核心的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使得不少贫困大学生呈现出了愈益明显的就业焦虑问题。客观把握贫困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基本现状,深入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基本原因,积极探究应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基本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后,福利经济学兴起了非福利主义的研究浪潮。森的非福利主义的研究包括个人生活权利自由和社会生活中个人权利的对策论框架。农民工就业的权利贫困表现自组织型就业导致就业渠道狭窄和流动性就业导致社会保险不足。非福利主义对农民工就业权利贫困的启示是:农民工就业的权利贫困是农民工就业质量不高的表现,影响农民工的幸福感和其子女的自由选择权利。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城市贫困群体就业扶持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自然实验,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城市贫困群体中女性和男性的劳动供给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贫困群体中女性劳动供给和男性劳动供给的净工资弹性分别为3.22和1.94;就业扶持政策使贫困群体中女性劳动供给和男性劳动供给分别增加了106.47%和57.33%;贫困群体劳动供给的增加主要是由就业率上升而非工作时间增加引起的。因此,通过就业扶持政策可以有效地增加贫困人口的劳动供给,提高贫困人口收入,达到有效削减贫困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就业就成了国民经济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目前就业现状堪忧,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或许将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以,对于这些贫困女大学生来说,在就业过程中本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学校的有关部门亦应积极完善就业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9.
莫飞平 《经济师》2007,(5):111-111,113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问题是一个多层面的综合贫困问题,既有经济层面的贫困,也有心理和文化层面的贫困,更有能力层面的贫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贫困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差、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差、社会活动能力相对较差等几个方面。我们应采取努力构建免费的学习能力支持平台、就业竞争力支持平台、社会活动能力支持平台等策略,来提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迁移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已被广泛讨论,但是鲜有关于家庭化迁移与农民工相对贫困关系的研究。采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综合运用计量分析模型讨论家庭化迁移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化迁移会显著提升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程度;家庭化迁移可能会导致农民工在就业方面陷入不利状况(就业不稳定、工作收入低),进而影响其相对贫困的程度;家庭化迁移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影响在不同性别、出生世代和受教育程度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因此,需要从整体提升农民工家庭的家庭发展能力和重点改善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状况两方面出发,以缓解家庭化迁移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已进入新阶段,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从解决收入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转变,从重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能源是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有效反映福利水平。了解我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基本特征、准确测度能源贫困水平与分布,有助于为今后扶贫工作提供资料基础和科学管理依据。本文构建消费者能源消费决策分析框架,并运用第一次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数据,考察居民收入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城镇家庭能源贫困状况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居民收入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S型非线性关系,能源价格、家庭特征、地域特征等因素在能源消费决策中都发挥重要影响。我国城镇家庭相对能源贫困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能源可支付性问题。能源贫困率在20%左右,其中电力贫困程度更为严重,超过25%。家庭收入增长、户主受教育程度提高、城市电力基础设施的普及、城市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会显著降低城镇家庭陷入能源贫困的可能性,而电力价格上涨会显著增加城镇家庭陷入能源贫困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估计了1989-2006年医疗保险对中国城乡家庭的反贫困效应。结果发现: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城乡家庭比例较高,最穷的群体其医疗费用超过收入的比例增加,医疗保险对减少收入不平等只起到微弱作用。TIP贫困曲线表明,近几年,医疗保险补偿后,城乡患病家庭的贫困并没有减轻,医疗保险在减少贫困上的作用很小。分析贫困特征的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家庭成员数量、教育程度、抚养比率、参保人数等都影响了贫困,而条件多元回归模型则显示,医疗保险对贫困的变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India before economic reform. The methodology comprises two dimensions. Modern time series methods are used to uncover the dynamic patterns of urban–rural poverty and income inequality. A machine-learn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ausal structure among th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reductions in rural poverty appear to be a mo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both urban and rural poverty, although the costs of achieving these reductions have not been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4.
Poverty in Madagascar has increased between 1962 and 1980 both in the rural and urban areas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some poverty measures, but decreased based on others. However, it remains predominantly a rural phenomenon. Distributional inequality is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the variation in rural poverty, while the changes in urban poverty are due to the lack of economic growth. Thus, the urban bias introduced in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mid-1970s was not justifiable on strictly poverty-reduction grounds. A reduction of sectoral disparities would have led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aggregate poverty.  相似文献   

15.
高云虹 《当代财经》2007,1(10):5-10
基于宏观层面,从社会制度、政策因素、结构调整、转型背景,以及剥夺、排斥和贫困文化等侧面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城市贫困问题产生及发展的作用因素,以期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我国城市今后的减贫思路.如何切实避免类似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贫困文化对于我国的城市贫困治理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云虹  刘强 《财经科学》2011,(12):90-98
本文基于对贫困的分解,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选取《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城市住户分组数据,深入分析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因素对中国1991-2009年间城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速的经济增长对我国城市绝对贫困率下降起决定性作用,但收入分配恶化对城市相对贫困率上升有显著影响。(2)收入水平越高,则收入因素对城市减贫的促进作用越强,且分配因素所引起的贫困变动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则收入因素对城市减贫的促进作用越弱,且分配因素所引起的贫困变动越小。因此,我国今后的城市减贫,应在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以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借助于实际抽样调查的数据资料,对城镇地区贫困人口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我国现阶段城镇地区的贫困人口具有较为显著的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特征。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缓解城市贫困。  相似文献   

18.
Many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rade and poverty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We offer another look at the possible implication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urban poverty by using the urban informal sector as a catalyst. The theory shows that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the import competing sector raises informal wage across occupational types, and expands production and employment in the informal industrial segment. Further, using Indian provincial data on wage, capital stock and value added in the informal sector we show that real informal wage increased with trade reform and transmitted favorable impact on urban poverty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汉媚  方创琳 《经济地理》2011,31(10):1610-1617
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探讨中国城市贫困的标准和内涵,分析了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组成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一步描述了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异,并且按照城市贫困发生率划分为基本脱贫区、低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高度贫困区和剧烈贫困区五个区域,再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特征、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五个方面解析成因。最后得出四个结论:一是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城市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为中部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二是失业人口是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三是城市贫困人口的结构性特征突出,该群体成为社会变迁中的被淘汰者;四是农民工成为新的城市贫困群体,城市越大农民工规模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by differentiating growth and poverty into their sectoral composition and urban–rural location using data from Indonesia. We find that rural services growth reduces poverty in all sectors and locations. However, urban services growth has the largest effect on poverty in most sectors. Finally, we also find that rural agriculture growth strongly reduces poverty in rural areas,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to poverty in Indonesia. This implies that while agriculture growth in rural areas still plays a major role in reducing poverty, policies that enable strong growth in the services sector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would expedite poverty re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